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 农业科技 精准扶贫 三农人物 品牌兴农

首页>农业>资讯

“精”字发力 “稳”字落地

——从三个关键词看山西春耕图景

2024年04月08日 14:43  |  作者:马玉  |  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清明春始草青青,种瓜点豆好时辰。进入4月,山西从南到北依次进入春耕播种大忙季。清明前夕,一场春季农业生产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现场推进会在素有“山西粮仓”的运城市召开,打响了山西三农战线齐抓共管、稳粮促收的号令枪。

推进会上,既有稳政策、稳面积、提单产的新安排,也有高标准农田建设、“吨粮田”创建、良种良技良机融合推广的好方法,共同为这幅生机盎然的农忙图景起笔“耕”新。

精耕细作提单产

“今年墒情好,现下冬小麦已经孕穗,数一数都有10排穗子,‘吨半粮’目标肯定能完成。”运城市盐湖区金乐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董会龙自信地说,他的合作社承担着502亩的冬小麦和夏玉米一年两熟“吨半粮”创建示范工作。

“想要多打粮,就含糊不得。”董会龙说,在种子上,他选种了抗病抗逆的“中信麦28”,采用了小麦玉米两晚两增、小麦一喷三防提早增次、玉米高密种植精准调控、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等高产栽培技术。并通过深耕耙压精细整地、“四适一压”精匀播种、水肥因苗控量增效管理等“六精融合”达到作物在耕、种、管、防、收、烘等环节的精细化管理。

董会龙的“不含糊”让农田告别粗放管理,实现精耕细作,换来了粮食产量的高效提升。2023年合作社的小麦亩均产达到620.5公斤,玉米亩均产895.4公斤。

藏粮于技,通过良田良种良技良机良制融合提产能,精耕精种精管精防精收精烘增单产,山西各地深挖单产提升潜力,实现了“吨粮田”迈向“吨半粮田”。

强化精耕细作,提升粮食单产能力,今年,山西将在20个县开展整县整建制单产提升行动,创建玉米“吨粮田”50万亩,培育规模种粮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400个,建设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力机型融合平台,推广主推技术39项、主推品种31个,组建专家团队开展包县包片技术服务,辐射带动全省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

精准施策建良田

山西多旱地、多山地,决定了既要在打造良田上出对策、下功夫,又要符合实际情况、分区域推广种植模式。对此,山西打造高标准农田,以政策支持和农业技术集成建设高产良田。

今年,山西安排资金36.82亿元用于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补齐农业生产“水短板”,推进“向水要地”,支持新增和恢复建设水浇地60万亩,在9市24个县开工建设26个大中型灌区;安排资金1.4亿元,围绕大豆、玉米、小麦等核心种源,提升以品种选育为重点的科技创新能力。

同时,山西加大补贴政策力度,复合种植补助每亩200元,大豆单产提升补助每亩100元,油料作物单产提升每亩补助10元,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藏粮于地,针对区域差异,山西各地精准施策,根据地形、水利等立地条件,因地制宜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有机旱作发展模式。

山西粮食生产基地临汾市根据“两山夹一川”的地形特点,在平川区以旱改水型、灌溉恢复提升型为主要建设模式,打造高效节水智慧农业示范区;在山地丘陵区,以梯田改造型、客土改良型为主要模式,建设集雨补灌型高标准农田;在黄土高原区,以坡改梯型、沟坝地治理型为主,建设万亩农田。目前,该市建成高标准农田296万亩。

夏县尉郭乡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区统筹交通、水利、乡村振兴等资金改造提升1.19万亩,配套800余亩高效节水喷灌,带动群众采用滴灌、微喷灌相结合方式发展节水农业3000余亩,通过政府投资、社会经营、集体受益的共同开发模式,吸引了世邦等农业企业建设喷灌设施6800余亩,目前已建成了“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的高标准农田体系。

良田是根基,在多元化政策资金的扶持下,因地分类施策使山西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提升完善,由点及面,农田变良田。

精打细算增效益

“投入要算成本账,农民算好增收账。”夏县尉郭乡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区负责人杨森细细算了一笔账:大水漫灌变成了喷灌、微喷,减少了水资源浪费,一年两季作物冬小麦、夏玉米亩节水65-90立方米节,水率20%-25%,亩均节水80元;由习惯单一追肥变为水肥同步进行,同时大力应用配方施肥技术,一年两季作物亩减少施肥量纯养分10公斤左右,亩均节肥75元;换来的是,亩均增产粮食冬小麦55公斤左右、夏玉米65公斤左右,亩均增加300元收入。

“这些喷灌设施年亩投资200元、微喷设施年亩投资70元,年亩节本增效达255元-385元。”夏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介绍。

新技术、新设施的推广实现了粮食生产节本增效,也坚定了农民种粮的信心。

在董会龙看来,智慧喷灌设施的应用让他的农田得以“去埂增田”。随着土地种植集中化和节水灌溉设施规模化,起着田地分界、引水控水作用的田埂逐渐弱化,“去埂增田”便利了连片规模种植,扩大种植面积。他说:“200亩农田去完田埂以后能多种15亩左右,按平常的产量,可能就是1.6万到1.7万斤产量,目前小麦1.3元一斤,能多赚1万余元。”

做好稳粮增收,记者看到,一些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探索出新方向,做足“产业+”文章,建成秸秆饲料化处理加工、面粉加工、农产品电商展销项目,实现了项目区粮食生产的全链条延伸和提升,增加了示范区的效益。

精打细算账的同时,山西建立起农业农村、气象、水利等部门会商协作机制,针对春耕春播时遇到的“倒春寒”“病虫害”“烂场雨”,统筹资源调度,提早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为粮食增产丰收保驾护航。

编辑:董雨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