首 页 教育·资讯 教育·声音 教育·实践 教育·思想 教育·人物 成长·导航

首页>教育>教育·声音

民办教育人要主动谋变,推进高质量发展

——访全国政协委员,新高教集团董事长李孝轩

2023年08月09日 09:36  |  作者:贺春兰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微信截图_20230809093203

全国政协委员李孝轩(右三)和学生们在一起

教育强国离不开民办教育界的贡献。我们需要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党的二十大“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的丰富内涵。我理解,党代会报告,之前强调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主要解决“有无”的问题;现在提“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主要解决“质量优劣”的问题。

——李孝轩

“部分‘民办高校招生遇冷’如何看?”

“教育正进入买方市场,民办教育人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

教育在线:日前,有些民办高校因为学费贵或者性价比不理想而招生遇冷的新闻引发舆论关注。对此,您怎么看?

李孝轩:从长远来看,对学生肯定是一个福音啊。

当前,出生人口大幅下降,新生人口已经低于大学毕业生数和招生数,高等教育,不管是公办、民办,其实都要迎来一个充分竞争的时代,也就是从卖方市场转到买方市场。学生来选择学校,一个性价比高的学校,物超所值的学校,是必然趋势。

其实对学校来讲也是好事,这样的话,我们所有的学校都会更加重视育人质量,重视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在学校的体验。所以,总的来说,学生有比较、有选择是好事、是大好事,我们是期盼这样的事情来临,以倒逼促进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其实,当前,系列变化都在提醒民办高等教育工作者要主动谋变,系统应变。教育数字化方兴未艾、ChatGPT热度不减,民办教育面临人口和技术的双重巨变……

民办教育人要意识到:在建设教育强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背景、新要求下,民办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非常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以西湖大学、福耀科技大学为代表的高起点研究型民办高校、本科层次职业大学等新的办学形态陆续出现,一些民办高校明确提出要把开展研究生教育作为奋斗目标。在此背景下,告别过去“跑马圈地”、以量取胜的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补短板、练内功、强弱项,切实解决发展中的根本性问题,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高质量教育体系中奠定更加坚实的地位,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每位民办学校举办者肩负的政治使命与重大课题。

“国家对‘民办教育只规范,不支持不鼓励’?”

“我认为这是一种片面的误解,要完整、准确、全面地理解把握中央精神!”

教育在线:几年来伴随着党中央系列规范措施出台,社会舆论甚至一些民办教育内部人士似乎觉得国家对民办教育不再支持和鼓励,你们在实践中是否感受到这样的状态?

李孝轩:是有这种认识,但我觉得是有些人对党中央政策的理解不够到位所致。我们研究了党的十六大到二十大的五次全国党代会报告,党中央分别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办学”“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显然,党中央对民办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政策基调,既有延续性和统一性,也有强烈的引导性和改革性,只有完整、准确、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其中的要义内涵,才能厘清新时代民办教育的应有逻辑,实现更好的发展。

教育在线:就中央对民办教育的政策精神而言,您认为该如何完整、准确、全面地理解和把握?

李孝轩:首先,要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看民办教育。要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高度,“跳出教育看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的部署较以往有两方面的重大改变:一是将教育放在民生之前单独成章,并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部署;二是位置大大提前,由以往的第八或第九部分提前到第四部分“推动高质量发展”之后,这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部署,充分彰显了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5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强调,教育强国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先导、重要支撑、有效途径、基础工程”地位和作用,就是对党的二十大报告这个表述变化的进一步论述和阐释。民办教育作为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站在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去理解和把握自身地位和作用的相应变化。

其次,要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角度看民办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与此前历次党代会对民办教育的提法确有明显变化。我们这样理解:之前党代会报告,强调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主要解决资源配置的问题,也就是“有无”的问题;现在提“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主要解决规则建设,也就是“好坏”的问题、“质量优劣”的问题。这个变化,基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即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中央要求我们民办教育,也要通过规范发展、高质量发展,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质量不高、多样化发展不足的问题。

再次,要把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引导规范民办教育的落脚点。“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这十个字,内涵十分丰富。我个人理解,“引导”强调的是政府、社会、举办方等多方治理主体,要发挥牵引作用,解决民办教育走什么路、往哪个方向走的问题,这与之前颁布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具有延续性、一致性;但“规范”不是打压、更不是消灭,而是对新的发展方式的强调和描述;而“发展”是引导规范的落脚点,是第一要务、是解决所有矛盾和问题的“总钥匙”。

“高质量发展民办高等教育何为?”

“主动、加快融入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新征程!”

教育在线: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当前,以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支持我国全方位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为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大命题,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就您联系的民办教育人士来看,大家对此有怎样的认识?是否已经开始有所行动?

李孝轩:国家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民办教育不应缺位、民办教育大有可为。事实上,就我所了解到的情况来看,高质量发展也已经或者正在成为绝大部分民办教育人的主动追求。

开放、灵活、多元和选择性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义和显著特征。从全球范围看,任何一个教育强国都是多元主体办学,都不太可能单纯依靠政府财政。特别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都需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变化不断调整,国家更不可能全包,必须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民办学校从业者更要主动作为,主动、加快融入国家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新征程。

具体而言:一是坚持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民办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这既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意识形态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本身的属性所决定的。我经常和民办教育界同仁交流一句话:“公办民办,都是党办。”民办教育人必须深度理解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教育公益属性,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在民办学校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二是坚定发展信心。改革开放以来,民办教育因教育资源短缺而生,民营企业家牵手教育家在解决教育资源投入不足,促进教育供给多元化的长期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7月19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既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作出了新的重大部署,也极大鼓舞了民办教育举办者的信心。各级各类民办教育从业者,要坚信党和国家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的定力和决心,以更饱满的政治热情投入高质量发展实践,也期望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国家部署落实为实实在在的扶持政策,更好地激励和激发民办教育轻装上阵、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三是发挥体制优势。相较公办学校领导层受任期制约等因素,民办学校具有决策高效、高薪引才、体制创新等独特办学优势,要充分发挥体制优势,从“危”与“机”的辩证法中找“新机”,积极寻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大力大胆推进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民办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发展格局的适应和支撑能力,以高质量服务获得政府、社会、学生的支持。

四是坚持特色和质量立校。随着教育高质量发展向纵深推进,社会对于民办学校人才培养的期望也越来越高。民办学校要在新的竞争格局中找准自己的赛道和定位,坚持特色立校、错位发展。比如民办高校,要在办学定位、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上不跟跑、不盲从,以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为重心,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质”与“量”协调发展,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特、特中求优、优中求强,不断打造区别于常规公办学校的特色和亮点,不断提高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匹配度,为社会提供高质量、多元化、可选择的教育服务。

五是坚定地以学生为中心。受制于体制外、办学资金来源单一、社会认可度不高等因素,民办学校特别是民办高校在教育竞争格局中总体上还处于弱势地位,竞争的关键是教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就业质量等。民办高校相对于科研教学并重的公办高校,更应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更应该坚定地以学生为中心。 

编辑: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