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中国意象香馥巴黎

2014年04月14日 11:20 | 作者:徐红梅 王芳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苏武牧羊(雕塑)鲍海宁

 

苏武牧羊(雕塑)鲍海宁

 

皖南迷境异幻时(中国画)陈辉

 

皖南迷境异幻时(中国画)陈辉

 

高原阳光(中国画)田黎明

 

高原阳光(中国画)田黎明

 

  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在中法两国开启了一场场异彩纷呈的视觉盛宴——2014年1月始,“中法艺术交流展”“开拓者的远见和智慧——中法建交50周年回顾展” “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特展”等在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相继开幕,为中法艺术家构建起对话的平台,让中国观众得以重温中法建交历史、感受法国美术思潮的变迁。同样,在法国,“中国之夜”于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日在巴黎大皇宫点亮,拉开了法国官方庆祝活动的序幕。3月,伴随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及夫人彭丽媛访问法国的脚步,中国美术绽放巴黎——26日,“艺术巴黎”艺术博览会在巴黎大皇宫开幕,中国被特邀为主宾国,京沪港等城市的10家画廊参展,90多位中国现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与已故旅法华人艺术家赵无极、朱德群的作品联袂展出,继美国纽约军械库艺博会聚焦中国之后,中国美术再次成为2014年世界画坛关注的焦点。随后,“中国意象——当代中国水墨与雕塑艺术展”作为中国美术馆与中外友好国际交流中心共同主办的国家级美术交流展于27日至30日在巴黎大皇宫二层荣誉厅展出,与一楼“艺术巴黎”的世界各国艺术相呼应,并以中国当代水墨和雕塑艺术的独立呈现,整体映现出根深叶茂、生机勃发的当代中国,受到了法国文化界的广泛关注与赞誉。

 

  传统转型中的现代气象

 

  如同巴黎大皇宫以古典主义与新艺术主义的结合,构建起古典宫殿与钢铁、玻璃构造的和谐、恢弘与独特;如同展览期间法国当代艺术家米歇尔·舍瓦利耶的光影作品《世界的起源》投射在大皇宫外墙上,古典建筑形制与现代光影相碰撞产生的斑斓与奇特,以“中国意象”为主题的“当代中国水墨与雕塑艺术展”,向法国公众所呈现的是既具东方意蕴又突破传统程式、具有强烈现代色彩和个性特征的中国当代美术风貌。80位中国艺术家的80件中国画与雕塑作品,以不同的板块错落有致地陈列,不同的艺术题材、形式、材质与装饰典雅的大皇宫荣誉厅相辉映,为法国观众带来中国艺术独有的审美体验。

 

  法国国家美术协会主席米歇尔·金、法国艺术家之家协会主席雷米·阿龙、法国罗丹博物馆馆长卡特琳·舍维罗等法国文化艺术界人士均对展品的学术水准以及展览的设计大加赞赏,称赞这是一个国际水准的展览,在大皇宫荣誉厅这一颇具标志性的殿堂展示中国美术精品,两者相得益彰。米歇尔·金还饶有兴致地与在场的艺术家探讨了“意象”一词的具体含义,连连赞叹:“中国艺术真是玄妙而神奇!”

 

  正如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所说,今日中国,尽管各种媒材的艺术形式都获得了充分发展的土壤,但是中国的水墨艺术却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突出地展现出时代的新变、中国雕塑则在东方与西方文化的交融中形成创造的景象,通过这两种艺术的当代状况,可以看到中国社会的时代发展和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文化追求。这正是此次展览选择水墨与雕塑来表现中国意象的原因所在。

 

  “中国意象”的主题,也因此被赋予了多重的含义:它既是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展示,也是对中国艺术写意精神和意象造型法则的弘扬,两者相互交融,尽在当代中国美术的现代承变之中。这也是此次展览策展人之一中国美术馆副馆长马书林在选择中国画作者和作品时秉持的理念——要用新的笔墨语言描绘新世纪、新景观:山水画要在观念上继承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以鲜明的个性语言构建具有时代感的精神家园;人物画既要具有深厚的传统笔墨功力,又要塑造出有血有肉的现代中国人形象,表达出深沉的人文关怀;花鸟画要在抒发现代人情感的同时突破传统程式,赋予传统笔墨以时代新意。雕塑作品的选择同样突出了“中国意象”的表达和古今融通的创造,表现出多元化的艺术面貌。

 

