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要闻

汇聚中华民族磅礴力量

2024年04月13日 13:47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4月13日电(记者 高杨)4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和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在北京实现他们自2015年11月7日以来的第二次会面(也称第二次“习马会”)。两岸舆论注意到,在会见马英九先生一行时,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中华民族”。而“巧合”的是,纵观马英九先生一行本次11天的大陆参访之旅,几乎所有活动遵循的也是这样一个主线——“中华民族”。为此,两岸舆论认为,第二次“习马会”必将在未来两岸间汇聚起中华民族的磅礴力量。

■从中华民族的整体以及长远利益把握两岸关系大局

“把两岸关系的大局和前景放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两岸关系的论述中最深入、最聚焦、最全面系统地阐述两岸关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次重要讲话,通篇都非常聚焦主题,从民族发展的高度来谈两岸关系。”

这是两岸舆论对于第二次“习马会”的一个最直接的评价。

两岸舆论认为,近几年来,两岸关系处于非常严峻复杂的形势,两岸关系面临着来自“台独”势力和外部干涉势力的双重挑衅,台海的紧张局势不断推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第二次“习马会”的意义就显得更加重大。

从对台政策来说,第二次“习马会”释放了大陆寄希望于台湾同胞能够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全局利益出发,共同维护台海和平的信号。同时,也向外部释放了一个信号——只要外部势力不介入,两岸中国人可以通过和平的方式,有能力也有智慧来自己解决海峡两岸的分歧和冲突。

两岸舆论注意到,本次“习马会”双方都谈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这些都是作为两岸关系走向好的方面的共同根基,共同认知。因此,可以看得出,这次“习马会”,双方的很多表述都是相向而行的,对内外释放的信号是非常正面和积极的。

厦门大学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刘国深表示,马英九在岛内面临的政治环境严峻复杂,大陆理解并坚定本着求同存异的理念和马英九打交道。

对于“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两岸同胞有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历史,更重要的是我们对民族有共同的责任、对未来有共同的期盼。”刘国深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论述,讲的就是两岸“同”的部分,只要我们能坚守住“同”,两岸之间的差异都是可以化解的,没有什么是不能商量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谈到,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没有什么心结不能化解,没有什么问题不能商量,没有什么势力能把我们分开。海峡的距离,阻隔不断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

关于习近平总书记谈到的“四个坚定”,即要坚定守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坚定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台湾舆论认为,四个“坚定”,是围绕中华民族这样一个主题来展开的,从四个层面阐述了中华民族与两岸关系的深层次关系,为两岸同胞阐明了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根基。

■以“同属中华民族”来强化两岸共同历史记忆

马英九先生选择在今年清明节前后带着“大九学堂”20位青年再次参访大陆,时间选择颇具深意,尤其是在陕西参加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他以一个中华儿女用行动践行中华文化传统美德之一的慎终追远,来证明两岸同属中华民族,两岸同胞都是中华儿女,以此与岛内的“台独”分裂势力数典忘祖形成鲜明的对比。

而从黄帝陵到兵马俑、万里长城,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到卢沟桥抗战纪念馆,马英九先生一行本次参访所到之处,所纪念的人、事,都充满着中华民族绵长流远的情怀及英勇斗争的精神。而两岸舆论特别关注的是,在参观卢沟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时,马英九说,“现在的年轻人多半不知道,当年中国到底为二战胜利与世界和平作出了多大的贡献。但当年这些不屈不挠、可歌可泣的壮烈事迹,在87年后回顾,仍然令人热血沸腾、肃然起敬。”在谈到激动处,马英九先生还向随行的20位台湾青年说:“中国人必须自立自强,才不会任人宰割。”“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自立自强,振兴中华。”

不仅仅是北京,在广东、在陕西,事实上马英九先生在不同场合同样多次强调突出“两岸同属一中”的概念,多次以两岸同属中华民族来强化两岸共同历史记忆,甚至直接喊话民进党,“任何所谓‘去中国化’的行径都不会成功,因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已经深植炎黄子孙血脉之中。两岸唯有回归民族情感与中华文化,两岸才能长长久久。”

■寄望两岸青年续写中华民族历史新辉煌

在与马英九一行会见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两岸青年好,两岸未来才会好。他并鼓励两岸青年要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续写中华民族历史新辉煌。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重视两岸青年的交流,多次就两岸青年交流作出指示批示,并以给参加海峡论坛的台湾青年回信和给两岸青年发展论坛发贺信等形式,勉励两岸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携手打拼。

