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24年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要闻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空间
——全国政协“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专题协商会综述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推动我国对外开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求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为新时代新征程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指明了方向。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纷繁复杂,高质量发展对高水平开放、高水平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9月2日,全国政协“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专题协商会在京举行,部分全国政协委员与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围绕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等协商交流,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言献策、凝心聚力。
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
“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高标准打造国际领先的营商环境。”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商务部原副部长王炳南认为,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要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短板领域优化制度开放供给,在优势领域开展制度开放竞争,在前沿领域加强制度开放合作,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
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商务部原副部长钱克明提出,稳外资要加大投资促进力度,出台更有竞争力的引资政策,不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稳定外商投资预期。
深化高水平开放,打造服务贸易新动能,是落实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以开放促改革的具体举措,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实践。“针对目前我国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加大制度供给,提高开放协同度,加快数字化进程,同时打造诚信合作平台,拓宽国际‘朋友圈’,推动形成有统筹、有侧重的全国服务贸易开放格局。”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司马红表示。
面对新形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昌林的建议是,加快推进对外开放“新特区”建设,重塑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在总结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建设服务业开放“新特区”,进一步加大信息、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开放力度,大力推动优质商品、教育、医疗等消费回流,积极培育服务贸易新增长点。
加快内外贸一体化,也是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一环。“当前,需抓住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核心问题,稳住国内基本盘,坚定不移开拓国际市场,优化服务生态体系,精准发挥政策作用,积极稳妥推进企业实现国内国际市场顺滑切换,充分发挥内外贸一体化在服务新发展格局中的作用。”全国政协常委、浙江省政协副主席陈小平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毓群将视角进一步聚焦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曾毓群建议,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统筹协调,优化境外投资管理体制,支持企业拓展海外布局,提升关键材料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我国产业竞争优势。
加快培育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规律和结果。无论是从中国自身发展阶段变化角度看,还是从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新形势角度看,塑造中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正当其时。
全国政协常委、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南存辉在题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发言中提出,新时代新征程,仍需继续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加强政策统筹、健全法律保障,加强多边合作平台建设,着力探索更多合作空间和路径,更好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
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企业是重要主体。近年来,以中国车、中国路、中国桥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品牌扬帆出海、享誉全球。结合参加专题调研和企业国际化实践,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永才建议,聚焦全面打造世界一流品牌,进一步健全完善企业“走出去”统筹协调联动机制,推动中国标准国际化,进一步提升国际标准制定能力。
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开放是前提。内陆地区不靠海、不沿边,如何把“内陆腹地”打造成“开放高地”?
来自内陆地区的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张健认为,应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优化区域开放布局,以产业为本、文化为魂、山水为韵、融合为径,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拓展贸易环境、提升人文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来促开放。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新业态成为国际合作和竞争新领域之一。全国政协委员、海关总署原副署长胡伟留意到,新业态发展对外贸增长有着重要作用,涵盖了货物、服务、数字贸易等多个领域。“要进一步完善跨境电商相关政策法规,做好相互间有效衔接,建立健全市场采购试点动态评估和退出机制,加快更新和扩大区内保税维修产品目录,充分发挥综保区政策优势。”
“科技进步是世界性、时代性课题,唯有坚持开放合作才是促进科技进步的正道。”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科学技术部原部长王志刚坦言,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科技创新开放合作的有力支撑,要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打通科技开放合作的新通道,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更大力度吸引汇聚全球高层次人才,让中国真正成为全球人才向往的聚集之地。
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着力点。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将“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作为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的首要改革举措进行全面部署。
“我国积极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是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要加快推动加入CPTPP和DEPA进程,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大学开放与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顾学明建议,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要创新加入模式和策略,加快自主开放,开辟引领国际规则新路。
近年来,中国在打造制度型开放新高地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和实践。作为制度型开放的主要载体,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发挥了“先行先试”的重要作用。
在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原副主席周汉民看来,11年前上海自贸试验区的破土而出就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决定的重要任务,作为全国首个自贸试验区,要做好机制性授权、战略联动、法治引领等文章,率先推进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
“数据流动本质上反映了国际经贸合作、产业分工以及资源全球配置能力,扩大数据领域的制度型开放将有利于我们更好统筹内外两个市场的优势。”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琦建议,要认真审视数据跨境流动的意义,把深化数据领域国际合作作为用好国际规则、释放数字红利的重要突破口。
作为我国财税领域的专家型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提出要遵循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的要求。
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是开放的软环境。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余斌表示,要积极应对世行营商环境评估,加强与国际规则衔接,聚焦企业感受差的突出问题及时改进,加大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工作力度,以高水平法治化营商环境稳预期提信心。
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杨明杰表示,要统筹开放与安全,提高风险监测预警能力,提高涉外法治建设水平,提高应对新型风险能力。
时代越是向前,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新时代新征程上,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行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定能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本报记者 包松娅)
编辑: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