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聚焦 公益资讯 基金会 公益人物 社会责任

首页>公益>基金会

“咱们村里有了养育师”——慧育希望项目的婺源乡村探索

2023年11月28日 09:52  |  作者:顾磊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10版头条配图(3380127)-20231128094132_爱奇艺

婺源县太白镇太白村养育师俞颖珠(左)入户时与祖孙交流。 本报记者 顾磊 摄

柔软洁净的地垫、无棱角的桌椅、丰富的绘本和玩具、色彩丰富的空间。在这里,幼儿们自由地玩耍,和家长们一起做游戏、读绘本,欢声笑语不断。这不是商业早教机构内的场景,而是出现在村庄里的免费服务。

从去年开始,江西省婺源县部分村民,发现带娃时,多了一个名为“慧育希望中心”的去处,0-3岁年龄段孩子可以由家长带着进入。中心里还有许多村民们以前没听说过的“养育师”,免费上早教课,甚至入户送课。

这样的中心,全国已有85个,其中江西婺源县就有18个,它们来自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与北京陈江和公益基金会发起的慧育希望儿童早期发展项目(简称慧育希望项目)。自去年启动试点至今,该项目已在江西、江苏、贵州等省开展业务,探索如何低成本、可持续地为当地乡村儿童健康成长补上缺失的一环。

公益力量为乡村“补缺”

现代科学表明,儿童早期发展缺少干预会导致语言、运动等方面的能力发育迟缓。“如果早期发展缺少干预,孩子的学习就会起步晚,身体灵活度不够,语言引导、认知能力启蒙与受过干预的孩子有明显差距。比如农村小孩去县城读高中,就有可能普通话不标准,身体发育不充分,不利于健康成长。”婺源县卫健委一级主任科员江佩华对此有着长期观察。

有效的早期发展干预不仅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对于国家人力资源素质提升及经济社会发展也有深远影响。

业界相关调研显示,区域间、城乡间不平衡是我国儿童早期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以婺源县为例,慧育希望项目进驻之前,该县乡村地区儿童早期发展服务仍是空白,全县0-3岁婴幼儿存量为6700余人,而早教机构大多聚集在城区。乡村家庭早期发展意识较为薄弱、服务价格和便利性等均是阻碍因素。

乡村地区发展早教需要低成本、可持续且具有前瞻性的服务模式,既能提供廉价乃至免费的服务,又能持续传播倡导早期发展理念。这方面,专业化的社会组织成为重要探索者,在当地相关部门看来,慧育希望项目颇具公共价值和现实意义。

“咱们村里有了养育师,上课免费。”婺源县太白镇太白村一位村民说,“这在过去是没有的事。”

婺源乡村的“慧育试验”

“以中心制为核心,辅之以家访”的项目执行模式,已成为婺源县慧育希望项目的“标配”。为了打开工作局面,养育师们大量串门走户,耐心介绍早期发展服务的重要性,劝说家长带孩子来中心。就这样,服务逐渐融入村庄。

每周一到周五,在太白村慧育希望中心,养育师俞颖珠和王秀琴平均每天迎来5组家庭,孩子大多在1岁半到3岁间。针对第一次来的家庭,俞颖珠和王秀琴会与家长拉家常,顺便了解孩子日常情况。一来二往,逐渐将家长和孩子代入课程。她们也会提前和家长约好时间,开展阅读绘本等集体活动。

秋口村邻近县城,常住本村且符合条件的幼儿仅有8人,养育师齐雪红和李桂英扩大服务半径,更侧重于入户送课,解决家长因交通不便、挤不出时间等原因导致难以持续的问题,并在走访时持续宣传早期发展理念。

养育师们也总结出不少心得,江湾村养育师吕增男说:“我们一直在思考,乡村里的集体活动不能买复杂、昂贵的物品,早教源于生活,锅碗瓢盆可以展现音乐,随手捡来的石头也可以是积木,我们慢慢来。”

养育师们遭遇的主要困难是“祖辈带娃”模式,村里的年长者早期发展意识相对薄弱,总觉得“孩子在哪里都是玩”,他们是否接纳服务,取决于观念的改变。

江湾村养育师汪锦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老二不到3岁,因为婆婆的传统观念难以改变,她用了个“奇招”:让同村的吕增男为自己的孩子提供上门服务,由于吕是“客人”,而且还上门提供免费服务,碍于人情的婆婆只好“配合”,一段时间后,孩子身上发生的积极改变打动了婆婆,早教才被接纳。

经过一年的运作,项目成效逐渐显现。太白村里不到3岁的乐乐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奶奶觉得,村里的慧育希望中心干净、玩具多,适合小孩子玩耍,一有空就带乐乐去。起初,乐乐语言表达迟缓,不理解色彩的概念,见到生人就躲。慢慢地,她变得越来越活泼,喜欢和其他小朋友说话,色彩辨识能力提升显著,奶奶也掌握了一些互动的技巧,欣喜之余,也意识到了早期发展的重要性。

得益于专业服务,婺源县的白墙灰瓦间,不少“乐乐”的故事在上演,孩子身上发生的专注力提升、运动能力增强、沟通表达进步等变化,也在缓慢改变着乡村家长群体的观念。

新的队伍是“非常大的补充”

婺源县的养育师们,几乎是清一色的本村妈妈。某种程度上,她们代表着对育儿越来越重视的乡村年轻母亲群体。她们中不少人有外出务工因生育返乡的经历,希望就近获得一份补贴家用的收入。

“慧育希望”项目的到来,提供了新的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加入项目后,妈妈们每月可获得最高2500元的补贴,同时还能获得项目提供的系统培训、实践机会及陕西师大团队在线督导支持。26岁的吕增男在杭州工作时,曾让大女儿上过早教课,她对未来有一种确定感:“就算未来项目撤出,我们有经验,可以考证,可以去别的早教机构工作,就业并不难。”

慧育希望项目为婺源县的乡村打造了一支专业人才队伍,但是项目有周期。江佩华介绍,早在项目落地设计之初,婺源县相关部门就考虑到了业务存续问题,将慧育希望中心设在乡镇中心幼儿园,意味着未来可以将其延伸为托育机构。另一方面,受制于人才紧缺,目前乡镇卫生院儿科医师不足,婴幼儿照护能力欠缺,“乡镇卫生院可以聘请养育师进村入户,为‘一老一小’服务;此外,县级医疗部门也需要服务人才。这是非常大的补充。”

婺源县是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童伴妈妈”项目县,沿袭“童伴妈妈”项目模式,慧育希望项目搭建以县项目办为核心、县级横向联动的机制。婺源县慈善会联动民政局、卫健委、妇联、教体局等多个部门,为乡村0-3岁儿童提供了一条公共服务的“纽带”。而随着慧育希望项目落地实施,在乡村早期发展这个薄弱地带,财政投入也悄然发生改变,当地以配套形式为各项目点慧育希望中心的建设提供了1万-5万元不等的硬件配置资金。

婺源县慈善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慧育希望项目办负责人裘汉彬说:“人员、场地、设备都有,只需要解决每个项目点两个养育师的工资(补贴)问题,我们与多个政府部门合作,就是为了今后项目能持续开展下去,服务更多乡村儿童。” 

编辑:王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