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委员讲坛 名家访谈 医学前沿 食话食说 岐黄园地 科普养生 健康产业 粉碎谣言

首页>健康>资讯

疼痛是病,科学治疗不用忍

2023年10月18日 10:28  |  作者:陈晶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7-1(3133670)-20231018101848

10月16日,是“世界镇痛日”,10月16日~22日是“中国镇痛周”。

疼痛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痛苦体验,是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后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也是每个人一生中体验最早、最多的主观内在感觉,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疼痛列为人体“第五大生命体征”。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疼痛的认识比较片面,认为疼痛只是疾病的症状,只要疾病治好,疼痛就会消失,所以很多患者都在忍受疼痛的折磨。

痛是一种病,得治

“长期以来,大家认为身上痛是其他疾病的伴随症状,只要病治好了,痛也就跟着消失了。其实不是,疼痛尤其慢性疼痛,本身就是一种病,得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副主任医师银燕介绍,经过多年研究,已经明确慢性疼痛本身就是一种疾病,其病变部位在神经系统,比如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疼痛等,本身就是病,治好了疼痛,病也就好了。

银燕提醒,痛就不要忍,应该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如果一直拖着不去看医生,很有可能使急性疼痛转为慢性,甚至终生不愈。但如果积极治疗,是有很大机会康复的。目前,95%的慢性疼痛都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那是否哪里痛就看哪个科?“其实,很多慢性顽固性疼痛,需要看专门的疼痛科。”银燕说,比如家里的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偶尔痛一下,但又没到该做手术的程度,这种情况下,可以来疼痛科看一下。去看哪个科可以遵循两个原则:急性、由原发性疾病引起的疼痛,应就诊相应科室,如突发心绞痛要去心内科,突发急腹症就诊普外科等;慢性顽固性疼痛,包括疼痛没有查出病因或查出病因目前无法根治的,则要到疼痛科治疗。另外,很紧急的情况可以直接去急诊科。

银燕介绍,下面这些跟痛相关的疾病,疼痛科可以治:

急性疼痛,包括软组织及关节急性损伤性疼痛、手术后疼痛、产科疼痛、急性带状疱疹疼痛、痛风等。

慢性疼痛,这是疼痛科的主要诊疗范围,包括慢性神经性疼痛,如三叉神经痛、疱疹后遗神经痛等;慢性运动系统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腰背痛、跟痛症、肩周炎等;慢性术后疼痛,如背部手术疼痛综合征、残肢幻肢痛、开胸术后疼痛综合征等;其他慢性疼痛性疾病,如头痛、慢性盆腔痛等。

癌性疼痛,包括晚期肿瘤痛、肿瘤治疗相关疼痛、良性肿瘤疼痛等。

特殊疼痛类疾病,包括骨质疏松症、血栓性脉管炎、糖尿病性神经痛、顽固性心绞痛、特发性胸腹痛等。

相关学科疾病,包括早期视网膜血管栓塞、突发性耳聋、血管痉挛性疾病、面肌痉挛、过敏性鼻炎、顽固性呃逆、末梢血管疾患、失眠等。

多数情况,患者可以借助药物有效镇痛

“在大多数情况下,患者可以借助药物有效镇痛。镇痛药主要分为三大类:非阿片类镇痛药、弱阿片类镇痛药和阿片类镇痛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任药师李中东介绍:

非阿片类镇痛药主要是非甾体抗炎药(俗称解热镇痛药),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此类药物可以缓解轻度疼痛,如感冒引起的头痛、肌肉酸痛,以及神经痛、肩痛、腱鞘炎等。除解热镇痛外,它们还有抗炎、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此类药物无成瘾性,但镇痛作用有限。因其有抑制前列腺素的作用,长期应用可能出现消化道溃疡、血小板功能障碍、肝肾毒性等不良反应。

弱阿片类镇痛药,如双氢可待因、布桂嗪、曲马多等。此类药物可缓解中度疼痛,镇痛效果比非甾体抗炎药强,主要用于一些急性疼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及外伤性疼痛等)、手术后疼痛及癌痛(第二阶梯)。

