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2023年第六期 2023年第四期 2022年第五期 2022年第四期 2022年第三期 2022年第二期 2022年第一期 2021年第六期 2021年第五期 2021年第四期

首页>书画>画界杂志>2023年第五期

寥——杜小同水墨作品欣赏

2024年01月23日 12:54  |  作者:画界编辑部整理  |  来源:《画界》2023年9月第五期 分享到: 

展览的理念,即所谓的“寥”,包含了与众不同的独立精神,而且疏离感是我特别关注的杜小同的特点,所以在这个逻辑里我选用了这个字。“寥”字本身有多重含义。“寥,深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正是杜小同的气质,甚至有一种“酋长”式的形象感,既不羁独立,又冷峻,这是它的意味所在。杜小同的作品也是这样。

杜小同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去烟台工作,所以这与生活环境相关,他很长一段时间做的研究就是“海·滩”。在中国画的创作方法中,对“海”的描绘是留白,而杜小同的“留白”是画出来的,他一直强调画“虚”,虚的东西反倒要仔细斟酌,画许多遍。另外,这也与杜小同的山水观和海洋观有关,即中国的文化主体是一个对内陆更感兴趣的群体,所以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山水画,其中有宇宙的概念。但传统绘画中对海的描绘特别少,一描绘海就是“山海经”,诡异、鬼怪都在其中,所以对海的描绘更容易体现人对远方神秘世界的一种态度。从杜小同的绘画中会发现他对此很明确、理性,他有自己的理解与抱负。

—吴洪亮

湾(国画)100×72cm-2022年-杜小同

湾(国画)100×72cm-2022年-杜小同

我个人觉得小同作品中流露出的“诗化”的品质,实际上是水性、墨性和诗性的结合。也就是说,这套话语系统和逻辑也是东方的,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特征离不开传统的古典绘画的滋养。但是,另一个问题是需要我们考虑的,那就是这套叙述话语和审美经验如何在具体的创作中与当下的文化情景结合起来,或者说如何与艺术家的生活经验、精神感悟结合。于是,这自然涉及作品当中的视觉形象和笔墨趣味的转化问题。这种转化既不是一个日常化的视觉的表达,也不是一个符号性的转化。刚才夏可君谈到了“虚”和“薄”,包括对海洋、对神仙、对仙境的想象和构建。但是,我觉得这个想象和虚构的背后仍然是基于现实的生活体验,包括对一种文学化表述的依恋,仍然是一个综合性的表达。只有这两个层面的结合,才能更好地作品中包含的那种萧条的、疏离的、空灵的感受。

—何桂彦

北-方(国画)61×89cm-2021年-杜小同

北-方(国画)61×89cm-2021年-杜小同

小同的画展现了水墨的可能,怎样的可能?将水墨的诗意传统带入现代性表现的可能,以及水墨材料兼容古今的综合表现的可能。体现在:

1. 将传统山水画鸟瞰式游观平远之景方式与照相机取景方式相结合,使得“海边”这个主题下的景象给观者介乎山水画、风景画之间的感受,同时赋予画面诗意与现代感。2. 优雅的灰色调带给人神秘的诗意的视觉体验。灰色是中间色调,模糊,不确定,有神秘感。3. 以简、淡、空来处理画面。高贵的单纯。物象非常简括,即夏可君说的“虚影化”处理。静穆的激情。画面不激不厉,但就如大海一样,平静的海面下总是激情澎湃,小同的画也是如此。4.没骨化的笔墨形态。(1)隐迹立形,趋于抽象的意象化。(2)以丰富的肌理制造来求淡中见厚,尤其敢于用白粉来过渡,来调和违和感。

