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史记·资政>战争硝烟战争硝烟

关于孔祥熙的几则趣谈

2014年04月24日 16:12 | 作者:章长炳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孔祥熙(1880—1967),字庸之,号子渊,孔子第75代孙,出生于山西省太谷县一个亦商亦儒的家庭,曾任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他身兼银行家及富商的双重角色。孔祥熙的妻子为宋霭龄,孔与宋子文、蒋介石为姻亲关系,是“四大家族”中的“理财”高手。孔祥熙又名庸之,从以下几件事不难看出,孔庸之的“庸”到了何种程度。

  抗战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物价如脱缰之马,不法商人乘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广大民众纷纷叫苦,度日如年。可是,身居国民政府财政部部长兼中央银行总裁的孔祥熙有一次在给四联总处(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四行联合办事处的总称)职员训话时却说:“这几年抗战,物价涨得并不多,我家里的伙食费每天才3块钱,十几个人吃饭,小菜很好,你们收入也不少,怎么老是有人叫苦,说不够用呢?”话音刚落,台下听众个个张口结舌,哑然失笑:3元钱在那时一个人吃一顿家常饭也不够。后来据他身边的人透露,原来这位财政部部长在家里有“算小账”的习惯,副官知道他的毛病,但为了维护他的尊严,不敢公然告诉他实际的物价,就每天照他想象的物价来报账,导致孔祥熙以为外面的物价不过如此。

  国民政府昆明中央银行经理孔祥勉是山东曲阜人,孔子的后裔,孔祥熙认他为堂兄弟。孔祥勉去重庆,临别时,孔祥熙关心他的生活说:“你这几年很辛苦,孩子多,没有什么钱,我现在送你一点钱,表达兄长对你的一点意思。”他郑重其事地拿出一本中央银行支票,开了一张500元的支票送给孔祥勉,孔祥勉拿到手一看,大为惊讶,却也不好意思拒绝。因为500元在那时候只能买20斤米,孔祥勉只好收下作为纪念。

  孔祥熙吸的香烟都是进口的高级香烟,但在外面开会时,手下拍马屁的人不好意思在他面前放一些什么三五牌、茄力克等洋货,只是拿一个中国香烟盒,里面装满三五牌香烟。孔祥熙一面开会,一面吸烟。在看到别人吸外国香烟时总会推荐说:“你们看,这种国产香烟绝不比外国烟差,不信你们抽一支试试。”大家相视而笑,但谁也不说破。

  孔祥熙除了尊孔读经、经常诗云子曰之外,还十分信奉基督教。他在通州协和书院(燕京大学前身)毕业后由教会介绍赴美留学,在美国欧伯林大学经济系研究经济理论,学成后,于清末宣统年间归国,就任山西太谷铭贤学校校长。他在山西铭贤学校的办学方针就是既主张“尊孔读经”,又提倡学习“西方文明”。一些铭贤的学生深有感触地说:“校长要求我们:‘四书’加《圣经》,中西相结合,姓孔也姓洋,将来好入阁。”

  抗战期间,国民党政府对内大量发行公债。孔祥熙曾公开地告诉部属:“发行公债真麻烦,付息、还本,还弄不到多少钱,不如印发钞票,简单得多。”当时在重庆和香港的几个印钞所,为了滥发纸币,机器开足马力,工人日夜加班,大量印发钞票,致使通货恶性膨胀,物价一日数涨。孔祥熙等人却可以乘机操纵市场。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大搞囤积居奇,以廉价购进,高价卖出,从中牟取暴利。

  但孔祥熙毕竟是“理财”高手,什么赚钱干什么。抗战时期,他曾勾结法籍商人奥迪南不知从何处运来100多吨鸦片,分别存在贵阳和涪陵等地,准备转手向国外倾销。但因此事关系重大,容易引起民愤,又可能影响国际关系,所以在谈判价格、验货和运输问题上均由孔亲自作决定。后来对方又要求将鸦片运到云南边境老街交接,孔对此先是十分踌躇,唯恐泄密,最后直接疏通了戴笠,由军统派人护送。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政府向美国乞求到5亿美元贷款。蒋指示孔会同有关部门拟订支配方案。孔祥熙召集其亲信协商,决定以3亿元向美购买黄金,存入美国银行;1亿元作为发行美金储备券的准备;1亿元作为发行美金公债的准备。当时国民党法币与美元的汇兑率为:法币20元合美金1元。公债开始发行时,购买者寥寥无几。但随着5亿美元贷款的消息逐渐传开,人们便争相购买美金公债。当销售量达到5000万美元左右,而且黑市汇兑率已达法币100元合美金1元的时候,孔祥熙突然下令停止出售美金公债。所余5000万美元,只拿出其中万分之几由中央银行高级职员内部瓜分,其余的全部被孔祥熙侵吞。一时群情激愤,舆论哗然。以黄炎培等人为首的民主人士联名在参政会提出质询,但蒋介石最后以案情重大,须调查研究,不可操之过急,更不可草率从事为由,一拖再拖,终至不了了之。

  孔祥熙在任职期间用人行事皆自成系统,尤其喜爱用人唯“贤”。此处所谓“贤”,指的是山西太谷的铭贤学校。在孔祥熙任职时期,凡是从铭贤毕业的学生,不论学习成绩优劣,几乎都可以飞黄腾达,在国民党政府里身居要职,最差也可以在国民党中央银行或中央信托局里当一名专员。这些人因为与孔祥熙是师生关系,自命不凡,高人一等。即便是一些碌碌无为的低能儿,只要是山西人并且在铭贤读过书,均可得到破格提拔。

  当时国民党政府的行政院、中央银行、中央信托局里,孔祥熙介绍进来的家乡人特别多,而且大部分是主任、科长以上的官职。孔祥熙所用的家乡人人,除了孔家的亲友外都是铭贤的学生,有人便称中央银行与中央信托局是“山西同乡会”,孔祥熙闻后却反驳说:“全世界最会理财的是犹太人;在英国,最会理财的是苏格兰人;在中国,最会理财的是山西人。山西人就是中国的犹太人和苏格兰人,有理财的传统经验,不但现在要用,今后还要大量任用。”

  对孔祥熙的所作所为,当时有很多人都看不过去。有一次,孔祥熙在重庆嘉陵宾馆大宴宾客,到会诸公均为各界知名人士。大家开怀畅饮,举杯祝贺。酒过三巡,参政员张一麐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大意如下:一位老农民有三个儿子,长子名叫“年纪”,次子名叫“学问”,三子名叫“笑话”。一天,这位老农吩咐他的三个儿子上山拾柴,到傍晚回来了,大儿子由于懒散,只拾了一把;二儿子贪玩,一点也没拾到;三儿子勤快,拾了一大堆。结果是:年纪一把,学问毫无,笑话一堆。这三句话把孔祥熙刻画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引起全场大笑,孔祥熙当然听出了其中玄机,结果脸色直到宴会结束都不太好看。

编辑:罗韦

关键词:孔祥熙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