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2024年第二期 2024年第一期 2023年第六期 2023年第五期 2023年第四期 2023年第三期 2022年第五期 2022年第四期 2022年第三期 2022年第二期

首页>书画>画界杂志>2023年第三期

志在丹青达高境 情系桑梓赤子

——简评莫建成的艺术人生

2024年04月11日 09:35  |  作者:王登渤  |  来源:《画界》2023年5月第3期 分享到: 

评价和总结莫建成一生的艺术之旅和从艺生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的艺术人生涉及许多领域,他的人生阅历又有很多传奇性的故事,他的个人情愫又有多重的寄寓。他有着精彩而繁富的艺术人生,有着不平凡的艺术创造,更有着令人感佩的人生建树和情感寄托。

莫建成是根植于西部大地、创作有着鲜明地域特色和独特风格的工笔花鸟画大家。他虽然没有受过专业的美术教育,但却善于向中国美术传统、向名家大师、向广阔无垠的大自然学习,不断揣摩、思考,在刻苦磨砺中走出了一条极具昭示意义的艺术之路,书写了一段精彩的艺术人生。

冲寒斗雪(国画)-莫建成

冲寒斗雪(国画)-莫建成

观赏莫建成的工笔花鸟画作,一股清新淡雅、幽远闲静的超逸之气扑面而来。这与莫建成沉潜淡泊的天性和勤勉孤寂的气质有着直接的关系。众所周知,逸气原本是文人画的专长和品格,在中国传统绘画理论中向来有“逸、神、妙、能”四品之说。但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却将逸品放在了首位。他说:“画之逸格,最难其俦。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故目之曰逸格尔。”从这个层面去体味莫建成的工笔花鸟画,特别是从意境和精神以及美学理想的层面去感知,这种古人称赞的超逸之气,始终充盈在他的画作之中,清远而放达,开阔而朗穆,淡雅而静谧。

梦鸟随枝摇(国画)-莫建成

梦鸟随枝摇(国画)-莫建成

莫建成的画作,从传统中走来,从表现对象和题材选取方面,他多取芦苇、翠竹、莲荷、林树、松柏、蜻蜓、仙鹤、雉鸡、喜鹊、燕子、鹌鹑、翠鸟、麻雀、蟋蟀、螳螂、燕雀、蜜蜂、粉蝶、寒塘、冷月、野鸭等许多古人早已入画的寻常之物作为表现对象,但他又不是简单地摹仿和再现,也不是单纯地重复和简单的组合。他在立足传统、充分吸收古人精华的基础上追求突破和超越。因为这一些惯常之物,已经化作莫建成表达自己独特心态和情愫的载体,一种体现自己美学理想和艺术哲思的精神寄托。莫建成的画作,追求自然的本真与率性,追求意境的描绘和营造。他摒弃过度的浓艳与繁琐,追求浑融、清新、纯净、安谧的艺术气象,让画面透现出一种明丽又雅淡的趣味,雍容又不失悠远旷达的意境,显示着深邃繁富的想象空间。同时,莫建成的画作又善于细节的刻画和情节的捕捉,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动与静的对比,使得画面有了一份灵动,一份浑然天成的灵气,俨然一首自然万物和谐共鸣的交响曲。莫建成是一位生活化的画家,他在对生活的细微观察中确立了自己的表现体系,明确了自己的审美标准,他善于在全面中找细节、在概括中求升华。同时,他对色彩的运用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色彩的运用手法多样,既层层晕染,又善于洇化、叠色、冲洗。他更善于根据光线、环境、明暗关系的微妙变化,调和色彩的浓淡干湿,化色彩为笔墨,气韵氤氲,玲珑剔透,既显得厚重,又呈示一份庄重的和谐。另外,在线条的运用上,他亦颇有见地。他笔下的线条刚柔并济、变化多姿,极富表现力,于细微之处见张力,流畅自如、进退有致、据割有方。沉稳、准确、凝重、灵动,这一切,构成了他独特的线条世界。

野风秋鸣图之山雀野果(国画)莫建成

野风秋鸣图之山雀野果(国画)莫建成

莫建成是一位带有浓郁地域色彩的画家,这是因为他的画作始终带有一种西部大地特有的气质和禀赋。那种与这片土地相一致的苍茫、浩远、厚重的气质,在他的画作中往往成为营造意境的依托、表达心志的载体、传达情愫的基础。他的画作展示出精深大气的充沛气象,正是得益于此。另外,他还将家乡中常见的野草野花引入创作中,形成了《野风秋鸣图》系列。这些画作,不仅拓展了中国传统的工笔花鸟画的题材空间,更在一种野趣、真味的寻找中,让这一画种有了更加充盈的来自田野的乡土气韵,使得观者感受到莫建成几十年不曾减退的乡情乡恋。

