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直击服贸会 | 2023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在京举办

聚焦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09月05日 21:54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9月5日电(记者 孙琳)金融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怎样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在2023年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板块的2023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上,国内外金融机构负责人与金融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数字化驱动金融变革等多个议题展开交流研讨,共话金融业未来。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周亮表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银行保险业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发展绿色金融,处理好发展与减排,整体与局部,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为加快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金融监管总局将着力做好四方面的工作:一是健全规则标准。二是创新产品服务。三是强化风险管理。四是完善日常监管。五是推进国际合作。

近年来,中国金融业已成为开放水平排名提升最快、改善幅度最大的国家。同时,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五大储备货币,第五大支付货币,第五大交易货币和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作为银行业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司长金中夏表示,近年来,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金融管理部门主动有序推动金融业开放,推动金融服务业市场准入大幅放宽,金融市场开放不断深化,人民币国际化取得稳步进展。下一步,在推动金融业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形成系统性、制度性的开放局面。二是优化营商环境。三是确保金融管理能力与开放水平相匹配。

而围绕“新经济、新机遇”,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昉则提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从劳动力市场上看,一方面劳动力短缺,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在下降;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压力越来越大。当前中国越来越依靠消费驱动,但同时消费驱动的力量趋于减缓。

为此,蔡昉给出三个方面建议:第一,应对供给侧,应该营造一个“创造性破坏”的、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第二,应认识到传统宏观经济刺激手段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第三,为了提高经济发展的长期可持续性,制度改革仍然需要推进。

国家积极倡导金融业要落实好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这给银行业同样带来的新挑战、新机遇。对此,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张伟武表示,作为国有商业银行,要紧跟国家战略,切实发挥好金融力量,推动包容发展、联动融通、互利共赢,强化创新驱动,培育数字动能,支持绿色发展,以金融高质量发展不断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张伟武重点分享了工商银行积极探索金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探索实践:工商银行在运用投贷联动、投保联动、投债联动等方式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提供融资支持。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工商银行全面推进数字工行品牌建设,打造数字生态、数字资产、数字技术、数字基建、数字基金五位布局,构建数据驱动的经营管理新模式。

交通银行副行长郝成则分享了交通银行在助力中小企业方面的积极实践。他表示,交通银行将科技金融作为着力打造的四大业务特色之一,主动服务国家重点区域,发挥金融控股集团多牌照优势,并在设立“科创基金”、参与投贷联动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不断升级金融服务。目前,交通银行已经为全国2.86万家高新技术企业、2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和1.2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了授信支持。

据了解,自2005年创办至今,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已连续成功举办十八届,当下已成为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的宣介平台、国际金融前沿热点的交流平台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展示平台。正如多位参会嘉宾表示,携手向前,中国金融业正向高质量迈进。

编辑:王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