2022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参加海峡青年论坛的台湾青年回信时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祖国和民族的前途寄托在青年人身上。我们将一如既往为两岸青年互学互鉴创造良好条件,为台湾青年在大陆学习、就业、创业、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希望你们多向台湾青年分享自己在大陆的经历和感悟,让更多台湾青年了解大陆,同大陆青年同心同行、携手打拼,锲而不舍、驰而不息,让青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绽放异彩。”

2023年9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第六届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所致的贺信中强调:“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希望两岸青年把握历史大势,坚守民族大义,维护国家统一,勇担时代重任,坚定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确道路,把两岸关系发展的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两岸中国人手中。”

据了解,自20世纪90年代两岸开启交流后,青年交流一直受到高度重视,除相互开放学生就学、短期进修外,更举办了无数参访、主题旅游、以球会友、科创互动等活动。2014年台湾发生“太阳花”运动后,大陆先后提出“三中一青”“一代一线”等对台政策指导方针。

在谈到本次马英九参访大陆时,台湾有媒体刊文回顾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抵台的大陆青年,对返回故乡有着强烈的渴望。称“乡愁”是那个年代文艺作品中的重要主题。无论是诗人余光中、席慕蓉,还是作家白先勇、齐邦媛,他们在自己的诗歌和文章中,都借助意象抒发对大陆故土的向往。20世纪70年代,台湾年轻人又掀起了一股对“故国”思念的创作热潮,一批经典的校园民歌诞生,如胡德夫的《乡愁四韵》、费玉清的《梦驼铃》等,都蕴含着时代感怀。

的确如此,那个年代两岸青年并无连接,唯有的是台湾青年的“乡愁”。而这种“乡愁”在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中,最终被转化为一种积极力量,数十年来,守护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近日,随着101岁的齐邦媛教授辞世,又一位经历过战争与离散伤痛的所谓“外省一代”离开。这似乎让人担心新一代台湾青年关于大陆的印象会不会越来越模糊?

但诚如马英九先生所言,两岸青年的交流“浑然天成,欲罢不能”。随着两岸青年交流的不断深入,当代台湾青年群体虽不再有老一辈人的“乡愁”,但文化理解和情感认同仍是一脉相承。正因如此,台湾文艺界推出的与大陆有关的小说《巨流河》、戏剧《宝岛一村》、电视剧《光阴的故事》、电影《回到爱开始的地方》、流行音乐《青花瓷》与《中国话》等,在当代两岸青年群体中,都受到追捧。

同时,在全球化背景下生长的新一代两岸青年,又面临一些新的共性问题。比如,关于薪资问题带来的个人经济压力、“不婚不育族”面对的社会和家庭压力、科技发展引发的就业难题等,也成为当前背景下,两岸青年互鉴交流新的群体共鸣。

当然,两岸青年虽然有新共鸣,但目前交流多停留在教育领域,且只有少量学位生和交换生往来于两岸之间,造成这一现状的是因为民进党2016年执政后,两岸失去政治互信,两岸的隔阂在这8年里不断加深,两岸青年教育交流规模亦随之锐减。

不过,在两岸民间单位推动下,一些以学生青年群体为主的夏令营,围绕科创、体育赛事,仍然给两岸青年留下了许多难忘的互动。

“交友比树敌困难”。台湾舆论批评民进党当局,在当前两岸关系情境下,台当局正在实施的限制台湾青年与大陆交流互动的政策,切断了两岸青年的连接,民进党用对抗的方式处理两岸关系,既是一种惰性,亦十分危险。

台湾舆论指出,两岸关系与中日关系性质有本质不同,但不妨看看日本的做法。中日两国之间多批次的青年交流项目,一直是双方关系的重要推力。多年来,中日政治关系的冷淡,没有阻碍日本企业对华投资的热情。很大程度上,两国青年交流为之搭起了重要沟通渠道。有鉴于此,未来台湾社会如何发展、两岸问题如何解决,两岸青年交流无疑将在这些关键议题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而事实上,随着X、TikTok、Instagram、YouTube、Facebook、小红书等新媒体社交平台的不断发展,台湾当局两岸青年双向互动即便“挡得了一时,也挡不了永远”。青年交流是两岸良性对话、善意沟通的重要引擎。台湾当局应和大陆相向而行,多把目光放在两岸青年交流上,让青年通过实实在在的交流交往,减少内心误解和隔阂,让两岸青年成为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的主流与主力,续写中华民族历史新辉煌。

编辑:付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