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

“网聚”传播力量,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分论坛侧记

2024年09月05日 07:27 | 作者: 奚冬琪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文明建设,围绕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等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作为各族人民交往交流、获取信息的新空间,互联网如何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从而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成了新时代民族工作面临的时代课题和重大任务之一。

在日前举办的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分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主题展开深入交流探讨,为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增强全民族文化自信

铸牢民族团结之根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利用好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为各族群众构建起直观、生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方式,能更好地触发情绪共鸣、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

教育部“长江学者”、四川大学杰出教授霍巍围绕“用考古资料书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篇章”进行发言。

“考古学与文献史学一道,书写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脉络和发展线索。”霍巍谈道,考古学“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利用好考古学的最新成果,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研究和阐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增强全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我希望做一次新时代的边疆民族社会历史调研,把边疆民族的全新面貌记录下来、传播出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尽心尽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围绕“行走‘国之大道’,礼赞中华民族”,分享了近几个月来用脚步丈量“219国道”,在追寻“诗和远方”中,感悟文化之美、厚植爱国情怀、筑牢文化自信的心得体会,引发现场阵阵掌声。

蒙曼谈道,为了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她在行走“219国道”时直接化身为“讲述者”,积极利用各类网络平台现场直播,营造身临其境的现场感,让大家切身参与其中。“我们摆事实、讲故事、做内容,就是想形成一个全民可以参与的互联网氛围,让所有人从中获益,也让所有人为其注入正能量,为营造健康的网络文明贡献力量。”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教师、《百家讲坛》主讲人纪连海就“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交流分享。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成体系的,并非珍珠项链。”纪连海从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历史演进和差异谈起,深入剖析了中华民族故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世界文化的关系。纪连海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影响着全世界,我们应该讲清楚其历史脉络、内涵外延、辉煌未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拥有一席之地,从而更好地拥抱未来。

几个月前,一位中年大叔穿着皮鞋、西裤、Polo衫和一群青年学生跳蒙古族舞蹈《奔腾》的视频火了。视频中的主角、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院长姜铁红也来到了分论坛现场。

“《奔腾》所传达的勇往直前、奋发向上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自强不息的体现。”姜铁红在现场一边演示,一边讲起这支舞中蕴含的蒙古族和朝等传统舞蹈元素。在他看来,舞蹈中现代与传统的有机结合,完美体现了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包容性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性。

同样因为传统文化走进人们视野的,还有来自浙江宁波的“95后”汉族姑娘、宁波市北仑区中学音乐教师陈嘉玮。在网络上,她因为弹唱传统藏族音乐而受到很多人的喜爱,而她也给自己起了一个好听的藏族名字“措香”。

“刚开始我只是自己喜欢,然后就学习了藏语,并在网络上发布一些自己弹唱的藏族歌曲。”陈嘉玮说,随着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一个想法在她的心里萌生:何不以文化为桥梁,以音乐为媒,促进两地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让大家心灵相贴?“所以,这些年,我用新生代年轻人的视角,把古老的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来。让更多人知道,传统的、民族的,也可以是世界的。”

从“小故事”里寻找

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热点”

近年来,有反映不少民族地区发展、体现民族团结友爱的“小故事”,通过互联网的传播,成为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大热点”。也正是这一个个身边的有形有感的事件、人物,在潜移默化中增进了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有效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这些年,“村BA”“村超”持续燃爆全网,被誉为“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窗口”,甚至吸引了不少外国媒体和社交网络的关注。

“村赛”为何火爆,并且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中国日报网副总编辑李欣看来,“村赛”呈现的民众文化热情既是脱贫攻坚战胜利后群众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又是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诠释。因此,媒体传播应该以“小切口、有温度、暖人心”叙事,让千百万普通百姓成为精彩中国故事的主人公,从而全面、真实、立体地展现中国形象。在反映民族地区发展的同时,也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正是这所学校的建立让我有机会走出草原,来到省会城市读书,能够见到习爷爷,使我的眼界更加开阔、志向更加远大。”今年6月18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宁民族中学读高一的尼东拉毛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能在学校里为习近平总书记讲述自己家乡的变化。因为这一经历,尼东拉毛受邀参与了中央电视台“开学第一课”的拍摄,也因此站在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分论坛的讲台上。而这一人生的改变,正源于上海市对果洛州的对口支援。

尼东拉毛出生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那里海拔高、气候恶劣、环境艰苦。2019年,果洛州借上海市对口支援的契机,建设了这所全日制寄宿制完全中学。2023年,尼东拉毛通过努力考入果洛西宁民族中学。

“这所学校和我以前的学校比,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教育资源更加丰富、校园环境更加优美。我在这里有了更好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尼东拉毛说,果洛西宁民族中学不仅仅是一所学校,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的光辉实践,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的不断延伸。而每个人都是这个故事的主角,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画卷。

从火爆全网的“村BA”到走出草原拥抱城市的高中生,一个个通过网络流传开来的人物和故事,都以更接地气的方式传播主流声音,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内容深度,着力提升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效能……而这些正能量的声音,也正以深厚的爱国情感汇聚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精神力量,让民族团结进步的根基更加牢固。

编辑:鲁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