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丨我们为什么对未来充满信心

2024年03月09日 10:05 | 作者:江迪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在世界的东方,中国以其独特的韧性与活力,书写着发展的传奇。我们对中国未来的信心,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

过去一年,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付出艰辛努力,取得瞩目成就: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增速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28.6%,脱贫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8.4%……

这边独好的“风景”,弥足珍贵的成绩,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三下团组,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担当起科技创新的重任,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殷殷嘱托的背后,是总书记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深邃思考和长远布局。

人民领袖领航掌舵,思想伟力科学指引,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我国具有显著的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完备的供给优势、高素质劳动者众多的人才优势。我国正在用一项项饱含“真金白银”的政策,把优势转变成发展效能。全国“两会”期间,一项项具体措施公布于众: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对实施的一系列宏观组合政策、新兴产业发展状况、重大项目进展情况等做详细解读;多位部长走上通道,回应社会关切……

实实在在的政策,开诚布公的态度,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着力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产业形态上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路径上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形成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将生育友好纳入用人单位社会责任范围”“将体育、劳动教育等与心理健康教育做有效融合,让学生在运动、互动中调试自我”“构建产学研用融合创新发展平台,系统开展耐盐碱品种选育及配套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大会发言、小组讨论、界别协商,委员们聚焦当下、放眼长远,抓住时代发展主题主线,在各种场合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积极建言献策。委员们的发言数据、案例、分析、建议等一应俱全,充分体现了深入调查、精准研究的成果,也充分展现了政协委员的能力和水平。

自身素质和履职能力不断提高的委员队伍,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党开创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与中华文明的民本思想,天下共治理念,“共和”“商量”的施政传统,“兼容并包、求同存异”的政治智慧都有深刻关联。

“两会”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透过“两会”的窗口观察中国,可以洞见真实;透过传统文化角度看“两会”,则别有意蕴——数千年来,中国人始终不屈不挠、自强不息,中华民族始终以愈发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这种历经沧桑而愈加坚韧的民族精神,更是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的重要源泉。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