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新创造中赓续中华文脉

2024年03月05日 10:15 | 作者:谢颖 杨雪 张丽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62

王学典 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院长

56

陈红彦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馆长

7c

王 勇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京剧院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这一重要指示精神指引下,社会各界正在努力将其变为现实——传统节日热、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彰显传统文化底蕴的文艺作品屡屡“出圈”,数字技术融通传统与现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走向深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融入现代生活,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保护传承、守正创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根脉的滋养下,中华儿女锐意进取,书写着文化创新创造的新篇章。

本报记者采访了三位致力于文化传承发展的全国政协委员,讲述他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感受、思考和建议。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

文化工作者,要做文化的津梁,加强研究和阐释,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引发今人共鸣的内容,让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变得可感可知,并用新技术、新手段,让更多的人触手可及,便捷利用,成为生活中的组成部分。这样,传统文化才能活起来,才能成为创新的基础和素材

记者: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亮点频出,展现了怎样的特点?您有什么感受?

王学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目前已经取得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跨领域、跨行业,从理论创新到生活日用全方位展开。总的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思想理论或学术上的“两创”,比如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系列理论阐发、传世文献系统整理出版、不同文明对话新形式探索等创新成果;另一类是实践上的“两创”,将传统文化融入社会生活、内化为生活方式而真正发挥作用。二是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具有广泛的包容性。三是与新时代主题相契合,为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生动来源。“两创”的成就使我深刻感受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智慧活起来,我们大有可为;赓续中华文脉,继续推动“两创”走深走实,意义重大!

王勇:我认为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征:一是传承性。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通过自觉的传承,传统文化历久弥新。二是时代性。“承百代之流,而汇乎当今之变”,对历史遗产和传统的传承,与所处的时代紧密联系,并根据当时之变不断融合。近年来,包括戏曲在内的传统艺术经由电视台、新媒体新颖创意的演绎和传播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呈现出“跨界融合”的新样貌,促使大量观众走进剧场,一睹真容,传统艺术也在不断收获新的戏迷和粉丝。比如,国家京剧院在坚守京剧艺术本体规律的基础上探索创新之路,与新媒体平台合作连续三年推出经典剧目《龙凤呈祥》海内外演播,以新方式、新视角传播戏曲艺术,让观众感受文化与科技碰撞出的火花,为舞台艺术赢得了更广阔的表达空间。

陈红彦:近年来,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理念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同行,迸发勃勃生机。其显著特点便是呈现内容丰富多彩,与时代和生活相融,汲古润今,满足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等都活了起来,化身千百,“飞”入寻常百姓家。比如国家图书馆的古籍善本转化为精彩纷呈的展览、琳琅满目的出版物、感人至深的视听作品等多种形态,同时还陆续以数字资源的形式供读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电脑和手机查询,成为读者身边的古籍库,真正实现了孤本不孤、冷门不冷。

值得一提的是,借助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如新媒体等,传统文化传播渠道进一步拓展,尤其是加强了互动性和沉浸式体验,对于助力传统文化普及和创新发展,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记者:为什么这些成果受到大众的喜爱?有什么启示?

王勇:我想主要是两个维度所决定的:从传播者角度而言,优秀文艺作品首先都是以人民为中心,紧跟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将人民作为表现主体、服务对象,在艺术创作中让人民唱“主角”,说人民话、讲人民事,在充满“烟火气”的亲情、友情、爱情中抒写家国情怀;同时,在表现形式上,优秀的文艺作品顺应时代与受众的要求,实现了艺术元素的融合、表现场景的延伸、服饰舞美的创新等等,使得这些成果勃勃生机,为大众所喜爱。

从接受者角度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随着时代的发展,经历文化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技术的革新,文化自信的力量也越来越明显,以年轻一代为代表的受众对于传统文化有着深沉的热爱和强烈的审美期待。比如对于汉服的热衷、诗词的钻研、戏曲的欣赏等等,究其根源,还是文化自信。

陈红彦:我们经常说“内容为王”,传统文化受到人们的喜爱,也建立在优质内容的基础上。首先是对传统文化深入研究,从而精准定位蕴藏在其中深邃的知识、理念、智慧、思想,丰富今天的生活,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其次,用精妙的表现和创作手法进行阐释与表达,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引发情感共鸣。最后,生动易懂、符合现代人习惯的传播形式,吸引人们走近传统文化。从陌生到了解,有些人可能因此发生兴趣,去认真探索研读,还有人可能把它发展成为终身的爱好或者职业,可以说种下了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

这也启迪我们文化工作者,要做文化的津梁,加强研究和阐释,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引发今人共鸣的内容,让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变得可感可知,并用新技术、新手段,让更多的人触手可及,便捷利用,成为生活中的组成部分。这样,传统文化才能活起来,才能成为创新的基础和素材。

王学典:首先是因为“两创”契合新时代精神和人民大众的文化审美需求,能够打动人、吸引人,引发强烈共鸣。如一些带有传统文化元素的文艺作品,很好地传承了人文精神,传递的正能量对广大受众来说具有天然的亲和力;其次是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亮点和神髓把握得精准,演绎、运用得深刻且生动到位;最后是在展现相关成果时充分体现了时代特色,艺术手法丰富新颖,呈现方式别出心裁,载体形式多种多样,这无疑提高了相关文化产品的吸引力。积极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向上向善的价值理性元素,同时结合时代特点和当下生活方式,丰富“两创”成果的展现形式,应是宝贵的成功经验。

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精神支撑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守护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新时代中国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需要从文化中寻找深沉而持久的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精神食粮的现实需要

记者: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如何理解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丰富内涵?

