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 农业科技 精准扶贫 三农人物 品牌兴农

首页>农业>资讯

“稳、进、立”,支点变亮点

——看浙江两个畜牧业集群发展如何迈大步

2024年04月03日 11:08  |  作者:毛华敏 朱海洋  |  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在众人的印象里,浙江省的畜禽土特产好货不少,湖羊、仙居鸡、两头乌都是鼎鼎有名,但论及规模,却难与口碑相匹配。不过,现如今,这样的旧印象恐将改变。2022年,浙江获批湖羊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可为全省新增湖羊饲养量50万只;2023年,又获批蛋鸡产业集群项目,新增蛋鸡存栏600万只。

令人期待的是,两个集群建设将加速推动两大产业,率先成长为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一二三产深度融合、联农带富效益明显的特色优势产业。支点变亮点,如今,以产业集群带动畜牧业“新质”发展,正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记者发现,在这一大跨越背后,“稳、进、立”的脉络更加清晰。

扎“稳”产业根基

2019年以来,受“猪周期”、非洲猪瘟等因素叠加影响,全国生猪产能出现大幅滑坡,浙江高度重视,密集部署。随后几年,万头规模以上的养殖场不断落地,浙江生猪产业快速增长,“肉盘子”越端越稳,为全省畜禽业的稳产保供打了一剂强心针。

然而,一组不能忽视的数字也夹杂在统计报表当中,2020-2021年,全省家禽出栏、禽肉产量都在同比增长,禽蛋产量却在下降。显然,这是结构性的不平衡。

为此,2021年出台的《浙江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支持新建一批存栏50万只以上蛋鸡场和10万只以上蛋鸭场,目标到2025年,蛋禽存栏达3000万只。

实际上,看中浙江禽蛋市场的大有人在。浙江禽蛋消费数量巨大,但自给率仅有27%左右,如能在本地建设蛋禽养殖场,可省去一大笔物流费。当时,有这般想法的企业并不少,总部位于四川省的“黄天鹅”就是其中一家。

但从政府角度看,不是什么橄榄枝都能接,标准化、绿色化、规模化、循环化、数字化、基地化才代表着浙江畜牧业的发展方向。显然,“黄天鹅”觉得自己符合这个“硬条件”,与湖州市下辖的长兴县一对接,双方便看对了眼。“情投意合”之下,“黄天鹅”原计划投产100万羽的蛋禽项目,变成了三期建成300万羽。

更令“黄天鹅”大喜过望的是,一期项目动工不久,浙江获批蛋鸡产业集群项目,这意味着能得到中央与地方财政资金的支持。“我们看好江浙沪市场,原本只是想在长三角中心点附近找个养殖场,没想到还能享受到政策红利,这是预期之外的。”浙江凤集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双坦言。

在市场与政策的双重激励下,继“黄天鹅”之后,温氏、明康汇等企业相继在浙江落地蛋鸡项目。2023年,全省蛋鸡存栏2089.03万只,同比增加7.73%,鸡蛋产量29.53万吨,同比增加8.82%,产业发展根基愈发扎实。

与禽蛋产业略有不同,2020-2021年,浙江的湖羊产量一直在向上攀升,但其背景之一是在猪周期的传导下,湖羊价格高企,养殖量便跟着上去了。可2021年下半年开始,湖羊价格开始下行,养殖意愿下降,如果任其发展,随周期起伏在所难免。因此,浙江在制定畜牧业“十四五”规划时,便从湖羊的供种、产业融合、品牌建设上予以全方位的顶层设计。

2022年,湖羊产业集群项目的获批,则进一步加速了湖羊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的步伐。截至今年1月底,集群内湖羊饲养量265.6万只,占全省湖羊饲养量的90%,同比增长14.8%,连续8年实现正增长。

推动产业链“进化”

就浙江畜牧业而言,如果说“稳”是稳住基本盘,那么“进”就是要提升科技水平,推动产业链“进化”。

湖羊源于蒙古羊,迁居太湖流域后,由放牧模式转为舍饲方式,这是湖羊饲养方式的第一次转变。如今,湖羊的生存空间再次迎来巨变:开始向上拓展,“湖羊上楼”正成为越来越多规模化养殖场的新选择。