阿片类镇痛药,如吗啡、可待因、芬太尼等,主要用于缓解创伤、烧伤、手术、癌症患者短期发作的严重剧烈疼痛,防止疼痛性休克。它们镇痛作用强,持续时间短,长期使用有成瘾性,是国家严格管控的麻醉药品,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那么如何选择镇痛药?“按疼痛程度选择镇痛药。”李中东说,疼痛可分为轻、中、重度。轻度疼痛首选非阿片类镇痛药,常见的颈肩痛、腰痛、腿痛,首选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发热伴头痛或牙痛等,可选用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当使用上述药物后疼痛不能缓解时,可考虑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弱阿片类镇痛药。治疗癌痛,循阶梯“升级”使用镇痛药。

“第一阶梯轻度疼痛时,使用非阿片类镇痛药和辅助镇痛药;第二阶梯中度疼痛时,使用弱阿片类镇痛药、非阿片类镇痛药和辅助镇痛药;第三阶梯重度疼痛时,使用强阿片类镇痛药、非阿片类镇痛药和辅助镇痛药。此外,特殊疼痛,依性质‘加用’辅助镇痛药。这类药物主要有抗抑郁药、抗癫痫药、皮质激素和肌肉松弛剂,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失眠或谵妄等症状,比如阿米替林用于紧张性头痛和偏头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关节炎疼痛、卒中后疼痛,卡马西平、加巴喷丁用于三叉神经痛,麦角胺咖啡因用于发作性紧张性头痛,地西泮用于长期精神紧张性头痛,皮质激素用于改善神经受压(或损伤)及颅内压增高性疼痛等。”李中东进一步介绍。

将无痛分娩纳入医保,推进分娩镇痛护理在基层普及

作为疼痛之一的分娩痛多年来备受大家关注。近日,“无痛分娩的普及到底难在哪”的话题也冲上了热搜,再次引发热议。

“分娩镇痛事关母婴生命安全,但部分省份的分娩镇痛仍属于自费项目,客观上限制了分娩镇痛的进一步普及。另一方面,由于基层麻醉医护人员短缺,孕产妇舒适分娩的需求难以满足,甚至影响了年轻夫妇生育的愿望。”多年来,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协和医学院麻醉科主任医师黄宇光一直为此鼓与呼。

相关政策也一直在推进。2018年11月,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开展分娩镇痛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提升分娩镇痛条件下的自然分娩医疗,此后我国开启了“分娩镇痛”试点工作。2019年3月,国家卫健委相继印发《第一批国家分娩镇痛试点医院的通知》,并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出了912家分娩镇痛试点医院。2022年8月,国家卫健委等多部门再次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其中专门提出要扩大分娩镇痛试点范围、提升分娩镇痛整体水平。

“五年来,我国分娩镇痛率从过去不足10%,上升到了2022年的53.2%。同时,孕产妇分娩镇痛总体满意度平均分也达到了4.62(满分5分),有效提高了分娩母婴安全和产妇的就医感受。虽然无痛分娩的推广效果显著,但要推动分娩镇痛工作在基层普及,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其中,麻醉专科护士紧缺,就是短板之一。麻醉专科护士参与到高质量的分娩镇痛过程中,才能保证基层医疗机构安全有效地开展分娩镇痛。”黄宇光表示,与常规手术不同,分娩产程通常需要持续十几个甚至20个小时以上,分娩镇痛除了由麻醉医师建立分娩镇痛方法外,在分娩镇痛过程中,专科护理和对母婴安全呵护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黄宇光呼吁,应增设麻醉专科护理编制,切实提高基层麻醉专科护士待遇。

“据相关调研报告,27.9%~30.6%的受访者对分娩镇痛医疗心存顾虑,24.4%的受访者希望了解分娩镇痛相关科普知识。”黄宇光强调,在全社会大力科普宣传分娩镇痛全程呵护的相关知识,对基层麻醉和产科医护人员进行规范化分娩镇痛能力培训,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分娩镇痛宣教非常必要。他还建议,在全国范围将分娩镇痛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独立收费,以推进快乐分娩舒适医疗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常规开展,惠及基层百姓。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