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2023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履职风采

行走乡野间 心系稻花香

——访2023年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获得者刘木华

2024年03月03日 11:25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3月3日电(记者 司晋丽)6年前初识刘木华委员时,他已经是江西农业大学教授、副校长,但与大多数学者给人的印象有所不同,他在儒雅之外,还多了一份质朴。大约是长期与紫外线接触的缘故,他的皮肤被镀上一层不均匀的古铜色。

头戴斗笠、脚踩运动鞋在田间地头穿梭,身后跟着一队学生……一年中,刘木华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下乡中度过的。

刘木华(3957390)-20240301195236

这样的一个人,置身人群中极为寻常,但只要一聊起农业问题,他总是反应敏捷、分析精要,眼睛里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我尝过吃不饱饭的滋味。”出身赣南农家的刘木华,很早就确定了从事农业技术研究的志向。工作后他又常与农民、种粮大户面对面,深入田间地头调研,抱回大量第一手资料刻苦钻研,这不仅为他的研究工作添翼,也为政协委员履职打下扎实根基。

只有了解一线的真实情况,才能提出真问题、做出真探索。6年来,刘木华提交的《耕地保护要“长”智慧监管“牙齿”》《关于建立农村扶贫长效机制、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提案》《让告老返乡的文化传统在乡村振兴中焕发生机》等近30件提案,无一不是在山野村庄里酝酿的,反映着来自最基层农民的心声,也凝聚着这位爱农人的心血。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2023年春天,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与民建中央“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联合调研组赴多地实地调研。一路上,关于高标准农田的建设质量、防灾减灾能力、保障种粮人收益等问题,一直在刘木华脑海中不断浮现。他一边思索问题,一边寻找答案。

田间地头出真知,调研组深入农业生产一线,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一些地方只管埋头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任务,可是建成后管护的责任主体是谁,经费从哪来?”“问题不解决,几年后,高标准又会退化为低标准,国家财政经费被白白浪费了。”刘木华是那次调研分报告的起草者之一,他将自己调研路上的思考总结归纳,并在随后召开的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上作了口头发言,建议国家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促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管护。

“这个机制包括设立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基金,强化地方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资金,创新探索社会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的投融资模式以及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刘木华的发言引得在座委员们频频点头。

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型农民多了起来。怎样才能增加农民收入,解决种粮成本高、收益低问题,提高种粮积极性?作为江西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科技特派团团长,刘木华乐于传道授业,送农业技术下乡、培养懂技术的农民。在新建、浮梁、新余等革命老区的乡村,处处都留下刘木华的身影。

油茶是江西的特色产业,是百姓致富的好帮手。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机械化程度低、种植户管理方法不对路,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化效应。刘木华在调研后提出精准建议,通过提升种苗质量、加大科技帮扶,强化田间管理,加大对油茶采摘机的科研攻关力度,并制定更详细的茶油标准。

“送技术下乡也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时代在前进,有必要对老区的农业经济和农民的新想法进行摸底调研,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刘木华关于倡导乡贤回乡的提案就是在此过程中萌发的,他呼吁鼓励更多优秀乡贤回乡发展,带动乡村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

2023年,刘木华在调研中发现,各地推广无人化农场技术的热情较高。“在城镇化进程中,乡村人口变化导致的粮食生产人力短缺、劳动力成本高是短期内不可逆的趋势。无人化农场技术应用是集智能农机、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和现代信息技术于一体的系统工程,是否可以用无人化农场的技术应用,来应对粮食生产中人力缺乏、劳动力成本高的难题?”这,又擦亮了刘木华心中的履职火花……

春节前夕,刘木华就着手深入一线,进一步寻找支撑依据。灵感源于日常、履职永不掉线,刘木华生动诠释着一名优秀政协委员的职责。


编辑:张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