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双向发力的天津实践>住津全国政协委员风采

构建集成电路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

郭御风委员建言培育“新质劳动力”

2024年03月08日 08:54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3月6日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党中央面对新时代新征程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人工智能、脑机接口、新型显示、智能制造……这些代表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其发展都离不开高端芯片。”全国政协委员、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御风认为,集成电路作为科技行业的算力底座,将充当新质生产力的先锋队,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新质劳动力”,而培育“新质劳动力”需要加快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

为了加强集成电路人才培养,教育部于2020年印发《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实施“强基计划”。“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被设为一级学科。清华大学等高校纷纷成立集成电路学院,强化校企合作,缓解了芯片人才短缺。

“目前集成电路产业的人才发展仍面临挑战。”在郭御风看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招人难”现象同时存在,呈现供需矛盾的局面。高校培养还存在知识体系“重应用轻基础”的现象,部分专业在知识体系建设方面偏重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应用体系,缺乏对于体系结构、算法等基础体系的扎实培养,应加强高质量人才体系化培养的政策制定,吸引人才流向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根据产业人才的现实需求,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对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进行系统改革,确保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实现有效衔接。在招生、培养、就业方面给予全链条的政策引导和倾斜,对于集成电路行业的头部企业从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市场拓展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在培养方向上, 郭御风建议,坚持深度和宽度“两手抓”,培育“新质劳动力”,夯实人才培养的深度,一方面,在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领域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端人才,构筑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持续发展的内源动力;另一方面,拓展人才供给的宽度,面向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测等多样化产业需求,通过多学科及学科交叉融合的方式培养复合型人才。

“高校的课程体系、教学用机、电子教室等基础设施,仍主要是基于国外的软硬件环境,例如基于国外的intel处理器、windows操作系统、Oracle数据库等。而众多关键行业已普遍开始使用自主研发的国产软硬件产品,导致企业仍需花费高昂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对校招员工进行系统培养。”郭御风提出,加速教育基础设施国产化进程,通过明确的政策引导和时间要求,加快推进基于我国自主研发软硬件的课程体系、教学用机、电子教室等教育基础设施进校园,让广大学生能够早体验、早学习,充分感受到自主创新、新质生产力的魅力。同时,发挥科技领军企业的力量,引导其参与课程体系、信息科技教室等建设。(张原 魏天权)

编辑:王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