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文化中国行

文化中国行 | 都一处烧麦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吴华侠:老字号如果不创新,就没有新生命

2024年04月30日 14:02 | 作者:郑真鑫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4月30日电(记者 郑真鑫)从北京正阳门向南而行,穿过前门五牌楼,步行没多远就来到了前门大街38号都一处烧麦馆。当年乾隆皇帝就是在这里被一股烧麦香刺激了味蕾,于是走店品尝。自此,都一处烧麦火了。

记者顺着香味儿走进都一处烧麦馆内,一屉屉皮薄透馅、青白透明的烧麦正升腾起热气,情不自禁地口舌生津。

2022-06-16 161038

后厨操作台前,都一处烧麦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吴华侠熟练地擀出一张张面皮,又在上面迅速地擀出整整齐齐的24个小褶,好似开出了一朵朵五彩的“花”。

“一张面皮至少要擀出24个褶,这24个褶代表了24个节气,做一个烧麦需要16道工序。”吴华侠说道。

都一处始建于1738年,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1752年,乾隆皇帝赐匾都一处,从此都一处闻名京城,深受老百姓喜爱。

“我从来都不曾想过自己有一天竟会成为都一处这家老字号的传承人。”吴华侠回忆道,自己本想开一个集咖啡、音乐、小吃甜品于一身的惬意小店,学艺时经人介绍来到了都一处。

彼时,站在前门大街这条离天安门最近的商业文化街上,古都建筑的古典美、具有京味特色的民俗美、中轴线上的庄重美,都深深吸引了吴华侠。

2001年2月14日,吴华侠初到都一处。“那天正好是个情人节,客人去吃饭店里都会送一朵玫瑰花。我上手后,第一款烧麦就做的玫瑰花烧麦。烧麦本身状似花朵,不如就把它做成花。中间红、边上绿,绿叶衬红花,没承想一下子就火了。”吴华侠说道。

微信图片_20240430140138

当记者问及学习技艺的经历,吴华侠笑言“辛辛苦苦大半年,一朝回到‘解放’前”。都一处对外销售食品的制作水准要求很高,想学会做烧麦,必须耐住性子,按部就班。“我已经学会了诸多小吃制作方法,到进入都一处后又要从洗碗打杂的学徒开始做起,几个月过去了,师父依旧没有让我上手,我只好偷偷地学……”

别人九、十点钟上班,吴华侠就七、八点钟到厨房提前练习和面,不敢开大灯,就开能照亮自己那一块的小灯。“突然有一天,被领导发现了,误以为进了小偷呢!后来,师父慢慢把上手前的基础和面工作交给了我。再之后,接到临时急单我也完成得不错。”吴华侠回忆说,随着制作烧麦的手艺逐渐娴熟,自己已经可以将烧麦从24个褶练到103个褶,包完一屉别人要10分钟,她只用5分钟。

师父逐渐喜欢上了这个勤快的徒弟,这也为吴华侠年仅20岁接班奠定了基础。

从学徒到传承人,吴华侠一干就是二十多年。这二十多年,她不仅见证了都一处烧麦红遍大江南北,还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烧麦制作技艺传承不仅改变了她对职业的认知,也改变了她的人生——她先后成为了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四届北京市东城区政协委员。

微信图片_20240430140128

“老字号如果不创新,就没有新生命。”吴华侠坦言,接过老字号传承的接力棒,就要将传承烧麦技艺作为一种责任和担当,在传承中精进,在创新中发展。

为将这门技艺发扬光大,吴华侠组建了烧麦制作团队,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将制作技艺无条件传授给每位成员,先后培养出了36名烧麦制作技术骨干。为适应市场变化和顾客的消费需求,她带领团队,积极研发新产品:结合时令特点,研发出“四季时令烧麦”“五谷烧麦”;2008年,研发出“奥运五彩烧麦”;2009年,研发出“60周年大庆炫彩烧麦”;2019年,研发出“70年大庆团圆烧麦”等22种新产品。

2022-06-16 161033

时间久了,吴华侠的“新点子”又冒了出来:“老字号不能各自为营,要强强联合。”2022年,吴华侠建议,将这些知名老字号串联成非遗旅游项目,通过线下体验进一步擦亮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建议落地后,引起不小的轰动,诸多老字号商户纷纷来和吴华侠谈想法、谈合作。此外,吴华侠还陆续提出了“推动老字号博物馆集群式发展”“建立国家级老字号数字博物馆”等建议,倡导合力将非遗传播群体从线下扩充到云上。

“老字号传承发展需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只有将固本、传承、创新紧密连接在一起,老字号才能基业长青。”吴华侠说道。

此时,都一处烧麦馆门口,熙熙攘攘的人群正在与店门前的3尊铜像合影留念,3尊铜像反映的正是当年乾隆皇帝微服私访到门店吃烧麦的故事。这个故事与都一处烧麦一起,一直在来来往往的游客中流传着……

编辑: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