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社会聚焦 社情民意 民意时评 创客说 乐观社会 画里有话 滚动资讯

首页>社会>画里有话

六年耕耘 绿色赋能

浙江海宁县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成效凸显

2023年12月25日 15:51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12月15日,浙江省海宁市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打造的全国首个县域新型电力系统技术研究院揭牌成立,由舒印彪、王成山、李立浧、邱爱慈四位工程院院士及其他专家学者组成专家咨询委员会,政企校三方联动共同推进海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从嘉兴城市能源互联网到县域新型电力系统,海宁这样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探索已经走过了六个年头。

海宁的新能源发展自2012年就已起步,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成立全国首个“分布式光伏发电一条龙服务中心”,服务并网全国首个并网的分布式项目。到了2017年,海宁全域光伏并网容量已经突破50万千瓦,配电网快速从无源向有源转变,呈现出“分布式光伏高渗透、用电负荷高密度”的典型特征。

微信图片_20231225154942

2017年12月28日,国家能源局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嘉兴城市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项目”在海宁启动。这也成为海宁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探索的早期雏形。针对新能源出力集中的地区,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通过柔性直流互联、交直流互联等技术手段来实现关键节点柔性组网。全国首台500千瓦级别碳化硅多端口能量路由器将不同等级的线路进行“手拉手”,提升新能源就地消纳率。国内首个四端口柔性互联的中低压交直流混联直流微电网,实现交直流负荷的灵活接入。

随着荷、储等更多类型资源的接入,源网荷储的形态逐渐展现。2021年3月,我国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区在海宁尖山挂牌成立。在此基础上,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创新开发新型电力系统控制大脑,运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能够同时处理和计算百万数量级的分布式资源数据,开启“电网+资源”的数字化协同控制模式,资源分配更合理,调控更高效。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还不断升级控制大脑的计算力,让大脑更“聪明”。

微信图片_20231225154946

得益于控制大脑高水平的算力与调控力,电动汽车充电桩、空调负荷等“沉睡”的需求响应资源也得到科学地调度与使用。更重要的是,在控制大脑协调下,源网荷储四侧资源可以互为补充,在“三层三态三策”构架下,通过10大子策略,深度实现一体化的智能灵活互动。据统计,截至2023年11月底,海宁光伏装机容量达104.35万千瓦,率先迈入百万级行列。此外,海宁新型电力系统已接入储能10.7万千瓦,可控负荷33万千瓦,在电网关键时刻发挥顶峰作用。

“海宁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就是建立起一个源网荷储的体系,真正实现互动、灵活,通过控制系统对个别要素也能实现源网荷储协同控制。海宁已经初具雏形了。”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示范基地,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对海宁的建设模式表示肯定。

针对电网线路及设备,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也进行标准化网架改造,升级智能开关,通过新型电力系统控制大脑实现远程感知、远程操作等功能,自动电网运维的自动化水平。资源扩充、电网建设、控制大脑升级三方面齐头并进,推动海宁新型电力系统迈向纵深。

海宁新型电力系统,已经形成“政府主导、电网引领、社会参与”的新模式。县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带来一系列辐射效应。今年6月,海宁市正式发布《国家级新型电力系统先行县三年行动方案》,并与西安交通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这是今年年初,海宁宣布打造国家级新型电力系统先行县的这一目标后又一重大动作。

海宁在“十四五”期间谋划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原定目标光伏新能源产值500亿元。如今发展超预期,预计2023年产值700亿元,随着产能释放和新项目的落地,很快将达千亿级别。从政府建设目标调整中,可以窥见海宁新能源相关产业发展的活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辐射效应强大。

电网引领,探索革新。海宁电网是典型的受端电网,工业用电占全社会用电的80%,海宁在新型电力系统领域的尝试与探索,对工业园密集的沿海地区有着非常好的推广示范效应。(吴亦冰)


编辑:鲁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