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委员讲堂委员讲堂

国产医疗器械科技创新报道之二:

霍勇:国产支架复制有余创新不足

 

2014年02月14日 10:41
分享到: 

霍勇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在国产医疗器械市场上,心脏支架是少数能够站得住脚的产品。霍勇表示,目前我国临床使用的心脏支架,75%左右是国产。相对于其他领域的医疗器械,这个数字足以让人欣慰。但霍勇指出国产支架的“硬伤”——

  心脏支架在我国使用率仅10%

  “和其他领域相比,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在各个国家都是发展最快的一项治疗技术。”霍勇介绍,目前美国一年接受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超过100万例。虽然我 国的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日新月异,但使用严重不足。我国现有冠心病患者1000万左右,其中约有1/3符合介入手术的指征,可2012年的数据显示,我国接 受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只有不到39万例,这就意味着仅有10%的患者接受了治疗,而且接受治疗的患者中80%~90%集中在东部地区。

  霍勇指出,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比例偏低,原因有三:一是技术没有广泛普及。二是器械价格偏高,负担过重。这里有两方面因素,其一,医保报销比例较低,个人负担较重;其二,医疗器械研发和国产化仍然不足。三是患者的认识有限,不愿接受手术。前两个原因是最主要的。

  国产支架质量不比国外差

  对于心脏支架研发和国产化不足,霍勇说,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心脏支架基本上都靠进口。近年来随着上海微创、北京乐普和山东吉微这三家大的和另外七八 家较小的医疗器械公司的兴起,国产支架的使用率在不断提升。从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注册统计信息来看,我国接受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选择国产支架的比例达到了 3/4,远远超过了进口支架。“应该说,与其他领域相比,我国冠心病领域医疗器械的国产化水平还是比较高的。”

  为什么国产支架的使用率远远超 过了进口支架?霍勇表示,有经济方面的原因,目前一个国产支架的费用大概在8000元~10000元,而一个进口支架的费用在15000元~20000 元,二者相差近一倍。“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国产支架质量站得住脚。从满足临床需求和近期与远期的效果来看,国产支架和进口支架已经没有什么差别。我不敢说 100%都是这样,但是国内三家比较大的企业生产的支架都是过关的,是经得起临床考验的。”

  至于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认为进口支架比国产支架 好。霍勇表示,人们有这样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国产支架起步相对较晚,在产品有效性的循证医学证据方面,我们确有不足。另外,我们的临床观察时间还 比较短,在临床数据方面也不如进口支架那么丰富。“当然,患者有自主选择权,医生必须尊重患者的权利。”

  配套产品仍被洋品牌垄断

  霍勇说,国产支架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3/4,并不代表国产支架和进口支架没有差距。

  “最大的差距体现在创新不足。”霍勇坦陈,目前,我国很少有原始创新的支架产品,国内厂家生产的支架,其第一代、第二代产品基本上都是外国人生产的。国 产支架之所以近年来发展较快,主要靠复制,然后在国外产品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临床特点进行改进。“总跟在别人屁股后边跑,永远没有出头之日,更不要说形成 什么品牌。”

  至于原因,霍勇指出,国内企业过于急功近利,缺少长期的研发规划。国外企业也以市场利益为驱动,但是他们往往有比较长期的规划。强生公司研发的第一个药物洗脱支架花了整整15年的时间,国内企业很难承受,一款产品只要在短期内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很可能面临“夭折”。

  另外,与国外企业相比,国内企业在产品推广和服务模式上,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在对临床医生的继续教育方面,国产医疗器械企业也存在差距。

  霍勇还特别指出,虽然心脏支架的国产化水平较高,但是由导管、导丝等组成的配套医疗器械市场依然被外资品牌垄断,国产化率连20%都不到。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支架 国产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