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2023年第六期 2023年第四期 2022年第五期 2022年第四期 2022年第三期 2022年第二期 2022年第一期 2021年第六期 2021年第五期 2021年第四期

首页>书画>画界杂志>2024年第一期

守正知源 创新有径——关于工笔人物画创作的对谈

2024年02月27日 17:32  |  作者:杨文军  |  来源:《画界》2024年1月 第1期 分享到: 

采访人:人民政协报社《画界》杂志 杨文军

受访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王海滨


工笔人物画历史悠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近现代以来,工笔人物画有效借鉴世界各国艺术先进经验,产生了新面貌、新风格。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我们这一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如何推动工笔人物画守正创新,产生有时代风貌的新作?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市美协副主席、中国工笔画会副会长、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王海滨。

共和国勋章(纸本重彩)200x700cm-王海滨

共和国勋章(纸本重彩)200x700cm-王海滨

记者:作为中青年创作者,您此前参与了系列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项目,请谈一谈当时的艺术构想和创作思路?

王海滨:近年来,中宣部、财政部、文旅部、中国文联、北京美协组织了系列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项目,我也积极参与其中,先后创作了《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中国女排首获世界冠军》《共和国勋章》等,力争以饱满的家国情怀、严谨的创作态度和精湛的绘画语言,希望推动主题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在写实风格中融入表现性语言,创作出造境高远、意涵丰赡的作品。

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感受,那就是“传神方能令人神往”。画家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要塑其“形”,更要传其“神”,应全力刻画传达人物的精神气质,引领观众深入到他们的精神世界并为之感动振奋,凝聚精神力量。

中国画高度重视“传神”,传统画论对此多有论述。在主题性创作中,要激发中国画的创造活力,就要更好传承中国画“以形写神”的艺术传统。

中国女排首获世界冠军(纸本重彩)230x700cm-2021年-王海滨-孙志钧-合作

中国女排首获世界冠军(纸本重彩)230x700cm-2021年-王海滨-孙志钧-合作

记者:为了更准确地“传神”,除了基本的绘画步骤,创作者还需要做哪些准备呢?

王海滨:在主题性美术创作中,要想将人物刻画得新鲜而富有感染力,画家必须合理运用与主题精神相和谐的表现手法,这既是时代精品的创作要求,也是审美意境的重要评价标准。从中国画的特性和发展脉络来看,中国画的生动性并非源于逼真的写实效果,而是来自画家对时代、对现实生活、对人物的悉心观察与感悟,在此基础上实现主观意象化处理。

在创作《共和国勋章》时,除了为每位人物绘制大量草图,精心刻画每一位人物形象以外,我收集了很多 9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资料,包括历史场景图片,关于两弹一星、航空航天、粮食安全、科技创新等相关的图书,每一位勋章获得者及国家荣誉制度的相关新闻报道资料,观看了《跨过鸭绿江》《功勋》等相关影视作品和纪录片。随着资料的不断丰富,一位位有着强大精神力量、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浮现在面前,我也更加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

在反复观看共和国勋章颁授现场视频时,我得到了处理画面总基调的启示:红色,大量的红色。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那巨幅红色背景板、背景板前18面鲜艳夺目的五星红旗,这些红色,在《义勇军进行曲》《向祖国致敬》旋律中更加庄重浓烈,振奋人心。

塔吉克祝福(纸本重彩)199x193cm-2019年-王海滨-参加第13届全国美展为进京作

塔吉克祝福(纸本重彩)199x193cm-2019年-王海滨-参加第13届全国美展为进京作

记者:通过您的描述,我们也感到了同样的振奋,在人物形象刻画上有什么心得呢?

王海滨:创作中,我理性地借鉴了《明人肖像》等传统经典绘画的技法、语言,探究人物“形”与“神”的互动关系,开掘其内在艺术质感,升华传统工笔画元素的语言空间,探索其与当代现实题材结合中的创新发展,呈现更具内涵与潜力的新境界。《共和国勋章》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最终还是要附着在有典型中国特色的笔墨形式之上。我认为,线造型和笔墨趣味是最关键的两个内在特质。在刻画这几位功勋人物的用笔方面,线条根据塑造人物形象及画面需要,或相连,或相承,或衔接,或穿插……用笔的自然连贯和随心随性的变化,也能够生发鲜活和生动的气韵。同时,刻画人物形象也并非面面俱到,越集中、越简洁,刻画人物精神力量就越强大。经过画家的个人化理解后,将其最重要特征进行了必要的强化,将不需要表现的东西有意识弱化甚至不画,集中优势“兵力”,进而达到传神的目的。

小菲1(纸本重彩)53x51cm-2020年-王海滨

小菲1(纸本重彩)53x51cm-2020年-王海滨

记者:我们注意到,您近年的艺术探索关注中国画“用光”这一学术课题,探讨这一课题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如何解读“用光”观念的时代特征?

