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为首都高质量发展 贡献政协力量>委员好声音

王先进委员:地铁保护区安全离不开“科技助防”

2024年01月24日 13:31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1月23日电(记者 张佳琪 康亮 王星星 袁世鼎 赖仁杰 谢阿愁 马嘉悦 李京)地铁也有保护区,你知道吗?

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上,100件2023年度优秀提案获表彰,其中,一件聚焦地铁保护区安全的提案位列其中。提案人正是交通领域的“老面孔”——北京市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先进。

王先进2

地铁列车在线路上运行必须确保沿线周边环境安全,沿线周边环境内的各种活动不得对地铁运行安全造成威胁,这个空间称作保护区。王先进表示,地铁乘客密集,空间密闭狭小,事故救援难度大,设立保护区十分必要。“比如施工造成保护区内异物侵限、结构损坏,保护区内危险品泄漏等,都要坚决避免。”

王先进分析,未来北京市地铁仍将快速发展,线路加密、延伸,保护区范围不断扩大,单纯依靠人工巡查发现保护区异常的方法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环境带来的影响细如牛毛,地铁保护区安全可谓是如履薄冰。“同时,地铁全自动运行技术方兴未艾,在安全方面带来了新挑战。”在调研中,他发现我国保障地铁保护区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跨部门的协调配合还需加强。他表示,“为有效防范地铁保护区‘灰犀牛’事件,我们的应对工作要更快一点,更实一点。”

王先进3

针对强化保护区内风险研判和防范,王先进建议城建部门牵头,依托城市更新工程,摸清地铁周边管线分布和健康状态,强化保护区内施工审批和过程监督,发现异常及时预警防范。同时,应急管理部门牵头,完善保护区内灾难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建议推广保护区管理物防、技防措施。”他说,应强化科技支撑,将地铁保护区范围内的地质、水文、管线、设施等监测数据纳入城市信息模型(CIM),准确掌握风险源的实时状态,及时发出预警。同时指导运营企业因地制宜应用北斗卫星遥感、电子围栏、视频监控、无人机、传感等技术,提高保护区安全巡查效率。他表示,“只有系统性加强防范措施,才能筑牢安全防火墙。”


编辑:张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