陈红彦: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这是不断思考、不断创新的历史。以《道德经》为例,从古至今,《道德经》注释有千余种,为中国古书中注释最多的书之一。既尊重原典,又有继承和发展,不断对其给予富于时代精神的阐释,既是中国学术的传统,也体现着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深刻内涵,展现出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带来的恒久魅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立足传统、不断创新,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思维范式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成为中华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

王勇: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根基和优势源于璀璨多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饱含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明积累下的深厚智慧,呈现为独具中国气质的人文思想、哲学思维、价值理念等,这些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最深厚的软实力。

在绵延赓续的历史发展中,戏曲形成了独特的创作实践理念,积累了丰富的艺术创作经验,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审美习惯。新时代,戏曲依然肩负着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重任,需要持续释放艺术的生命力和亲和力,不断繁荣发展,更好担负文化传承发展的使命。

王学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核心在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创新”应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扬弃继承;另一方面,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就是“创新,创的是新思路、新话语、新机制、新形式”。我的理解是,新思路就是要有宏阔开放的视野,立足五千年文明看当下,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从而贯通古今。新话语就是要立足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创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形成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范式,进而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新机制就是完善优化学术机制建构,以问题为导向整合学科,开展交叉融合式人文学术创新,打造契合国家战略需求、契合时代精神的思想理论成果与文化精品。新形式就是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丰富相关成果的展现方式,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化、融媒体等新技术,实现高质量的可视听化,进而促进相关成果的研究、交流、传承、普及与传播。

记者: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于建设文化强国有什么作用?

王勇:文化关乎国本、国运,守护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新时代中国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需要从文化中寻找深沉而持久的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精神食粮的现实需要。我们要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深层次精神支撑。

陈红彦: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今天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正因为不断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至今,浸润着我们的思想、美化着我们的生活,滋养着我们的心灵,并铸造更加坚实的中华文化根基。这不但可以坚定文化自信、凝心聚力,还能涵养美德、提升全社会文明素养,也必将有力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不断提升中华文明的影响力。我们要全面了解中华文明发展史,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坚定文化自信,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王学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第一,“两创”有利于传承民族根脉、坚定文化自信。“两创”是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活生命力的有效手段,从而确保中华文化根脉和民族文化基因薪火相传。第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经过理论再创造,可以助力我们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智慧源泉。第三,中华传统美德和价值理念,高度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守护新风正气、优化基层治理的坚实保障。最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深厚底蕴,是我们讲好中国故事、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资源,为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提供重要支撑。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探索创新形式

一个文明根本的转型,是文化的转型;一个文明真正的新生,是文化的新生。要通过对包括儒学在内的传统文化及其价值理念进行社会科学化冶炼而实现它的现代化,使之融入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进而指导中国式现代化实践

记者:新时代如何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王学典: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立足文化主体性,坚守中华文化精髓,在不同领域内探索创新形式。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着力:第一,要推动传统文化、传统学术的时代化、体系化和社会科学化。一个文明根本的转型,是文化的转型;一个文明真正的新生,是文化的新生。要通过对包括儒学在内的传统文化及其价值理念进行社会科学化冶炼而实现它的现代化,使之融入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进而指导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第二,要促进传统文化融入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传统文化中仁爱、信义、和平等理念,经过社会科学化冶炼仍具有其独特价值。推动这些理念与时代相结合,锻造一个与传统文化可对接、与中国道路相匹配,同时能够克服西方现代化生活方式弊端的东方伦理型生活方式。第三,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在文明交流互鉴中开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局面。

王勇:近两年来,我的提案一直关注相关问题。做好新时代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重点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品格”,而实践的落脚点就是文艺作品的生产与传播,这既是创作生产各部分互相作用、运动联系的重要成果,也蕴含了中国特色艺术道路的历史规律。一方面,文艺工作者应当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兼具思想性、艺术性的元素,以更为深邃的视野、更为博大的胸怀、更为自信的态度,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瞩目人类共同命运,通古今之变,融中外之长;另一方面,我们应当看到,文艺工作有自身特殊的规律,遵循艺术规律的创作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应注意杜绝违背艺术规律的创新。以戏曲艺术为代表,辩证统一、动态平衡的指导方针是保障这一民族艺术薪火相传的重要基础,尊重艺术规律是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本尺度。区别于机械复制技术,艺术是更依靠人的精神的创造,在更高水平上进行艺术创作,需要更深层次的精准施策、分级分类指导。

陈红彦: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靠人来实现,这是文化工作者艰巨的任务和光荣的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进一步推动“两创”,对人才的专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我的工作领域为例,古籍、革命文献研究挖掘、整理出版、数字加工、修复保护、传承传播需要大量高水平的专业人员,近年来我的提案一直关注于此,建议以学科整合培养实用人才、建立稀缺人员入职的绿色通道等。今年,我建议提升古籍保护人才培养水平和灵活用人机制,希望在专业人员的修复保护下,为文献延寿;在专业人员的挖掘下,为文献的创新利用保驾护航,进一步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编辑:李鹭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