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统战时讯 民族宗教 非公经济 中央社院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党外知识分子 涉疆涉藏

首页>统一战线>要闻

守好中国味儿,倍增国际范儿

2024年02月07日 10:34  |  作者:陆文荣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龙行龘龘,华章又新。

今年是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的第一年,又适逢中国龙年。

中国时间,世界时刻。如何以此为契机,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讲好体现人类共同美好情感的中国故事,让世界更好地读懂新时代中国?

关键仍在于深学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重新认识并深耕春节文化的时间性和空间性,构建全时空的春节文化生态圈,以及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文化协商平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好岁”“搭好台”“穿好新衣”“走好亲朋”,让其丰富的中国味儿与国际范儿交相辉映。

为春节文化“守好岁”,让中国年更有中国味儿

“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春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民俗,有着辞旧迎新、祈福驱祟、阖家团圆、尊老爱幼、敦睦乡邻等美好寓意,承载着国人对幸福生活的祝福与期盼,铭刻着我们瓜瓞绵绵的文化密码。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人吐槽:年味儿越来越淡了。为什么?一方面是我们的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物质财富日益丰富,基建红利惠及全民,几十年前在过年时才能吃到的美食,现在几乎餐餐有;几十年前难得见上一面的亲友,现在可以线上线下随时见。另一方面,我们的文化市场也日益繁荣,几十年前让人兴奋的听演出、看大戏,以及旅游休闲等,也早已融入日常……这些,均让传统年味儿受到冲击,并对我们进一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提出了新要求。

当然,“年味儿越来越淡”,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我们对春节文化的认识与深耕,还存在明显的短板。譬如压岁钱原本面额极小、重在压祟,在一些地方却刮起了红包攀比风;外嫁女回娘家本为了孝亲访友,在一些地方却遭遇道德绑架,变成了捐款竞赛;甚至有人拾起糟粕当宝贝,打着文化之名反文化,公然挑衅现代文明。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传统文化遭遇误读、曲解、浅见,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知识的断层、舆论的误导、外来的冲击,等等。对此,我们必须强化文化责任,在做好相关研究、校准文化方向的同时,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好文化普及,为春节文化“守好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原汁原味地“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些,也正是我们着力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石。

为春节文化“穿新衣”,让中国年更有国际范儿

春节正式成为联合国假日,既体现了联合国倡导的多元、包容文化价值理念,也彰显了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见证了我们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但是正如春联源自桃符、春节文化也是不断发展的一样,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也对我们如何助推春节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以开放的姿态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深化、拓展以往的合作成果,开启了新的挑战。

这便要求我们用好“联合国假日”这张新名片,针对不同的传播区域,为春节文化量体裁衣,把其蕴含的以和为贵、协和万邦、和衷共济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用“世界语”讲向全世界,用“地方话”说出“我爱你”,为春节文化注入流行色彩,让中国年更有国际范儿。

在这方面,我们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谨以“龙”为例。在很长一段时期,这一中华文明的重要图腾,被英美社会翻译成了“dragon”,甚至在我们的英语课本上,“龙”也一度被译为“dragon”。然而“dragon”一词在英美语境中所指的动物,与我们的“龙”明显不同,而且“dragon”在西方还有“恶魔”“悍妇”之意,把中华“龙”讲成“dragon”显然歪曲了中华文化,中华“龙”自然也难以吸引人。于是,华人开展了文化自救,把这一词汇重新翻译为“loong”。

实际上,与我们传统的十二生肖文化相对应的是,西方社会的十二星座,在我国坊间尤其是中青年人群中,已颇具影响。这虽然与西方文化渗透以及一些国人的猎奇心态有关,但是对于我们的文化出海工作,也是一种借鉴。即要善用文化包装,“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在坚持中国文化底色的基础上,尝试新颖多元的表现形式,为中国文化“穿新衣,戴新帽,舞龙灯,踩高跷”,以赢得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的情感共振与广泛认同。

这些,也正是我们创新文化发展、推动文化互鉴的关键。

为春节文化“搭好台”,让中国文化龙行龘龘

一切国家和民族的崛起,都以文化创新和文明进步为先导和基础。

具体到春节文化的创新上,我认为既要在春节的时间性上做文章,更要看到、用好春节文化的空间性。

春节的时间性,对于国人而言,有“过了腊八就是年”“不出十五都是年”之说。但是“联合国假日”这一焕新赋能和国际定位,又使其跳出了传统的时间局限,成为“永不落幕的文化大片”。这便从昨天、今天和明天三个维度,为我们厚植历史、经略现实、谋划未来,擘画出新的蓝图。

与此同时,“联合国假日”又极大地丰富了春节文化的空间性,使春节文化在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叠加中,形成独特的、包容的、开放的文化生态圈,成为地球村共同的精神家园,成为人们睦邻友好的“会客厅”。各国人民都可在这里沉浸式了解、体验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借助这个平台,我们还可以活学活用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宝贵经验,构建全球化的文化协商系统,以大团结、大联合、广泛凝聚共识的文化协商,打通文化交流的“断头路”,推动跨文化传播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文化龙行龘龘。另外,我们还能够构建全时空的平台经济生态系统,办起永不打烊的“春交会”,打破制约乡村振兴的信息壁垒,助力中国的春节庙会经济等,借船出海,扬帆远航。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在庆祝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的同时,我们还需看到,在“搭台”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譬如,联合国在2010年已把每年中国农历的谷雨,定为“联合国中文日”,以纪念汉字始祖仓颉。今年恰是第十五个“联合国中文日”,全时空的春节文化生态圈与之相遇,将擦亮怎样的文化名片,令人期待。

这些,也正是我们在新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的目标与追求。(作者陆文荣系海南省政协常委、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