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港澳传真 委员声音 交流交往 港澳人物 图说港澳

首页>港澳>港澳传真

香港之创科,可在大湾区内补短扬长

2024年02月29日 14:38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如何利用创新科技推动新产业,而又能与大湾区联动发展,于香港而言,是一门大学问。

在创科领域中,香港本身具有卓越科研水平。若科研成果成功转化并在当地生产,香港可以包揽上、中、下游的经济产出,从而实现“一条龙”的全面经济效益。同时市场亦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为年轻人提供高质量的就业机会。

这个想法与香港特区政府的施政方向相对一致。近年来,特区政府一直在强调“新型工业化”发展。新一届香港特区政府一上任,便将创新及科技局改为创新科技及工业局,以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对香港的定位——明确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让创新科技成为推动香港经济高质量发展、扭转产业结构失衡的新引擎。2022年底,特区政府公布的《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也明确指出,制造业占本地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将会是创科发展及“再工业化”的重要指标,期望能在10年内将有关比率由目前的1%回升至10%。

另外,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在过去两份施政报告中,也公布了多项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措施,包括成立“新型工业发展办公室”、成立香港微电子研发院并启用微电子中心、加速建设超算中心,以及设立100亿元“产学研1+计划”等。

下游产业向来是香港创科发展较弱的环节,因此政府制定多项政策去推动下游产业,目标是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但香港生产成本高企,不是所有制造生产都适合在香港进行。再加上“僧多粥小”,土地条件制约大,香港不能墨守成规。

继续以“前研后产”模式作业,要注入创新元素,与大湾区城市以至全广东合作,依然是好的出路。香港拥有一流的大学,在基础研究上表现卓越;深圳在应用科研方面实力强劲;广州则是生产制造重地,也是全国产品的集散地,港、深、广三地正可优势互补。香港进行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再由深圳制作原型系统并进行测试,最后交予广州进行量产。业务达至一定规模便可考虑回港融资,进军全国甚至国际市场。香港在整个产业链中,角色依然非常重要,体现成本效益最大化。

另外,“十四五”规划支持香港建设八大中心,当中除了国际创科中心之外,还有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香港一向为亚洲的重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香港法制健全、能与国际接轨,在知识产权保护及相关专业服务上有很大的优势。在创科产业链中,香港如能进一步推动知识产权贸易,将能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

在推动“新型工业化”一事上,特区政府多项政策已经制订,“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希冀新田科技城(包括落马洲河套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提供所需要的用地,业界倾巢而出,重塑香港制造业,共同推动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黄锦辉,系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


编辑:张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