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博物志 市场 鉴赏 人物 古玩

首页>收藏>资讯

平顶山有块“诸葛碑”

2023年12月07日 15:22  |  作者:孙高平 王有强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360截图20231207152135708

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卫东区诸葛庙社区内,现存一通《改正诸葛武侯祠记》石碑,碑文如下:

嘉靖丁亥秋,余自太仆转南京太常卿,便道还家,行视田墅,始谒武侯祠下,见其屋老而坏,且怪其与昭烈俱南面,无复君臣分。询土人,云,如是有年矣。及考旧志,洪武十八年民萧四重修,记不知其所始,慨然久之。遂捐金币,属乡耆徐行和众力作新之。不期月,庙貌完矣。撤去昭烈、关、张之像,独象侯祠中,专其祠以符其名,人心允惬,观者胥悦。

既而游观山寺,有断石幢在焉,刻文仅数十字。中云:“此地有诸葛之旧坟墟高阳华里。”然后知侯之父若祖自琅琊避地,曾寓于此而葬焉。躬耕南阳,尚在厥后。祠而祀之,信有由然。再考石幢岁月,盖隋文帝开皇壬寅物,去先主见武侯于隆中之岁三百一十六,其居此地而葬,必先十余年,是以坟墟犹存。今距开皇壬寅年余九百六十一,世远坟没,不知其处,固不足怪。所幸祠宇不废,断石幢仅存,岂偶然哉!

盖侯之为人,论者举侪于伊吕,古今贤达,悉以为然,无异议焉。是人品之高,勋烈之盛,光昭汗青,脍炙人口者,奚俟吾言。所以吾邑有高阳华里之迹,实为侯父祖之故墟,湮灭无闻,以至今日,良可悼惜。吾生千百年之后,得有所据,故托之坚珉,以图不朽,又以资论世君子云。

皇明嘉靖二十一年岁次壬寅秋七月既望,西唐牛凤记,男沈裕书,钧州杨嘉刻。

《改正诸葛武侯祠记》由明朝太常寺卿、四品官员牛凤所撰稿。牛凤,字西唐,明代南京太常寺卿(掌管皇上大典祭祀仪式的副职),是明朝南阳府叶县牛楼村(今属平顶山市湛河区)人。明世宗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秋,牛凤赴任南京,顺道回家省亲,因诸葛武侯祠离家很近,遂去拜谒。

说起石碑的来历,还与诸葛亮少年时期在平顶山的生活有着密切关系。从碑文中可以看出:牛凤省亲期间,见到诸葛武侯祠颓败毁坏,就发动乡绅捐款维修,原来祠内有刘备、关羽、张飞等塑像,牛凤作为礼部官员,认为君臣同祠不合礼制,就把刘、关、张三人塑像撤去,而独留诸葛亮一人像。

后牛凤又游观山寺,(又名云潮寺,在今天卫东区寺沟社区一带)时,看到一个断石幢,上面刻着“此地有诸葛之旧坟墟,在高阳华里。”(北魏时平顶山一带称高阳县,华里是对文人光顾过地方的美称)这和清代《叶县志》(清代平顶山一带属叶县)中的记载一致:“诸葛坟墟在县北平顶山下,有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断石幢云此地有诸葛之旧坟墟。隋去三国未远,言必有据。”据此牛凤在碑记中写:“然后知侯之父若祖自琅琊避地,曾寓于此而葬焉。”故得出“躬耕南阳,尚在厥后。”即诸葛亮去南阳躬耕,是他在平顶山下守墓三年之后去的。

牛凤在维修诸葛武侯祠宇和游历观山寺后,撰写了《改正诸葛武侯祠记》碑文,作为纪念。

平顶山《改正诸葛武侯祠记》的存在使诸葛亮人生历程的地理路线更加清晰完善:幼年居家(山东沂南)、少年寓居(河南平顶山)、青年躬耕及出山(河南南阳、湖北襄阳)、镇守荆州(湖北荆州)、托孤受命(重庆奉节)、开府治事(四川成都)、指挥北伐(陕西汉中)、将星陨落(陕西岐山五丈原)、长眠定军山(陕西勉县)。

河南平顶山《改正诸葛武侯祠记》碑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诸葛亮少年时代生活经历文献缺失的空白,为进一步研究诸葛亮完整的一生提供了重要的文史依据。

(作者孙高平系河南省平顶山市卫东区政协副主席)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