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绿·声音 绿·生活 绿·人物 绿·能源 绿·产业

首页>生态>资讯

“绿色转型将是企业竞争力核心”

——天津市政协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协商议政

2023年12月07日 09:24  |  作者:张原 李宁馨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石化化工产业、钢铁产业等是天津市的支柱产业,在落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日,天津市政协围绕“大力推动全市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开展协商议政,委员们深入制造业企业和相关单位开展调研,就推动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钢铁产业绿色化发展新能源并网等提出意见建议。

走进化工企业:

破解绿色转型成本压力

调研中委员们欣喜地看到,近期天津市相继出台《天津市石化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关于支持绿色石化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破解了长期困扰石化化工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这为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渤化集团作为天津市化工产业的龙头企业,是石化产业向绿色发展转型的一个缩影。委员们发现,石化化工行业在快速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瓶颈问题。

永利化工是渤化集团旗下唯一煤化工企业,也是中华老字号企业,拥有蜚声中外的“红三角”纯碱品牌。近年来,永利化工持续削减煤炭指标,但面临的问题是,如再进一步压减燃料煤用量指标,企业需进行煤改气改造,将增加成本约9亿元/年,不仅会丧失企业竞争优势,企业前途也让人担忧。

委员们在深入调研后建议,永利化工生产纯碱产品的主要原料是煤炭气化之后产生的二氧化碳,这一纯碱生产工艺属于绿色工艺的范畴。燃煤锅炉尾气通过处理也实现了近零排放,属于煤炭资源的清洁绿色应用,应鼓励企业把通过绿电替代的煤炭指标,转移到南港工业区作为化工原料,实现老字号煤化工企业转型升级,持续健康发展。

“要因地制宜解决企业用电成本高问题。”田云生委员提出,化学工业普遍属于高用能行业,为解决企业用电成本高问题,建议在南港工业区实现“隔墙送电”,由南港管委会统筹区域内发电企业、用电企业开展存量/增量负荷分析,对增量配电项目建设规模、实施路径等进行论证,核算增量配网配电费,开展增量配电网规划、建设等工作,有效降低企业用电价格。同时,要鼓励源网荷储项目建设,解决“绿电资源”不能转换为“企业成本优势”难题,避免绿电上网送走、当地没有有效收益的困境,打造绿电+产业链,延伸绿电制氧制氢,绿氢制绿氨、绿甲醇等。

走进钢铁企业:

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

委员们在调研钢铁产业时,也发现了绿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钢铁产能压减与需求不平衡、企业绿色发展的成本压力较大、绿色冶金技术配套能力和成熟度还需进一步提升。钢铁是大宗产品,运输成本高,市场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大量输入区外钢铁产品,不仅抬高了企业经营成本,对供应链的稳定也有不利影响。钢铁产业实现绿色发展的两项关键技术是氢冶金和短流程电炉炼钢。短流程电炉炼钢面临废钢资源不足、电价高、电极成本等制约,氢冶金技术的产业化应用仍处于技术探索和示范阶段,技术成熟度还需要提升。

“未来,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是决定钢铁企业生存力、竞争力、盈利能力的关键。目前我市钢铁产业绿色化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主要钢铁企业均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梅志红委员提出,对传统产业,要坚持推动转型升级,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

2022年,新天钢、荣程集团获评钢铁绿色发展标杆企业,天津钢管制造公司获评钢铁绿色发展优秀企业,吨钢碳排放强度保持行业先进水平。梅志红建议,总结成功经验,合理调控钢铁产能,保障市域经济发展。对于国家鼓励的绿色低碳技改升级项目“电炉钢”的钢产量进行单独核算,不再列入每年钢铁控产量的指标,而作为区域保存量、提增量的手段。同时,要提升二次能源利用水平,缓解企业成本压力。重点推动各类低温烟气、冲渣水和循环冷却水等低品位余热回收;提供供热运维投资补贴,鼓励钢铁企业与供热站合作开发低温余热,促进钢铁产业与城市建设实现融合发展;加大节能专项资金政策支持力度,提高高效节能产品使用比例。持续实施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补贴政策,支持钢铁企业提高信息化管控和精细化系统节能管理水平。

她建议,鼓励钢铁企业根据自身技术、经济条件,探索研发富氢碳循环高炉、氢基竖炉、氢基熔融还原炼铁等低碳冶金工艺研发。

考察新能源入网:

加快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

电力系统在服务绿色低碳发展中,存在新能源电力支撑能力较弱、电力系统调峰能力需要提高、电网智能化水平需持续升级等挑战。周建委员指出,风电、光伏出力具有随机性、波动性,其对负荷支撑能力不足,天津的电力供应仍依靠本地常规电源及外受电。

新能源发电出力可控性差,风电出力具有反调峰特点,大规模接入后,将显著增加系统的调峰压力,天津气电受气源、供需和设施等因素影响,装机比重短期内难以大幅提高。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需要实现配电网功能升级,提升配电网智能化水平,构建智慧能源综合服务体系,开展个性化、互动化智能用电服务。

周建提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实施路径,实现能源供应清洁化、能源消费电气化、能源配置智慧化、能源利用高效化、能源服务便捷化、能源行动社会化。推进各级电网协调发展,提升能源电力保供能力,推广应用新一代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建设适应电力绿色低碳转型的平衡控制和新能源调度体系以及适应分布式电源发展的新型配电调度体系,充分发挥源网荷储各类调节资源作用,保障电力可靠有序供应。推动建设应急备用和调峰电源,提高电力系统应急备用和调峰能力。推进电网数字化转型,加快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推进以能源大数据为基础的新型能源数字服务。

编辑: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