  展品的学术质量得以保证,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此次展出的作品以中国美术馆馆藏品为主。中国美术馆以收藏近现代中国美术名家作品为主,在新中国美术史上具有开创性的优秀作品,多数都藏于该馆,收藏的作品种类、质量等在国内美术馆独占鳌头。

 

  在参展作品人物画题材的选择上,马书林还特别考虑到新中国美术少数民族题材创作的繁荣,意在让法国公众领略中国56个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以及今日中国56个民族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

 

  外国影响下的中国开拓

 

  在以往诸多对外交流展中,许多策展人会选择国际双年展和国际拍卖市场比较认可的中国当代艺术,作为与世界交流的艺术语言。此次展览则不同。它选择的是中国画和雕塑,是在形式和内容上虽然有时代新风,但也足够传统、足够中国的艺术作品。一方面,这体现出今日中国美术面对世界、面对自身艺术传统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中国文化面向世界的开放性以及吸纳、融会、再生的能力。

 

  毋庸讳言,20世纪中国美术,经历了在外部世界的影响下,特别是在西方文化影响下艰难蜕变的现代进程。自20世纪初,一批批中国留学生东渡日本、远赴法国、公派苏联,只为那个时代的强国之梦。为了寻求改造社会的知识和真理,同时受工读思潮的影响,大批青年于20世纪上半叶投入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之中。这一时期留学法国的不仅有周恩来、邓小平等革命家,还有颜文樑、徐悲鸿、潘玉良、林风眠、滑田友、吴大羽、常书鸿、刘开渠、庞薰琹等画家、雕塑家。留学后陆续回国的艺术家,大多执教于各美术院校,秉持教育救国的理念,或创办学校,或建构现代美术教育体系,或探索美术创作中西融合之道,对新中国美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主要奠基者。

 

  特别是在徐悲鸿、林风眠归国之后,法国的美术教育方法和教育思想在中国美术现代学院式教育中产生了重要影响。两位教育家在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美术创作两方面的影响也最大:徐悲鸿取法西方古典写实绘画,力倡用“写实主义”改良中国画,强调“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一代“新国画”诞生。他的写实主张和从苏联引进的“现实主义”并为一体,成为新中国美术的主流;林风眠汲取了西方印象主义以后的现代绘画的营养,并与中国传统水墨和意境相结合,其艺术理想和艺术实践影响深远。20世纪画坛极负盛名的一大批艺术名家,都曾是徐悲鸿或林风眠的学生:吴作人、张安治、孙宗慰、冯法祀、艾中信、宗其香等都曾是徐悲鸿的学生;李可染、王朝闻、吴冠中、朱德群、赵无极等曾是林风眠的学生。同时,张充仁、朱德群、赵无极、熊秉明等一批中国艺术家长期留在法国,也为世界艺术注入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和活力。

 

  了解了这段西学东渐的历史,对于此次展览,对于具有现代气息的展品,才能产生进一步的认知。此次展览策展人之一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吴为山,将此次当代中国美术走进法国巴黎大皇宫,视为“通过艺术走亲访友”,他认为“文化的姻亲关系已溶化到血脉中”。的确,徜徉在展厅里,写实主义的影响显而易见,印象主义、表现主义、立体派等欧洲现代派绘画的影响也若隐若现,均与中国艺术的写意精神以及对中国当代社会的表现融为一体,难分你我。这是中国美术在新时代面向世界的能量吸纳与艺术开拓。

 

  “如今,更多的中法艺术家往来于两国之间,两种文明、两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给两国艺术家带来了更多的启迪和灵感。”常年为搭建中外文化交流之桥而忙碌的中外友好国际交流中心主任柯志华感慨,“文化交流的积极作用如雨露润物无声,因此我们力图用艺术构建文明对话之桥,服务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把世界优秀文化资源‘请进来’”。

 

  以何种方式展示自己的文明、用何种方式打动世界,近些年在国际交流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驻法国大使翟隽在参观展览之后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在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中国美术馆作为国家级美术馆到巴黎举办此次展览适逢其时,对促进两国的文化交流、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两国人民的友谊具有积极作用。“中法都是文化大国,中国文化事业发展得非常快,也有自己的特点,需要和世界交流,需要和法国这样的国家交流,希望有更多这样的文化交流活动。”相信,未来中法两国的交流与合作,将如巴黎香榭丽舍大街沐浴在春光里的两国国旗那般和谐、绚烂,中国美术走向世界的脚步也将愈加自信而坚定。

 

 

 

编辑:付裕

关键词:中国 美术 艺术 法国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