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大家谈 委员有话说 政协人语 同心论坛 议事厅 微言大义 望海楼札记

首页>要论>大家谈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03月14日 08:16  |  作者:王济光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为我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理论指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加大宏观统筹和微观探索的有机结合,在理论与实践结合层面上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在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主体组织等方面解决好若干关键问题。

要处理好理论指导与形成共识的关系,解决好理论创新不足、共识理念滞后的思想僵化问题。切实以新质生产力理论指导高质量发展实践,防止将培育新质生产力与发展传统产业割裂开来甚至全面对立的错误思想和实际做法,在经济工作中把创新性产业与传统性产业当作一个整体来推进,以先立后破的融合理念推进有机衔接。加大对现代科技创新知识、现代产业知识的学习和宣传力度,改变重生产、轻创新的观念,强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意识,将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融合发展作为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重大战略。根据各地区和具体行业特点和国际发展趋势,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范围、目标、路径等方面形成共识,构建促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产业政策体系,消除企业在税收、金融、科技、要素价格等方面的政策差异。

要处理好政策引领与规划先行的关系,解决好政策缺位和规划滞后的“两张皮”问题。立足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的地区布局和行业特征,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为突破口,以智能制造为核心和主攻方向,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切入点,强化产业基础,注重集成应用。在编制“十五五”规划中切实树立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发展的超前理念,加快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与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之间的深度融合,推动科技创新从更多依靠应用研究与集成创新转向更多依靠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为新质生产力构筑强大基石。围绕产业链条延伸、提升、渗透、创新,坚持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的发展道路,强化顶层设计,坚持政府主导,推动市场运作,形成引领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政策体系,不断推动产业向产业链高端迈进,提升国际竞争力。

要处理好突出优势与集群发展的关系,解决好经营主体间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孤岛效应”问题。鼓励各地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加快形成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积极发展高技术知识密集的生产性服务业。放活放宽市场机制,转变制定技术路线发展的事前管理方式,加快结构性政策转向功能性政策,促进形成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让创新主体有更大的发展动力和创造活力。强化事中事后管理和服务机制,有效规避新技术、新组织模式产生的社会风险,推动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有机融合平稳落地。用好现有各类创新功能平台,以具有优势的先进制造业企业、开发区为基础,增强产业间联系,打造一批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产业链条、产业集群和产业生态圈。

要处理好创新驱动与人才支撑的关系,解决好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动能不足的问题。深刻理解和把握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内涵,围绕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进行针对性和持续性创新,提升重要产业的技术含量、知识含量、创新含量。重视在产业体系高度完备的地区,重点支持在检验检测、信息服务、工业设计、现代物流等领域,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打造一批促进新质生产力体系多种要素融合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一批由行业领先的大型企业建设的技术研发平台面向中小企业共享,提高潜在新质生产力的创新能力。重视新质生产力中劳动者要素的重要作用,加快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大力改革现有科研机构人员的培养、使用和激励的体制机制。

要处理好协同创新与共享共赢的关系,解决好要素匹配度低、融合对接点少的目标导向问题。顺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分工趋势与要求,深化各类经营主体间的分工合作与协同,在关键行业和重要领域构建产业联盟,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体系。依托中心城市、特殊功能区、先进制造业基地、交通枢纽等载体,建立开放创新的新质生产力集聚区和生态圈,以规模效应引领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农业强国等战略任务,科学布局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提升新质生产力内部各要素之间、科技创新型企业之间、现代化产业集群之间的匹配度,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良性机制。

要处理好适度调整与深化改革的关系,解决制约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加强科技创新激励与成果保护,构建具有强适应性、高竞争性、广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大先进产业和前沿领域专项资金支持,完善要素贡献参与分配机制。强化生产要素创新性动力来源,推动创新资源向经营主体汇集,形成以企业为主的政产学研多主体融合创新体系,有效提升创新要素配置效率。构建更全信息、更多维度、更广覆盖的信用体系,优化资本市场运行与监管,完善数据要素的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交易规则。推动形成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基点的国际创新环境,全面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有效利用国际资本、劳动、技术和数据等生产要素,主动对标国际先进规则和商品市场法律体系,全方位拓展新质生产力发展空间。

(作者王济光,系第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主任)


编辑:张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