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5全国两会>两会评论 两会评论

社会保障释放强大正能量

2015年03月10日 10:31 | 作者:郑功成|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分享到: 

  在谈到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奥秘时,人们往往更多关注经济政策以及投资、消费、外贸三驾马车的作用,而忽略社会保障的作用,有人甚至把社会保障当成经济发展的包袱。这种认识上的偏差,源于对社会保障发展历程及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缺乏足够了解。事实上,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在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民生的同时,还扮演着经济发展助推器、经济运行稳定器的重要角色。

  从世界范围看,德国于19世纪80年代率先创建现代社会保险制度,劳动者权益得到保障,促使德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并成就了令德国人自豪的社会(保障)市场经济模式。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使美国经济几近崩溃,罗斯福总统强力推动美国《社会保障法案》出台,由此确立了美国式社会保障制度,有效医治了经济危机的创伤。二战后,英国率先建成福利国家,因有效修复战争创伤、促进经济发展而引起其他国家效仿,保障了西欧、北欧等国家保持长时期繁荣发展。这三大事件对德、美、英等大国乃至整个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使社会保障成为现代国家的一项基本社会制度。但也有一些国家不重视社会保障建设,结果虽然一度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但贫富差距和社会矛盾不断扩大,最终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葬送了国家发展的大好机遇。

  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社会保障提供了一个观察经济发展的独特视角。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建设有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过程。20世纪90年代中期,曾因社会保障建设滞后而出现大量退休人员不能按时足额领到养老金、城乡困难群众不能及时获得社会援助等现象,结果造成国内消费低迷。从1998年始,中央及时加大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建设力度,强力推进“两个确保、三条保障线”,并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解决了亿万劳动者及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不仅成功推进了国有企业改革,还奠定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石。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央进一步加快社保体系建设步伐,扩大社会救助、推进全民医保、建立普遍性养老金制度、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社会保障迅速普惠全民,中国经济不仅未随世界经济陷入低迷,而且因城乡居民后顾之忧大为减轻、国内消费稳步上升而率先企稳回升,进而运行在快速发展轨道上。社会保障释放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步伐加快,更加需要成熟、定型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特别需要妥善处理以下四个关系:一是福利增长与责任分担的关系。福利增长是城乡居民的合理诉求,也是各级政府的使命所在,但福利责任一定要在政府、企业、个人与社会之间合理分担。否则,责任失衡必定导致制度的不可持续。二是尊重社保制度发展规律与尊重中国国情的关系。既不能以遵循制度发展规律为由超越现实国情,也不能以现实国情为由扭曲制度,二者必须理性兼顾。三是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社会作用的关系。政府主导是确保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普惠的根本所在,但应明确政府责任边界,在坚持公平、互助共济原则下,尽可能运用公共政策调动市场和社会力量,不断壮大社会保障的物质基础与服务能力。四是基本保障与补充保障的关系。应先定位好基本保障制度的目标与水平,再创造条件让补充保障、市场化服务等得到发展。

  (作者为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人民日报 》( 2015年03月10日 07 版)

 

 

编辑:水灵

关键词:社会保障 正能量 德国 市场化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