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聚焦 时政 动态 原创 国际 热点

首页>要闻>热点

在学雷锋活动中感受“手有余香”的成就感

2024年03月05日 17:21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新华社天津3月5日电 (记者 李鲲、尹思源)注册志愿者人数超299万、志愿服务队2.6万余支……在天津,许多志愿者在扶残助困、便民利民、志愿劳动等凡人善举中感受到“手有余香”的成就感。

在和平区新兴街朝阳里社区中环公寓,一块悬挂在一户居民家门口的“义务理发点”牌子格外醒目。走进屋内,一张铺着台布的老式桌子搭配着一面边框老旧发黄的镜子,这就是齐达昌的“工作台”。

“主动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我感受到了志愿服务带给人的力量。”今年81岁的齐达昌是社区闻名的理发好手,坚持义务理发5年来,这位曾经一度情绪低落的癌症患者成了邻居孩童口中“每天都笑眯眯的爷爷”。

义务理发这件小事,为很多老人解决了实际困难。有老人无法下床,齐达昌就骑着电动车上门服务;残疾老人身体不便,他就不断调整理发姿势,有时甚至要跪在地上才能完成。“义务理发点”运营至今,已经服务了几百位有需要的邻居。“做志愿服务,上瘾!”齐达昌说。

30多年前,13位社区志愿者在朝阳里社区成立了义务包户志愿服务小组,为有需要的社区居民提供帮助,使这里成为“全国第一个社区志愿者组织发祥地”。时间一晃而过,志愿服务的东风已吹遍津沽大地。

用小棍敲打几次窗户,这是“好大妈帮帮团”的发起人于丽霞和94岁的范桂芳老人约定好的开门“暗号”。每个星期,于丽霞总会到范桂芳家里来上几次。“老人虽然能够自理,但毕竟年事已高,还要照顾卧病在床的丈夫,我既然知道了这个情况,就得多来看看。”于丽霞说。

在西青区中北镇侯台社区,提起“好大妈帮帮团”,居民总是赞不绝口。16年来,这个自发组建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团队在社区里开展了公益红娘、助老服务、公益培训等多种公益服务内容。“我就想着为人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于丽霞的话,道出了很多志愿者的心声。

记者在集贤公园见到剪纸艺术家赵德宝时,他正在参加北辰区“弘扬雷锋精神 共建魅力北辰”志愿服务月启动仪式。惟妙惟肖的雷锋形象、宣传文明行为的创意设计、喜庆祥和的年俗文化……展台上摆放的一张张剪纸作品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欣赏。

“我希望通过我的剪纸作品,向社会传递向上向善的力量。”今年74岁的赵德宝深耕剪纸创作已有40多年,他的作品大多以讴歌时代风采、展现社会和谐、传承中华文化为主题。退休以后,他还在社区开设公益剪纸课程,向居民传授剪纸技法。

集贤里街泰来东里社区居民杨淑琴跟赵德宝学习剪纸已近6年,她说:“赵老师不但向我们传授剪纸技法,还将很多正能量的内容融入创作中,我们收获特别大。”

在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实践活动中,天津不断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在刚刚过去的寒假里,河北区铁东路街道开展的“萌娃自习室”冬令营解决了不少家庭的“带娃”难题。救援队传授救护技能、道德模范宣讲先进事迹、年俗专家弘扬传统文化……各类特色课程中,孩子们学习成长、收获快乐。

居民丁芸芸说,8岁的女儿在学习过程中知道了什么是志愿服务,也对志愿者有了初步认识,“希望这颗种子能在她心里不断生根发芽。”

60岁的刘宝萍是津南区双新街“搭把手”帮扶团的负责人,元宵节过后,她再次到86岁的独居老人纪禹家中打扫卫生。刘宝萍介绍,“搭把手”帮扶团以帮扶特殊困难群体为主要职责,协助社区完善“一户一卡一档案”,在志愿服务中帮助政府部门把兜底保障工作做实做细。

“老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体会成就感,就是我的‘余香’。”刘宝萍说。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