人常说,笔墨当随时代。毫无疑问,莫建成的艺术虽然是从传统与自然中走来,但却呈现着鲜明的当代意义。他要通过笔下的花鸟世界,传递一种古已有之、今天仍具有普遍意义的“天人合一”的理念,传递对自然万物的讴歌、对世间生灵的礼赞,从而唤醒或呼唤一种生命意识,以及引申出的和平意识、自然意识、回归意识,让更多的人在自然万物所呈现的美感之中,去珍爱生命、关爱自然,进而尊重生命、敬畏自然、保护自然。这一份关乎人类命运的思考,是沉淀在莫建成画作中最深邃的思想、最深层的追求。

野风秋鸣图之蟋蟀蝈蝈(国画)莫建成

野风秋鸣图之蟋蟀蝈蝈(国画)莫建成

说到艺术创作,还应当提及莫建成的书法创作。古人讲,书画同源,书画一体。莫建成自幼便认真临摹历代碑帖,兼收并蓄,打下了坚实的书学功底。在他的美术创作历程中,书法与绘画相得益彰。他的楷书有着宋代瘦金体的痕迹,但在清丽之外,又有一份持重,给人以工稳、秀逸的感觉。他的篆书则厚重大气、笔力苍劲,线条凝庄严整,令人印象深刻。

众所周知,艺术创作与艺术理论研究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二者相得益彰、互为表里、彼此促进。莫建成虽然没有受过专门的美术理论教育,但他在艺术的旅途上从未停止过理论的思考和探索,写下了大量艺术笔记。此外,还在明末清初甘肃陇西籍书法大家王了望和元代陇西籍花鸟巨匠边景昭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梅鹤图(国画)-莫建成

梅鹤图(国画)-莫建成

最后要讲一讲莫建成的家乡情结。出生在甘肃陇西的他,始终对这座千年古城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愫。当年他在陇西办展,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这样的感言:

诗经曰,维桑与梓必恭敬之。桑梓之情,萦绕感怀,其谁能忘?数十年艺海荡舟,肇始于巩昌;数十年丹青生涯,发端于南安。艺术之根,系于陇西。桑梓之山川滋养,文化熏陶,历史养育,名人感召,使余穷毕生精力潜心书画,耕耘砥砺、苦心孤诣,未敢懈怠。共看明月思故乡,一夜乡心五处同。离乡年久,然乡音未变、乡情未减。故园景观、阡陌风物、野趣秋鸣,时常浮现眼前、凝于笔端,敷彩泼墨以抒心志,以寄情怀……

怀着这样一份情愫,他曾举全家之力修葺了祖父在清朝时修建的陇西名胜保昌楼,还将自己的毕生收藏与创作成果搬至桑梓,创建了莫建成艺术博物馆。人们常说,不管走多远,总是要回到故乡。的确,故乡是每一个人心中永存的春恋与牵挂,寄托着一个人的情感与记忆。

今天,我们目睹了这座艺术博物馆的规模、内涵和精美。这一切的背后,是莫建成举全家之力的一次倾情奉献,是浓烈的桑梓情怀的又一次升华,是陇西大地上新崛起的一座文化景观。他凝聚着莫建成令人感佩、尊崇的胸襟和巨大的付出。

总之,莫建成是一位有造诣、有大境界、有大情怀的美术家,愿他的艺术之树常青!

莫建成

1942年生,甘肃陇西人,甘肃省美术家协会原主席、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兼职教授、天水师范学院中国画学科首席专家。现为甘肃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甘肃省美协名誉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获中共甘肃省委、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文艺终身成就奖”“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编著的《王了望墨迹选辑》获中国出版者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

3月25日,西北师范大学120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根盛花荣—莫建成、莫晓松工笔花鸟画作品展”在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开幕。本次作品展由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办,甘肃省美术家协会、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莫建成艺术馆承办,共展出莫建成、莫晓松作品120余幅。

责任编辑:张月霞

版面设计:汤炜

未标题-1

2


编辑:画界 邢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