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统战时讯 民族宗教 非公经济 中央社院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党外知识分子 涉疆涉藏

首页>统一战线>统战时讯

《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史事编年(1921—1981)》在沪出版首发

2023年08月17日 15:14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8月16日,在2023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上,上海宋庆龄研究会联合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国福利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友谊厅共同举办了《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史事编年(1921-1981)》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诞辰130周年。由上海宋庆龄研究会组织国内多家单位联合开展“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课题研究和史料挖掘工作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史事编年(1921-1981)》面世。

据上海宋庆龄研究会会长薛潮介绍,《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史事编年(1921-1981)》具有三方面突出特征:这是一本在党史框架下记述宋庆龄“永远和党在一起”坚定信念的专题性编年体文献工具书;本书是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宋庆龄精神而著,历经三年努力,凝聚了全国21个课题组心血荟萃而成;本书通过聚焦宋庆龄研究实现了中共党史研究、新中国国史研究视角突破的重要尝试。

参加《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史事编年(1921-1981)》出版审读工作的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二级巡视员李红喜应邀专程来沪出席新书首发式。“这部著作,为我们全面深刻地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学习读本;也为我们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新中国的故事提供了生动的教材。”李红喜认为,这部著作以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为线索,也反映了宋庆龄为实现中国现代化进行奋斗的历程和贡献。因此,这部著作的出版,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传承和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发式现场,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严爱云,原中国文物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盛永华,中国史学会原副会长熊月之,复旦大学教授吴景平,中国中福会出版社总编辑余岚,市社联党组书记王为松等,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史事编年(1921—1981)》一书独特的学术、史料价值和出版、时代意义。

“该书既是一部史料扎实的编年体文献工具书,也是一部新意叠出的专题史研究成果。”严爱云表示,该书在原有宋庆龄年谱和相关史料基础上,以“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的全新视野和命题,融入党的百年奋斗宏阔历史进程,进行了大量的史料取舍、补充、修改和校核工作,使其展现出主题富有时代价值、史脉清晰通畅、史料内涵丰厚的鲜明特色。

“读这本书,我们犹如看到一篇历史的宏大篇章。中国共产党选择了宋庆龄并肩战斗,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和领导能力,证明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大法宝,尤其是统一战线的正确与胜利。”盛永华认为,从这个视角看,《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史实编年(1921-1981)》选题立意高远,题材角度具有开创性,资料丰富翔实,是一本兼具知识性、资料性和学术性的好书。

“在党的统一战线历史上,宋庆龄是个独特的存在。她以坚定不移的人民立场,无所畏惧的胆略,灵动巧妙的智慧,坚韧不拔的意志,做出了大量极其重要的、无人可以企及的贡献。”熊月之说:“宋庆龄之所以在当时的统战工作中,能发挥特别重要作用,还在于她在重大历史关头,有宏阔的世界眼光,与独立思考的精神,有独立的人格。本书的出版,对于宋庆龄的研究,必有重要的推动。”

吴景平认为,本书的正式出版标志着宋庆龄研究到达了新的高度,对于推进宋庆龄生平与思想研究,尤其是对“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这一领域进行更为深入和专门性研究,在具体选题内容、基本史事、参考资料等方面,将具有重要的价值。

余岚表示,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这部著作是一部站位高远、视角独特的精品力作,它拓展了党史研究的新领域,填补了宋庆龄研究的空白,极具出版价值和意义。

王为松提出,这部书将宋庆龄研究与中共党史、新中国史研究结合起来,从党的百年奋斗中深刻把握宋庆龄“永远和党在一起”的崇高精神和坚定信念,为深化宋庆龄研究、党史研究、新中国史研究打开了新视角、提供了新素材。

首发式后的赠书环节,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社科院、上海图书馆、中国福利会、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宋庆龄陵园管理处等7家“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课题组单位的代表接受了赠书。(记者 顾意亮)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