王海滨:中国画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之一,其生命力根植于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历史中。近现代以来,中国画发展节奏加快,有些重要学术课题值得研究。您所说的“用光”即是其中之一。探讨当下中国画创作中的“用光”,深入观察其多元发展的状态,能够更理性地在继承优秀传统基础上发展创新,我们先回顾一下这一课题的历史演变。

众所周知,传统中国画的“用光”,主观大于客观,没有表现直接的光源。如《春风宴桃李园图》《雪夜访普图》均是用一根红烛代替了夜晚,直接表现光源的并不多。近代以来,中西绘画的融合拓展了“光”的表现空间,代表人物有黄宾虹、徐悲鸿、林风眠、高剑父、陶冷月、傅抱石、李可染、蒋兆和、宗其香、李斛等。他们的探索丰富了中国画“用光”,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种类型。一种是对自然之光的描绘,一种是对非自然之光也就是“意象之光”的表达。宗其香等在描绘直接光源时表达个人审美追求,黄宾虹则相对脱离客观现实、偏重对“意象之光”的表达。

前代艺术家看待中国画的态度和对中国画“用光”的见解对今人有很多启发。我认为,坚守中国画的核心价值和精神本质,传承其平面性、线造型等本质特征,是中国画“用光”探索与创新的首要前提;以此为基础,有效借鉴世界各国艺术先进经验,关照时代、走进生活,探索中国式审美意趣的新表现方式,为工笔人物画创新发展寻到一个合适的立足点。

小菲3(纸本重彩)63x51cm-2022年-王海滨

小菲3(纸本重彩)63x51cm-2022年-王海滨

记者:这一研究成果如何体现于您的绘画创作中呢? 

王海滨:我个人对工笔人物画“用光”的探索,始于2002年的作品《郁金香》,试图通过“用光”营造更浑融整体、色彩斑斓的画面。这幅作品参加了第五届全国工笔画展并获得银奖,在展览综述中,理论家将“‘光’与中国画融合”作为当次展览的新面貌之一;随着探索不断深入,我逐渐认识到这张作品有照抄表面的问题,即开始把“要‘用光’,更要体现中国画独特的造型和美学价值”作为进一步目标。在作品《车站》中,着力以大的形和色的团块塑造逆光下的人物群像,但由于作品色相稍多,整体光感不够突出;创作作品《馒头》时,为了突出进城务工者在城市建设中的巨大作用,体现力量感、厚重感,我将逆光融入画面,充分考虑“用光”与构图的关系,整幅画面笼罩在深沉庄重的色调中,在主要人物后面留白,藉以加强逆光的表现力;“用光”更能体现情绪,创作《圣山》时,平光中的人群在白亮背景映衬下更为凸显,他们的笑容真诚、淳朴,如水般纯澈,用什么来表达这种纯净呢?钧窑瓷器,透明、光洁、晶亮,用这种颜色、质感表达他们的美好心灵,此时的“用光”更自由开放,属于“意象用光”。

在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中,去除“自然光”的干扰,通过带有主观表达色彩的、更加自由的“用线”“用光”“用色”等,追求意象性与诗性的呈现,为画面赋予了新的气息。如在《晓菲》系列作品中,“用光”是通过“黑白”对比,墨线与蛤粉的形态美、材质美体现出来的。

墨线用来勾勒人物形象,用线不多,以干、湿、浓、淡的墨线沟通画面的明暗、虚实、空间、体积等关系。每一笔墨,先勾画面重要部分,随墨色变淡、变干自然而然勾画至次要部分、远处部分,湿笔力度铿锵,干笔灵动自由,在干湿互用的对比中,着力彰显线条松动随意的空灵之美、墨块的含蓄温润之美。蛤粉为天然贝壳风化研制而成,光洁晶莹,自带“光感”,大小不同的颗粒形成肌理,我在处理时着力表现韵律、塑造了不同层次,平面化墨线勾勒、渲染的团块状人物处理与层次丰富的白色蛤粉背景对比出淡淡的“光感”。这种“光感”营造出高度提炼、概括,富于虚静、灵动的女性形象。

小菲4(纸本重彩)52x49cm-2020年-王海滨

小菲4(纸本重彩)52x49cm-2020年-王海滨

记者:我们相信今天的创作者仍能不断探索研究,创新出更多“用光”的途径。

王海滨:艺术来源生活,生活处处带给你意想不到的美好和创作灵感。有一次在高原采风写生,观察到高原的天空不时飞过团团云朵,投下的“影”把地面的某个局部遮蔽而成为阴影,当云朵飞走时又继续被阳光照亮。中国画中同样可以运用光线把画面中任何一个地方照亮,或把它处理成逆光中的“影”。这种“用光”是主观的、自由的,是依画面需要而分布设置的。在表现形式上,影子依画面节奏而调整,将这种对“影”表现方式广泛地应用在人物画上。作品中人物脸部或受光、或氤氲在逆光的光影之中,形成了有秩序的节奏。后来,这种感受和思考也体现在我的作品中。

随着创作的深入,我在中国画“用光”课题上不断探索深化,更坚定了守正创新的方向:第一应站在中国画的本位立场上,创新必须以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工笔画画种特质为基本前提,是沿着中国画自律性规律的有序演进和理性创新;第二、适应时代发展,在自然科学和人文关怀的交织中看待和思考中国画的“用光”;第三、更积极主动表达运用中国的“意象之光”这种自由的用光形式。

今天,拥有千年传统的工笔人物画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新的观念与技术改变着人们的认知与体验,创作优秀作品是恒久的课题,期待更多同仁为之思考开拓,共续文脉,同谱华章。

小菲15(纸本重彩)200x70cm-2023年-王海滨

小菲15(纸本重彩)200x70cm-2023年-王海滨

王海滨

1976年生于河北任丘,艺术学博士。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北京工笔重彩画会副会长。

作品参加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美展,第五、七、八、九、十一届全国工笔画展并获银奖、优秀奖等,第三、四、五届全国青年美展并获优秀奖(最高奖),第三、四届北京国际双年展等国家级展览逾百次;作品被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央美术学院等收藏。

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美术研究》《美术观察》《美术》等发表文章30余篇,出版专著5部,主持6项国家、省部级课题、创新团队、美术创作工程项目。

学术主张:立足中华文化,把握近现代以来中西融汇的艺术脉络,深汲工笔画优秀传统并执着于现代探索,守正创新。


责任编辑:杨文军

版面设计:汤炜

未标题-1

2

3


编辑:画界 邢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