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博物志 市场 鉴赏 人物 古玩

首页>收藏>资讯

文物中的饮食故事

2023年08月24日 15:33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蔡博洋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08月24日   第 12 版)

▲ 唐代饺子与点心

▲扁足陶鼎

▲漆耳杯

“民以食为天”,从茹毛饮血到炊煮熟食,从大羹玄酒到佳肴美馔,饮食从古至今都是人们每天要面对的话题。从烹饪器具到烹饪方式,从饮食典籍再到饮食思想,数千年的中国饮食文化积淀,对丰富世界饮食文化宝库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专题展中,就有许多特色文物,呈现了文物背后精彩的饮食故事。

扁足陶鼎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专题展上,展出了一件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扁足陶鼎,夹砂黄褐色,口沿外折,斜鼓腹下坠,浅腹大圆底,鱼鳍形扁足,是新石器时代的精品炊具。

早在1万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开始有了比较标准意义上的“煮”。那时候先民用陶釜作为炊具,但最早的釜因为大部分是圆底的,在平地上放不稳,不便使用。

在新石器时代的长江流域及邻近地区,人们用3个支子将釜支起来,把3个腿固定到釜上就形成了鼎。这种器物更加稳定,不容易倾斜,便于使用,从大量该类型出土物可以判断其在当时非常流行。

随着青铜技术的发展,陶鼎逐渐被青铜鼎所取代,鼎进而被作为政权象征,职能也发生着改变,不仅是直接用来做炊具,也是食器、祭器,最著名的当属后母戊鼎。

这件扁足陶鼎正是古代饮食器具中,从陶釜到青铜鼎的过渡产物,其承上启下,既加强了炊具的实用性,又为青铜时代鼎的到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黑釉兔毫盏

展览中还展出了一件宋代黑釉兔毫盏,是宋代茶文化高度发展的重要实证。黑釉兔毫盏是宋代的一种茶杯,其设计巧思在于其釉面处理。

兔毫釉是特殊的窑变釉,其釉面呈现出类似兔子毛发的纹理,不仅美观,而且可以提高茶杯的保温性能。

宋代盛行斗茶,衡量斗茶的效果,一看茶面汤花的色泽和均匀程度,茶色以纯白胜青白、灰白、黄白;二看盏内沿与茶汤相接处有无水痕,“咬盏”(汤花浮面紧贴盏沿不退)久者为胜,先着水痕者为负。由于茶色尚白,为了取得较大的反差以显示茶色,斗茶活动中首选建窑黑釉兔毫盏。

“茶”是如何制成的?宋代制茶流程图形象地还原了从撒茶种、采茶苗、晾晒白柳、揉茶饼、碾茶饼等流程。做好的茶饼并不是每次都要用来斗茶,点茶才是最普遍的饮用方式:将茶叶末放在茶碗里,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然后再注入沸水,或者直接用茶瓶向茶碗中注入沸水,同时用茶匙搅动。

宋代饮茶之风十分盛行,斗茶习俗就是随着当时的饮茶风尚而产生的。茶如隐逸,酒如豪士。

王学泰在《中国饮食文化史》中提到,茶的特点是清,宜于和人世间摆脱了名枷利锁的“清”相配,所以古人把品饮茶的嗜好称为“清尚”。

为突出宋代文人饮茶的氛围,在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专题展上,工作人员复原了宋代文人的书房场景。茶桌上的点茶器具,古朴窗户上投放的竹林剪影,博古架上的古籍和珍玩,无不透露出清雅自然的时代气息。

漆耳杯

展览中还有一件战国时代的漆耳杯,木胎,器身外部髹黑色,内为朱红,口沿外侧绘朱红纹饰,耳面及口沿外两端有两个S形纹饰。

耳杯在战国时期盛行,其椭圆形带双耳的造型很独特、时尚。当时漆器制作工艺得到巨大的发展,生产出来的漆器种类丰富,色彩艳丽,工艺先进,深受人们的喜爱,逐渐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漆器造型及纹饰所体现出来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对后世中国艺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说到耳杯,不能少了最著名的“曲水流觞”场面。那是公元353年,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和当时的名人雅士42人,在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酒会,众宾客各自坐在一条弯弯曲曲的溪水面前,水面上漂着一个有双耳的椭圆形酒杯,酒杯顺着清清的溪水漂流而下,漂到谁面前,谁就拿起一饮而尽,并要借着酒兴吟诗咏怀。

这种独特的饮酒习俗盛行于汉魏至南北朝时期,被称为“曲水流觞”。

“曲水流觞”之“觞”指的是“羽觞”,因其形状呈椭圆形,两侧各附一半月形耳,就像一双羽翼,故名“羽觞”或“耳杯”。

唐代饺子与点心

隋唐时期,人们饮食生活中的主食结构发生变化,主食中麦类异军突起,成为北方主粮之首。面食普及到社会各阶层,面食加工与烹饪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一时期,迎来了面食的新时代。发达的交通和开放的政策,使域外的面食品种及制作方法不断涌入,胡饼等“胡风面点”备受人们的青睐。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专题展上,展出了一盘来自唐朝的饺子。饺子的历史十分悠久,据考证,最早的包馅食品是在山东薛城春秋时期的墓葬里,在一个铜器里头发现了几个饺子。

出土比较完整的饺子是在新疆吐鲁番,因为那里比较干燥,许多随葬品保存得很好。有一些随死者葬的饺子,就是半圆形,跟现在饺子一模一样。在汉代末年,饺子就已经成为当时的美食,不过那时还不叫饺子,而叫“馄饨”,也称作牢丸,外形上也比较定型了,正所谓“形如偃月”。当时加工方式蒸吃,类似今天的蒸饺。据史料记载,早在1000多年前,饺子不仅已在中原成为“天下通食”,而且随着丝绸之路传到了西域,成了当地人的美食。

特别的是,在文物的展示形式上,为了增强参与感,在面食展柜前设置了面食制作体验区。古老而熟悉的面点味道被记忆、模拟和回味,心中不免生出对先民们的感恩之情以及对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的崇高敬意。

筷子

在琳琅满目的进食器具中,最能体现中国饮食文化特色的是筷子,这种与中国美食相伴而生的进食工具,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标志。

从考古发现看,筷子的使用可能已有5000年上下的历史。筷子的名字经历了从“梜”“箸”“筷”的历史演变,其质料、形制也从厚重粗劣向轻巧实用的方向发展。作为进食器具,筷子的主要功能是烹饪和助食。此外,筷子还有占卜、装饰、促进身体协调和开发智力等功能。

中国是礼仪之邦,小小的筷子包含着吉祥的隐喻,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使用规范和禁忌。

作为中国人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筷子的影响力辐射至全世界,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作者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


编辑:陈姝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