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双向发力的天津实践>住津全国政协委员风采

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

班立桐委员的心愿: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2024年03月08日 08:54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3月7日电(记者张原 李宁馨)“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的背后,是农业技术推广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辛勤奋斗付出的成果。农技推广工作对实现全面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农学院教授班立桐提出,农技推广体系是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是开展农业公共服务、宣传贯彻党的“三农”政策的主要力量。要持续加强公益性农技推广基本队伍建设,大力提高农技推广人员素质,提升农技服务效能和水平,确保履职充分、服务到位、作用有效发挥。

常年工作在一线、与田地和农民摸爬滚打在一起的班立桐委员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有着充分的了解。“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扎根生产一线,宣传强农惠农政策,推广先进适用品种技术,反映基层实际需求,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班立桐看来,要积极推进农技推广体制机制创新,充分发挥人在配置推广资源方面的作用,创新市场化农技推广模式,大力发展农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

一段时间以来,他与农民、基层农技人员深入交流,认真总结,把大家的心愿带上“两会”。

“加强机构和队伍体系建设,定岗定责十分必要。”他认为,要将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同步推进,明确基层农技人员岗位职责,减少事务性工作,服务主责主业。“建议对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的农技推广人员根据其工作业绩、工龄等,适当降低职称评审条件,高级职称职数向基层倾斜,引导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有人进、留得住’。”

在如何提高农技推广实效上,班立桐有自己的想法:要安排必要工作经费,对计划推广的技术和品种进行小范围试验,使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用实例引导农民接受新技术、新品种。为此,他建议通过提供补贴或贷款等经济激励手段,鼓励农民采用新技术,充分发挥第三方社会化服务组织作用,建立农技推广社会化服务长效机制,进一步推动市场化运作。

“加快建立多元化的农技推广体系是我多年的期待。”班立桐建议,加快建立财政供养+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公益组织+行业协会并重的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加强公益性农业生产技术的财政引导资金投入,建立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加强对大型企业农技推广行为的管理,避免单纯以农资销售为目的的推广行为;增强基层农技推广力量,发动“土专家”、特聘农技员力量,共同开展农技推广服务。

编辑:王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