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委员讲坛 名家访谈 医学前沿 食话食说 岐黄园地 科普养生 健康产业 粉碎谣言

首页>健康>聚焦

师承:中医文化守正创新的“根”

2023年08月16日 14:58  |  作者:张洪春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6-1(2805284)-20230816144211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强调要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服务体系、服务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目前,以“口传心授”为主要特征的“个性化”师承教育,仍是培养中医药人才和传承中医文化的重要方式。近年来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对中医师承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探索符合新时代特点的中医师承教育实践路径已成为重要课题。

师承教育是中医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

“中医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这充分彰显了中医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的重要载体作用。其中,师承教育是中医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

文化发端方面,中医师承教育以《黄帝内经》中岐伯、黄帝的师生问答为肇始,书中通过师生问难答疑的方式把秦汉前的医学成就及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演绎得淋漓尽致。而中华民族跨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就是黄帝文明,在师承教育模式的承载下,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华文明得以传承发展。

经典传承方面,中医各学术流派作为中华悠久历史的产物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沉淀,主要是通过师徒授受、家传、讲学、私塾等教育形式,使经典特色医术代代传承。近代以来,师承教育仍然是中医传承的主要形式,如江苏孟河医派、上海蔡氏妇科名医七世、浙江乌镇医派等医家学术流派或医学世家,其本身就体现了师承传授的关系。

精神传承方面,师承首先在于“精神传承”,有了内在精神的一脉相传,才能得先师“真传”、续圣哲“余脉”。中医“道术相合”的特点,使师徒之间的“言传身教”和“耳提面命”更加紧密,“大医精诚”等中华优秀道德精神通过师承教育得到更好传承。

师承教育是中医药传承发展战略的关键之举

中医药能否振兴与发展,能否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和造就一批素质良好、结构合理的新时代中医药人才队伍。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中,师承教育是独具特色、符合中医药人才成长和学术传承规律的主要教育模式,也是贯彻国家关于中医药传承发展战略的关键之举。

随着近年来中医药学的大力发展,中医药发展的中坚力量——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也已成为国家战略。当前我国中医药资源总量仍然不足,特别是基层中医的服务能力相对薄弱,发展规模和水平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师承教育是让更多从事中医、学习中医、热爱中医的人融入中医发展大局的重要举措之一。因此,发展中医师承教育,对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拓宽中医服务规模、提高中医学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是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之举。

中医独特的自身发展规律决定了守正是中医事业持续发展的内核,创新是中医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决定了师承教育是中医事业守正创新的必然路径。

守正方面,中医师承教育注重对中医经典著作的深入研究和理解,这有利于保持和弘扬中医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以及传统医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传承。同时,传统中医流派的传承,当前仍主要以家族相传、师徒授受方式,通过耳提面命、耳濡目染、侍诊抄方、秘传其技,从而让徒弟得到师父“真传”,进而实现医学流派代代相传。

创新方面,现代高等院校教育培养了大量具有科学医学思维的高素质医学人才,而中医师承教育更加注重临床实践,通过在院校教育中大力推广师承教育,可促使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有机融合,并通过实践和研究推进中医现代化创新。

以传承赋能中医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中医学以“大医精诚”“济世活人”等为医德文化,以“形神合一”“治未病”“标本兼治”等为医理逻辑,以个体化“辨证论治”为医术程式。这些特殊的思维方式、特色理论、临床经验等都难以通过单一的院校教育来实现,需要结合师承教育才能领悟、获得、发展和创新。

在医德传承上,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提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医德医风的传承是中医师承教育的第一要义,是师承的核心与灵魂,更是中医文化的体现。通过师父的潜移默化,学徒得以坚守“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济世情怀,秉持“生命至贵、病人至上”的服务理念,做到以“诚”执业、以“净”执业、以“严”执业、以“精”执业。

在医理传承上,无论是“形神合一”的整体观、“治未病”的预防观、“标本兼治”的中和观,其所针对的均是“人”这一生命主体,而不是“病”这一生命现象。当遇到疾病时,如何从“人”的角度理解其产生、解释其预后、认识其治疗手段,都需要有一个长期且稳固的教育方式,而中医师授徒承的师承教育模式,使得独具特色的中华医理得以传承。

在医术传承上,中医注重临床实践,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模式,注重挖掘患者的病因病机,从而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国医大师李辅仁先生曾总结,“中医学是实践医学,晦涩抽象的中医学理论只有在病人身上,在临床实践中才会变得异常灵动与直观”;《伤寒论》中所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等医术方法,都需要师者结合个性化病例,把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分享给学习者。

“一脉相承”的特殊师徒契约制。中医师承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传承机制,具有亦师亦父、亦工亦学的特殊教育传授特点。千百年来,中医师带徒均是极为密切的关系,出师的徒弟无论是医德医风还是中医技术,均与师父一脉相承。师徒关系独有的精神传承:师父除“授业、解惑”之外,还会担当弟子们的“精神导师”,为医术传承赋予医德医风的人文品质。

以“道器合一”的理念重塑中医师承教育

中医学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相统一的生命科学,重经典之道、重临床之器是中医师承教育的鲜明特点。

重经典方面,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形成于两千多年前,是在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上产生的。中医经典是中医学术的奠基,尤其是以《黄帝内经》为核心的中医经典著作是中医学由经验水平上升到理论层次的标志,研读经典有助于中医思维的训练,而且更能体会到中医理、法、方、药的统一。中医师承教育,历来注重经典读与教双管齐下、相辅相成,注重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确保在日后临证中学以致用。

重临床方面,中医发源于实践,是临床疗效的系统总结,疗效是中医永葆生命力的根本。以疗效为主的临床经验和诊治技巧往往难以通过单一文字和医书予以传承,需要言传身教,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反复体验方能掌握。中医师承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辨证论治思维能力,并将其融入临证实践中。学生跟师临证、侍诊抄方时,老师通过躬身示范、适时点拨,向学生传授中医基本理论、诊疗要点和临床诊治规律等,学生在此过程中“沉浸式”学习,感悟老师独特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治疗方法,由此打开尝试创新的大门。这种经典与临床并重的教学模式,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典籍,又便于学生认识疾病、应用方药,还便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深入掌握学生的基本素质,做到因材施教。

总的来说,做好中医师承教育,需要提高全民中医师承教育认知,总结全国各地中医流派、中医经典名家病例等,制作高质量中医文化产品,讲好中医故事,通过传统媒体及新兴互联网媒体强化宣传,引导形成全民信中医、懂中医、爱中医,进而实现学中医的文化氛围,努力提高中医文化师承教育的全民化属性。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日友好医院保健医疗部主任、中医部主任)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8月16日   第 06 版)

编辑: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