“莲心农业”地处长兴县林城镇连心村,两年前,7栋双层数字化羊场投产,存栏湖羊6000多头,在浙江吃上了“头口水”,未来,全部21栋多层羊舍可养4.5万头羊,土地利用率提高65%以上。企业负责人郑健健告诉记者,“湖羊上楼”并不是简单地将湖羊赶上楼,而是从平面养殖到立体养殖,需要更为先进的科技支撑,全自动喂料、环控、清粪等系统必不可少。

据了解,系统化集成装备的广泛使用,大大提升了浙江湖羊养殖的机械化率,目前已达到55%,高出全国平均16个百分点。设施提升后,数智化便具备用武之地。长兴县为牧场装上“湖羊天下”产业大脑,实现产业布局一张图管控、羊场服务一件事集成、产业数据一个屏运用。上线“羊事宝”“羊管家”应用,一个人可管理3000只羊。

论科技水平,蛋鸡养殖丝毫不比湖羊逊色。一期蛋鸡集群项目建设,其设施化、机械化、数字化“三化联动”的标识极为鲜明,智慧蛋鸡舍、8到9层的叠层笼位、全程机械化集蛋、自动蛋品分拣设施设备和中央集成控制系统广泛应用,实现全环节数据联动和闭环管理,5万只以上蛋鸡场机械化率达到95%以上,可实现1人管理10万只蛋鸡。

特别是在养殖的后端,湖羊、蛋鸡产业集群项目格外注重运用科技手段来防治臭气,以及开展粪污的资源化利用。比如鸡粪采用智能有机肥发酵一体化装备,集成了发酵、多级喷淋减臭、复合节能与互联网耦合技术,实现了快速精准处理。在浙江省畜牧农机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看来,“进”是动能,浙江畜牧业发展早已不是积散成多的阶段,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化、数字化,这已成为“浙”里畜牧的底色和蓝图。

“立”出新发展格局

抢开局、谋先机。新的一年,浙江提出,提升“立”的实效,加快构建有利于引领和保障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增添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构建新发展格局。具体到畜牧领域,浙江正通过延链强链,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去年,湖羊产业集群全产业链产值达85亿元,同比增长31.2%。其中,建成屠宰加工企业8家,一期项目中的牧源项目,是目前长三角地区自动化水平最高、屠宰能力最强的湖羊屠宰厂,年屠宰能力10万只。

在蛋鸡产业集群区内,2023年,全产业链产值则达到142亿元,同比增加18.3%。一期项目已建成县域蛋鸡分拣中心1个,年分拣4300吨。此外,蛋鸡专用饲料厂、鲜蛋加工车间即将竣工投产,年可产蛋鸡专用饲料22万吨,鲜蛋加工1.2万吨。

按照建设方案,湖羊产业集群将构建“优质种业、精深加工、综合服务”三大主导功能区,项目完成后,可新增全产业产值38亿元,新增湖羊饲养量50万只。蛋鸡产业集群将构建高质高效发展先行带、地方鸡特色发展优势带、传统蛋鸡提升发展示范带三大产业带,项目完成后,可新增全产业链产值30亿元,新增蛋鸡存栏600万只。

产业发展离不开要素保障,为实施好湖羊蛋鸡集群项目,去年,浙江省级新设了浙系畜禽产业集聚区项目,省里每年拿出1亿元,连续3年支持以湖羊蛋鸡等特色产业为重点的县域集聚区建设。再看各地,也都出台了产业扶持政策:如德清县对新扩建项目给予50万-200万元一次性奖励,长兴县对规模牧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给予30%的补助。

在政府的推动下,“湖州湖羊”“桐乡湖羊”“安吉竹林鸡”“建德蛋鸡”等一批区域公用品牌脱颖而出。而利益联结机制的创新,让更多人享受到了产业发展与品牌溢价带来的好处。

以蛋鸡产业集群项目为例,一期12个项目中,有5个项目是由村集体组织或强村公司建设,有4个项目是由村(镇)联建,采用投资分摊、折价入股等形式固化利润分红,已投产的江山汇农项目,所在村土地入股,年收益为投资的9%。另外,“共享牧场”“共富羊棚”“羊来羊回”等模式各显神通,让强村富民有了新抓手。

浙江的民营经济素以“块状经济”闻名于世,如今,畜牧业的“产业集群”日益凸显。据介绍,下一步,浙江将以此为样板,以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浙江先行为核心目标,扎实推进产业层次、产品品质、治理能力的跃升,重构畜牧业新版图。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