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双向发力的天津实践>聚焦天津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

让粮田变“良田”

——天津市政协农业界别委员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

2024年01月26日 09:33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1月23日电(记者张原)党的二十大指出,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严守耕地保护红线,高质量完成50万亩以上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粮食、蔬菜分别稳定播种550万亩和75万亩以上,为超大城市提供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让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主任张志颇委员倍感振奋,他利用午休时间认真研读报告,作标注笔记,今年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工作如何围绕全市乡村振兴中心任务履职,要在小组讨论会上与大家讨论一下。

窦双菊委员与来自静海的周晋民、刘启建、白冰冰委员深入调研后共同提出加强天津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建议。

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为田平路畅、土肥水润、高产稳产、生态良好、防灾减灾、监管有效。目前天津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50万亩,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夯实了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但与规划建设463万亩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时间紧、任务重、资金需求量大,需要多部门协作联动。

委员们在调研中发现,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标准不高、项目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工程建后管护成效不明显等问题依然存在。如何提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短板,逐步加大项目整合和资金投入力度是关键。工作中,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增加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以达到提高亩均投资标准、发挥规模效益的理想效果,建成一批高产稳产的“良田”。

要构建多元投资机制,完善建后管护机制。窦双菊等委员建议,采取投资补助、以奖代补、财政贴息等多种方式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鼓励各地积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受益农民等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结合职能定位和业务范围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要落实各级管护职责,规范工程竣工验收、资产移交和管护利用,确保建成一亩、管好一亩、用好一亩,切实解决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后“管护难”问题。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天津市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杨德平委员对政策性金融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深入研究。他认为,要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与有关部门的工作联动和信息共享机制,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乡村产业发展通篇谋划布局,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项目建设融资方案,优化合作模式。农业经营主体要创新融资模式,如“农地+产业”模式、“农地+流转”模式、“耕地指标市场利用化”模式、“补充奖补资金”模式等。同时,完善政策保障,通过政策性奖补资金,对企业形成正向反馈,积极寻找优质涉农企业,扩大项目投资渠道。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要开辟“绿色通道”,给予优惠支持,全力推动项目落地。

“下一步,粮食增收要在单产上做文章。”委员们认真讨论,提出今年专委会要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议题,组织委员开展监督性专题视察,为加快天津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履职尽责奉献政协力量。

“我们要把委员意见建议认真吸纳进天津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中。”天津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加强与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共商共议重要事项机制,共同推动天津高标准农田建设。

编辑:王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