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 >政协65周年>最政协关键词

人民政协理论的确立和深化

2014年09月20日 00:22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65年来,人民政协的创建和发展始终是在中国共产党创立的人民政协理论指引下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创建和丰富人民政协理论作出了重大贡献。

  理论地位从有无之争到理论指导

  改革开放之后,关于人民政协的理论研究就已经开始,但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包括一些多年从事统战、政协工作的同志,对人民政协有无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理论作指导这个问题存在争议。2004年8月,在全国政协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暨邓小平关于人民政协理论研讨会上,贾庆林指出:“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实践证明,人民政协事业的创建和发展始终是在中国共产党创立的人民政协理论指引下前进的”,同时指出人民政协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这是中央高层就这一问题第一次郑重作出历史性结论,对“人民政协有无理论”的争论画上句号。同年9月,胡锦涛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55周年大会上讲话中代表中共中央提出明确要求:“要大力加强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工作,为人民政协事业更好地发展提供理论指导。”这两次会议,确立了人民政协理论在人民政协事业发展中的直接指导地位。

  理论建设从蹒跚起步到开创新局

  人民政协是在毛泽东人民政协思想的指导下创立的。毛泽东、周恩来等第一代中央领导人,以政治上的远见卓识,阐明了人民政协存在的必要性,明确了人民政协的五大任务,确立了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

  人民政协理论建设的真正开端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同志科学分析了我国社会阶级状况发生的根本变化,把人民政协发展成为具有广泛性、代表性和巨大包容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1982年邓小平主持修改政协章程,不但深刻总结了过去人民政协工作的经验教训,而且深刻反映了当时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对理论的迫切需求。

  1983年4月,人民政协报发表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李维汉《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根本性质与人民政协的重要作用》一文,同年6月又发表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刘澜涛《正确总结经验,全面开创人民政协工作的新局面》的文章,推动了人民政协工作和理论研究。到80年代末,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钱学森建议,应组织力量编撰一本《政协学》。理论建设明显加速。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人民政协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原则。1991年江泽民在“两会”党员负责人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两种重要形式的观点,丰富和发展了人民政协思想理论。

  2004年中央正式明确了人民政协理论的指导地位之后,2006年2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各级党委要积极组织并大力推动关于人民政协的理论研究、宣传和教育工作,把人民政协理论列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的教学计划。”同年12月,在人民政协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历史节点,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作为全国政协领导的组织统筹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工作的专门学术机构因时而生,成为推动人民政协理论建设的重要力量。2009年9月,胡锦涛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大会上专门对此提出要求:“各级党委要重视人民政协理论建设,发挥各级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作用,切实把人民政协理论研究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纳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总体发展规划。”

  2010年,北京市政协理论研究会通过投标、专家评审等环节,获承“人民政协理论体系框架研究”课题研究,此课题属于“两个纳入”即人民政协理论研究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之一。工程中第一次列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政协理论研究”课题,由北京市政协理论研究会、山东省政协和中央社院等单位承担。经过3年多研究论证,课题取得瞩目成果。

  此后,作为国家最高级别的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目录里有关人民政协理论的题目逐年增加。“两个纳入”的落实,意味着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上升为国家行为,而且是长远的制度性的研究。

  理论体系从摘编汇编到系统归纳

  60多年来中央历代领导集体关于人民政协的思想观点和重要论断,不仅系统回答了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指导思想、政治基础、主要职能、工作原则、活动方式、自身建设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而且正确指导了人民政协事业不断发展,成为指导推动人民政协事业的强大思想武器。统战、政协系统内外的研究者对这些思想观点和重要论断做了大量的文稿汇编、论述摘编工作,形成了《老一代革命家论人民政协》、《邓小平论统一战线》、《人民政协重要文献选编》等成果,为系统归纳人民政协的思想理论体系奠定了非常必要、扎实的基础。

  2004年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的研讨会上,贾庆林同志第一次对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人民政协的重要思想观点做了系统概括。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的颁布,标志着人民政协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2012年9月召开的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工作座谈会,对于人民政协理论建设具有非同凡响的意义。这次会议是首次就政协理论研究工作召开全国性专题座谈会,会议在人民政协理论探讨、实践总结和综合研究多个方面取得共识。在座谈会上,贾庆林进一步提出人民政协理论包括毛泽东人民政协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政协理论,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政协理论概括为12个方面。12个方面都用了开放式的表述,为今后不断丰富和完善人民政协理论学科体系提供了空间。

  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推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人民政协理论体系。

  理论成果从寥若晨星到繁星满天

  应当说,20世纪90年代之前,针对人民政协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经验总结、历史梳理、知识普及和工作思考方面,涉及人民政协与国家政治体制、决策体制、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的更深层次研究成果并不多见。进入90年代之后,关于人民政协的专著逐渐出现,如《当代中国的人民政协》、《人民政协的历史与未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概论》等。1994年和1997年,全国政协研究室、人民政协报社分别同深圳市政协、广州市政协合作召开了两次规模较大的全国性理论研讨会,先后汇编出版了研讨会论文选,汇集了当时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研究成果。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特别是2006年之后,在全国政协的推动下,人民政协理论研究文章大量涌现。全国政协领导身体力行深入思考人民政协理论重大问题,亲自撰文提出推动人民政协理论建设的重要观点、指导思想。2009年,全国政协办公厅编写出版了《人民政协知识读本》,该书作为“马工程”子课题重要成果受到各高校人民政协理论教学工作者好评。全国政协研究室开展专题调研、理论研究,并将结集出版了《人民政协理论2010年度课题研究成果集》等。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创办的《中国政协·理论研究》是较高层次的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学术期刊,已出版30期,不少文章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研究会还围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90华诞等举办征文活动,编辑出版年度论文集,共出版7部论文集,收录论文1190多篇,是近年来人民政协理论研究成果之集大成。

  各地政协理论研究会定期举办人民政协理论研讨会,向本地政协系统内外特别是社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征集人民政协理论研究论文,一批深层次的研究专著也开始出现。这些研究,围绕人民政协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人民政协与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政党制度,协商民主与人民政协等重大课题,形成了一系列有重要影响的理论观点。

  研究力量从政协内到政协外

  改革开放之初,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各级统战部、人民政协、社会主义学院从事政策理论研究工作的部门。1989年山西省政协创办了全国首家研究人民政协的理论机构——人民政协研究所,率先开展了这方面工作。1993年江苏、湖北等地成立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其他一些省市政协组织的相关研究会也陆续成立。

  2006年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成立后,建立地方政协理论研究会工作进入“快车道”。“研究机构、研究队伍的建立是研究会成立后,从贾庆林到郑万通,逢会必讲的问题。”研究会负责人回忆。研究会主动“出击”,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政协成立研究会。人民政协理论研究的机构力量得到大大加强,取得突破性发展。截至2013年底,在全国46个省级、副省级市政协中已经有45个成立了研究会,形成了覆盖全国、省区市和中心城市的三级政协理论研究网络。

  一支政协系统“内外脑”结合的研究队伍,成为人民政协理论研究的坚实基础。

  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通过选聘顾问和理事、建立专家学者库等形式,打造了由400多名来自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社会科学院、高等院校专家学者组成的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专家队伍,为人民政协理论研究朝着更加专业、开放、普及的方向发展提供了保障。通过经常性组织理论研讨活动、开展调研和课题研究、编辑出版学术刊物等工作,政协系统内外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力量互促互进,形成了推动人民政协理论研究的合力,使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喜人局面。

 

编辑:付鹏

关键词:人民政协 人民政协理论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