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从国家战略高度看待包虫病防控
全国政协常委、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黄洁夫在新疆西部农牧区包虫病防治座谈会上建议各位委员、专家学者,要站在民生和国家战略高度就包虫病防控建言献策。 [详细]
包虫病是棘球蚴病的简称,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或牛羊体内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包虫病主要由犬和狐狸等犬科动物传播,分为细粒棘球蚴病、多房棘球蚴病、少节棘球蚴病和福氏棘球蚴病。我国存在由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引起的囊型包虫病(细粒棘球蚴病)和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引起泡型包虫病(多房棘球蚴病),多房棘球蚴病危害严重,致死率高,又被称为“虫癌”。人类由于误食虫卵而感染,如人与犬密切接触, 其皮毛上虫卵污染手后经口感染; 若犬粪中虫卵污染蔬菜或水源也可造成间接感染;在干旱多风地区, 虫卵也可随风飘扬, 经呼吸感染。
70年代前的塞浦路斯,包虫病在人畜间泛滥成灾。1971年,“国家畜牧局”启动防治规划,采取家犬注册、野犬控制(安乐死)、母犬节育、屠宰管理、宣传教育等方式,到90年代末也有效控制了包虫病的流行。 上述成功的防控实践具有以下共同特点: 其一、地理环境都是岛国,周边带毒动物难以进入。 其二、政府强势介入是以农业部门为主,或与卫生部门联合主持为主要形式。 其三、有政府经费和法律保障。
藏区包虫病患病率高,疫情形势严峻。我国包虫病受威胁人口数和患者数居全球首位,而藏区更是全国乃至全球包虫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地处青藏高原地区的西藏、四川、青海的人群包虫病患病率高,2012年患病率依次为4.2%(4个县数据)、1.1%、0.6%,显著高于宁夏(0.2%)、新疆(0.1%)、内蒙古(0.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0.1%)等非青藏高原流行区。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例,18个县的人群包虫病平均患病率为1.9%,患病率超过1%的县有石渠、色达、白玉、德格、甘孜和理塘县6个,其中石渠县、色达县患病率分别为12.1%和6.3%。青海省达日县人群包虫病患病率高达12.38%。西藏从已调查4个县的患病情况看,包虫病流行情况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