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头条 聚焦 数据新闻 资讯 数字政协 数字经济 数字新基建 榜单排行

首页>数据>资讯

为慢病管理插上数字化“翅膀”

——农工党天津市委会建言慢病数字化管理体系建设

2024年05月15日 09:23  |  作者:张原 李宁馨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慢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每年死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已占全球死亡总数的71%。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报告显示,我国慢病患者已超过3亿,其中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道疾病和糖尿病等是最主要的慢性病。

为加强慢病管理,近年各地出台一系列举措,从医、药、险方面提供管理服务支持,探索尝试多种方式的数字化管理模式。农工党天津市委会在天津等地调研了解到,慢病数字化管理还面临诸多挑战,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建议认为,数字化管理是未来慢病管理的方向,国家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建立健全慢病数字化管理体系,提高数字化慢病管理的技术水平。

“由于慢性疾病患者的个人健康信息较敏感,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管理,可能会导致数据泄露或被滥用。同时由于技术门槛高,数字化慢病管理的实施需要技术、设备支持,对于一些高龄老年人或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来说,不能熟练地使用技术设备会影响到数字化管理的实施效果。”在调研组看来,大多数地区还没有统一的数字化慢病管理标准体系,不同的医疗机构和企业采用的技术和管理方式也不同,给数字化慢病管理的推广和应用带来困难。且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差距较大,限制了数字化慢病管理的推广和应用。

如何更好建立健全慢病数字化管理体系?农工党天津市委会提出,应进一步引导和支持医疗机构完善慢病数字化管理体系,包括电子病历系统、远程监测系统、智能预警系统等。各地要强制推广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制度,确保基本信息、病史、诊断结果、治疗方案充分完整。有条件的地区要鼓励支持在线问诊、复诊和处方配置服务,同时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数据共享和协同,以实现慢病管理的全程无缝对接。

“要加大对数字化慢病管理技术的研发投入,鼓励和支持创新。加强对基层和医疗资源欠发达地区技术应用的指导和培训,提高基层医护人员的数字技能,确保技术的有效应用。”农工党天津市委员会还建议,应大力推广远程监测技术,如智能手环、血压计等设备,对患者的生理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提高医生的诊断准确性的同时,也能让患者及时关注到自己身体的状况。(记者 张原 李宁馨)

编辑:马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