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教育·资讯 教育·声音 教育·实践 教育·思想 教育·人物 成长·导航 假如我是委员

首页>教育>教育·声音

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 曹卫星:

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2023年08月09日 09:39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5月2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阐释了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意义,指明了教育强国建设的前进方向。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教育高质量发展既是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持久动力。面对新的战略使命和历史责任,我们要深刻领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教育的新使命新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支撑,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强大教育力量。

以更重全人的教育引领中国式现代化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办学方向要旗帜鲜明。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为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夯实思想根基。

为国育才要注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中小学生养成教育与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引导鼓励学生知识、素质、能力协同发展,建立健全德智体美劳融合育人体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教育发展要面向人人。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和职后学历教育,支持每个人的知识化与现代化,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以更加公平的教育奠基中国式现代化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需要更加公平的教育奠基教育强国建设。

促进区域公平,推进优质均衡发展。分期分批加快实现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不断缩小城乡和校际的教育差距,进而统筹市域、省域优质均衡。

促进群体公平,构建扶贫助弱机制。更加关心贫困、学困、留守儿童发展,推进随迁子女入学升学和教育资助等待遇同城化,提高包容教育与融合教育的有效性。

促进个体公平,提供适合多样化需求的教育。深化教育多样化发展策略,为不同发展潜能、兴趣、特长的学生提供适合的多样化人本化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以更高质量的教育驱动中国式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生命线。

教育结构应更加优化。建立适应人口结构变化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推进职普相互融通、学历与非学历协调发展、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实现人才供给和产业需求全方位融合互促。

人才培养应更重质量。促进育人方式转型,鼓励学生探索未知、创新创造,构建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支持的协同育人体系;建立大中小各学段纵向衔接贯通、政校企社横向协同共育的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努力满足超常学生的强化教育需求。

教师队伍应更有活力。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形成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健全教师专业素养发展机制,推进高水平大学办师范教育;建立教师国家荣誉制度,完善教师激励机制。

以更富活力的教育助推中国式现代化

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自变量,要以改革创新激发各类教育主体的内生动力、育人活力,努力为教育强国建设增添新动能。

树立科学的评价导向。稳步推进考试制度改革,试点将综合评价成绩纳入中考、高考;树立正确政绩观,把教育评价的重心聚焦到教学质量和人民满意上。

加快数字化转型。利用数字技术革新教学方式,重建数字化学习活动,提高教育现代化治理水平,强化师生数字素养的培育与养成,促进教育的均衡化和终身化。

完善经费保障机制。依法保障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加强教育事业规划与中期财政规划的统筹衔接,健全教育投入、教师待遇的长效机制。

构建开放的教育新格局。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官方和民间并举,立足自主育人体系,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国际化交流与合作,形成多边互动的开放格局。

(作者系民盟中央副主席,南京农业大学智慧农业研究院院长) 

编辑: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