—王 平

岸-二(国画)90×52cm-2022年-杜小同

岸-二(国画)90×52cm-2022年-杜小同

当代水墨如何与大海相遇?中国古代水墨艺术与大海的相遇,总是离不开仙山楼阁的幻境,从唐宋到明清都是如此,尤其是对生活于烟台的艺术家而言,“蓬莱仙境”的想象一定是不可绕开的背景,但对处于现代旅游场景中的艺术家而言,他如何把这种仙境的想象转化为个体生命的心境呢?如何使之重新获得现代的“灵晕”呢?杜小同在十年前主动去到烟台生活,或者选择烟台这个并非家乡的位置开始新的水墨绘画时,他必须一个人去寻找与大海相遇的方式,他必须找到自己的大海,这是一个人的大海,一个人涵泳的世界。一个人与大海的相遇如何以艺术的方式发生?不是直接写生,也不是油画创作,不是传统的山水程式化操作,但又必须接纳油画的光影变化与视觉远近的空间层次,同时,还要保持古典的意境,又要求不露痕迹地传达出来。这需要一次新的综合,山水与风景的叠印,内心与大海相互契合,进行一次新的诗意综合。这就需要艺术家面对大海的浩瀚与寂寥,进入内心的涵泳,把内心深处的涌动诉诸笔端,寻找与大海的契合点,或者进入大海地平线的召唤。我们就听到了小同这十年面对大海的心语,那是他独有的语言:一、寂寥而广漠的灰色;二、远影自在的呼吸;三、潜心涵泳的虚淡心境。

具体在画面处理时,小同必须寻找到大海的视觉与个体视觉的张力关系。首先是远影与平远的切近关系,这是把大海的海平面与古代山水画的平远巧妙融合起来。这尤其表现在几幅大尺寸的作品上,一道海平线横贯画面,或者区分为灰色与白色,或者是黑色与白色,如同罗斯科的抽象画或日本摄影师的作品,画面的整个基调是一片虚白,小同很好地把一种虚淡的调子带入大海的寂寥之中,达到了很好的共融;或者在近处,是现实的风景,是一个个在海边游玩的个体,或者是个体之间的没有关联,似乎只有海水才是唯一的关联,或者是一个个个体的淹没与投入,似乎暗示了个体在大海面前的渺小,也是艺术的随性淹没感,被很好地传达出来了;画面还有一种静默感,一种消音之后的淡雅,但也有一种无力与无奈感,一种众生漂浮无根的虚无感也隐含在画面之中。

顿(国画)204×230.5cm-2021年-杜小同

顿(国画)204×230.5cm-2021年-杜小同

不仅仅是画面给人的气息,还有材质的虚淡。这是小同把水的浩瀚与宽阔表现出来了,就必须赋予水性以新的特质,这是传统没有的特质,这是大片的灰色,大片的灰白与虚白的调子,尤其是抽象的底子与肌理效果,局部看似抽象画,小同把平面的“基底”做得非常丰富,把水墨与水粉结合,这种虚厚的背景近乎抽象画的处理方式,但又传达出一种内在的含蓄,这样即便画面上人物形体缩小,所表现的形态不多,但似乎这些形体是从基底材质中涌现出来的,似乎就是大海自身在吐纳生命,这是进入大海的呼吸,与大海一道呼吸,小同是潜入了水墨的内在材质的生命质感之中。这也体现为小同最近关于竹、石的绘画,有抽象的结构思维但不是抽象画,以块状结构来体现石块的体量感,但又有水墨的松软,好似是王原祁的一种当代转化,也许这个对话还可以继续深化。

树影与石影的虚淡化。一方面是海边人物的虚影化,也是人面对大海的渺小,还是一种薄雾的远观,一种新的远观,但人物又好似大海的泡沫,有着生命的泡沫,一种内在的悲悯;另一方面,尤其是2017年小同的两幅树影与石影的作品,名为《自去来》,这应该是当代水墨的杰作,把水粉与水墨巧妙结合,充分发挥了水墨材质的融合呼吸作用,将树与石的倒影,在实与虚之间,通过水影的虚化处理,让整个画面被一种虚淡的气息所笼罩,并有着细微的光线与光影变化,一种惚兮恍兮的氛围,一种本雅明所言的“灵晕”,被水墨重新发现了,自然的寂寥与内心的沉静达到了诗意的契合。

—夏可君

杜小同

1972年生于陕西富平,1999年毕业于中央美院国画系水墨人物画室,获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艺术硕士学位。现就职于江苏省国画院。

2014年,在在北京正观美术馆举办“淘泳——杜小同作品观摩展”;2015年,在北京正观美术馆举办“寻常—杜小同水墨作品展”;2018年,在广东美术馆举办“天高云淡—杜小同作品展”;2018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寥—杜小同水墨作品展;2021年,在烟台美术博物馆举办“无际——杜小同作品展”。

责任编辑:张月霞

版面设计:汤炜

未标题-1

2


编辑:画界 邢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