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建言立论 统战新语 双向发力 民主监督 提案工作 实践探索 委员自身建设

首页>理论>建言立论

奋力走出新时代安徽高质量发展新路

2024年02月19日 17:02  |  作者:中共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党组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对安徽发展寄予厚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两次亲临安徽考察,作出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安徽发展全方位把脉定向、掌舵领航。

当前,安徽正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具有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强劲韧性,拥有多重国家战略叠加的广阔机遇。2024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紧扣“三地一区”战略定位、“七个强省”奋斗目标,做好“三个统筹”,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局面。

一、 进一步夯实“稳”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内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2024年,安徽将以稳为主,全力筑牢经济增长基本盘。

一是把投资和项目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落细落实扩大内需战略。积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深入实施“投资安徽行”系列活动,开展先进制造业投资“领跑”计划,加大对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装备等消费产品产业投资,拓展医院住院设施改造提升、养老保障服务、中外合作办学等民生领域投资空间,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节能减排降碳、水利防灾减灾、粮食和能源安全等领域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引江济淮二期工程、池黄高铁、宣绩高铁等建设,稳固基础设施投资。继续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完善实施促消费政策,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大宗消费,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消费新场景培育计划,协同开展重点领域促消费精品活动,联动基础设施建设与农商文旅发展。

二是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一方面,夯实农业生产促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支持产粮大县农田水利建设和公共服务补短板。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打造“皖美粮油”和“皖美粮机”品牌。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抓好首批精品示范村规划建设。另一方面,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活力。以城市群、都市圈为基本依托,因城施策,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加快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试点建设,推进“三大工程”,加快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高质量发展。

二、 进一步增强“进”的动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2024年,安徽将以进为先,全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引擎。

一是推动重大国家战略落地融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全省域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高质量发展,推动六安市与上海市对口合作,加快建设“7+3”产业合作园区、长三角(安徽)生态绿色康养基地广德先行区等。协同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以深化皖豫合作为主攻方向,推动叶集—固始等合作区规划建设。促进省内区域板块联动发展,加快皖北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新能源、绿色食品等重点产业集群建设攻坚,拓展合肥都市圈市际毗邻区产业协同发展新模式,全面启动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

二是全面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强省、人才强省一体建设。建强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建设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高地。开工建设空地一体量子精密测量实验设施,争取深空探测重大标志性工程立项实施。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推动建立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科研任务形成机制,实施创新平台提质增效行动。构建卓越创新生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科大硅谷”、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羚羊工业互联网等平台相互赋能,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互动机制。扎实推进人才兴皖工程,深入实施江淮英才培养计划和万名博士后聚江淮行动,推进江淮战略帅才引进项目,支持建设若干科教融合学院,加快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三是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乘势而上壮大汽车“首位产业”,支持汽车“皖军”做强做大,提升开放型汽车生态实验室运营质效,谋划“1+N”场整零对接活动,推动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加快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促进氢能产业推广应用,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适度超前布局智能算力基础设施。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实施20项重大工程,建设高能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创新区,推进“冰巢”等供应链服务平台建设。

三、 进一步树立“破”的勇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的关键一招”。2024年,安徽将以破为要,全力解决经济增长中梗阻。

一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一方面,更高标准创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实施新一轮创优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行极简审批、极优服务,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多渠道收集、高效率办理企业诉求。开展惠企政策综合性集成创新,推出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升级版,实现个人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另一方面,开展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整治招投标等领域歧视性规定和做法,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持续深化价格机制改革,扎实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完善峰谷分时、尖峰电价以及居民充电分时电价等政策,完善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

二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向海而广阔空间。加强“一带一路”、RCEP等市场开拓,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稳定和扩大机电产品、“新三样”等优势产品出口,推动“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示范区建设,支持骨干企业在海外投资布局,衔接争取中欧班列(合肥)增点扩线。精准有效推进“双招双引”,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双招双引”,推动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攻坚,常态化开展“徽商家乡行”“大湾区知名企业安徽行”等系列品牌招商活动。加快打造大通道大平台,高质量建设江淮运河水运大通道,深化自贸试验区建设,“一区一策”加快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四、 进一步提高“立”的质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2024年,安徽将以立为本,全力增强经济增长感受度。

一是加强高品质生态环境建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系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国家碳排放双控先行探索试点、碳达峰试点城市和园区建设。增强能源保供基础能力,推进能源综合改革创新试点扩面提效。扎实推进节能降碳,全面推开重点企业“一企一策”节能降碳升级改造,加快“以竹代塑”发展,建设一批零碳产业园。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谋划一批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地标式项目,推深做实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生态综合补偿试点。

二是着力惠民生解民忧暖民心,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推动“民声呼应”提质增效,加强“一老一小”服务保障,用心用情办好50项民生实事。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持续提升教育公平和质量,提高健康安徽建设水平。联动稳就业扩增收,将返乡入乡创业、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以工代赈、水库移民等工作有机结合、一体推进。加大保供稳价力度,突出重要民生商品、服务及生产资料价格监测预警,抓好“惠民菜篮子”制度化规范化运行。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抓好粮食收储和流通监管,全力做好迎峰度夏(冬)电力安全保供。(中共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党组)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