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人民政协网::..
 
 
    系列报道
 
 
人民政协网 > 专题列表 > 全国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议 > 系列报道
产业支撑:家门口的“就业路”

2013-07-15 14:05:25

产业支撑:家门口的“就业路” 

   关键词:产业
  
  “逐水草丰美而居。”对于渴望进城的农民而言,他们的目的是为了让全家生活得更好。如果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农民进城后,面对的是个仅有许多高楼却无任何产业的“空城”,连个安身立命的工作都找不到,全家衣食无着,这样的“空城”还有什么吸引力?
  所以说,人为造城不可取。城镇化建设要以产业发展为支撑,要实现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相融合,这才是城镇化建设的根本。一方面,有了产业,才能创造出就业机会。有了充分的就业机会,进城农民才能乐业。乐业之后才有了实现安居的可能。另一方面,只有产业兴旺了,才能更好地解决城镇化中人的问题。因为城镇化不仅仅要解决农民身份转换的问题,还要让农民进城后,在城市里享受到较为优质的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这最终要依赖于产业发展的支撑。
  
  建言
  
  河南省政协建议:引导转移农民从“等就业”转向“争创业”
  本报讯 (记者 张磊)目前,河南省有产业集聚区180个,去年吸纳劳动力280余万人,其中农民工占就业总数的1/3。安置就业、推荐就业、鼓励引导自主创业等已成为农民进城就业的主要形式。省政协建议,通过加强就业指导服务,积极引导转移农民从“等就业”转向“争创业”。
  河南省政协建议,大力扶持农业转移人口创业。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建立政府性的创业专项资金或在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项目,对初次创业成功者予以奖励,形成创业激励机制;从场地建设、税费优惠、奖补激励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促进创业基地或孵化基地建设。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进一步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范围,延长小额担保贷款期限,建立小额担保贷款基金投入机制,疏通创业资金来源的正常渠道。加强创业服务队伍建设,提升创业服务能力,为农业转移人口实现创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促进就业。大力宣传农民转移就业创业的优惠政策,积极为农民搞好咨询服务。大力宣传农民转移就业创业的典型事迹,发挥示范带动效应。
  
  致公党贵州省委:通过工业园区集聚推动小城镇发展
  本报讯 致公党贵州省委对部分工业园区进行调研,发现不少园区选址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诸如:用地难,土地规划用地不足;工业园区远离主要城市或城镇,人文环境欠佳,不利于熟练劳动力聚集;园区产业特色不鲜明,影响产业聚集效益发挥。
  对此,致公党贵州省委提出:园区选址应充分考虑区位发展条件,尽量布局在高速公路与铁路附近,以便降低厂商交通与交易成本,政府应加强园区附近的交通等基础投资,改善运输条件。地方政府可选择产业附加值高、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聚集,建立都市工业园区,既可解决大量就业,也能推动城镇化进程发展城市产业。政府应出台政策帮助园区及厂商融资,如协调电力、通讯等垄断部门,直接将设施布局到园区内,通过证券融资帮助地方解决资金的不足,通过园区资产抵押,建立风险投资公司,帮助企业融资。园区规划应确立主导产业,在工业基础薄弱地区,政府应根据其资源特色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产业聚集而形成特色产业园区,通过园区集聚推动小城镇发展,加速城镇化的进程,城镇与产业发展相得益彰。 (赵蔷)
  
  献策
  
  民进吕梁市委:强化产业基础
  本报讯 民进山西省吕梁市委调研后呼吁强化产业基础,提升小城镇的集聚功能。
  民进吕梁市委建议,要加强对农业的投入,培育支柱产业,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形成区域特色和规模优势。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培育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中心,加快转化增值,提高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并引导这些企业向小城镇集中。要以中小企业为重点,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对乡镇企业的产业重组,加强对工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形成以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提高工业化水平和产品市场竞争能力。要以专业化产业和人口集聚为依托,搞活流通,大力开拓小城镇第三产业,加快发展通讯、商贸、运输、金融、科技、文化教育等产业,为生产生活提供有效服务。 (梁瑜)
  
  四川大竹县政协:用产业支撑城镇发展
  本报讯 四川省大竹县政协将农民工就近就业问题作为重点课题,组织委员深入农村、企业和社区进行调研。调研发现,70%以上农民工希望在家乡周边就业,他们之所以外出打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县内工业企业发展滞后,无法满足就近就业需求。
  为此,大竹县政协建议:制定依托小城镇特色发展的空间产业布局规划,做到城市与乡村、产业与城镇同步规划,同步发展;把工业园区作为产城融合重要结合点和有效突破点;积极推进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使农村劳动力掌握一技之长,以适应企业需求,实现农民工转移就业由劳力型向技能型转变。
  (张天红 郝玲玲)
  
  声音
  
  无锡市政协副主席蒋伟坚:首先,要做好“民”的文章。政府要有胆识和能力把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组织起来,充分发挥他们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投资主体作用。在农村因地制宜地培育新型民营企业。把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使更多的失地农民可以就地安居乐业。其次,要在“改”字上搞突破。一改基础设施政府喜好大包大揽的局面,二改社会领域市场准入门槛过于严苛的现状,医疗、保健、教育、体育、金融等领域应有序放开,三改公用事业民间资本参与不足问题。 (江迪)
  
  黑龙江省政协委员赖亚成: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产业化的发展。要注重培育特色产业,打造特色品牌,做好产业兴镇的文章。制定更加灵活的政策,支持大中城市的工商企业到小城镇建立配套生产的加工基地,开展产业开发、商业连锁、物资配送、农副产品批发等经营活动,促进小城镇产业集聚,增强经济实力,提升小城镇的自我发展能力。 (胡京春)
  
  安徽省政协委员赵皖平:地方政府应在城镇化较早阶段引导产业合理定位,防止两种倾向:一是部分地方政府出于政绩等方面的考虑,倾向于选择某些过于先进或上级政府倡导但却与本地区资源禀赋、比较优势不匹配的理想产业,比如某些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等,造成区域范围内的产业同构和生产能力过剩。结果往往导致政府从“优选”的目标出发却以“劣选”的结果告终。二是为了保障就业或增加企业数量,支持本地已失去比较优势的夕阳产业和长期处于技术低端和价值链低端的产业。 (张慧新 胡海燕)
  
  助推
  
  采纳政协建议
  格尔木市政府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
  本报讯 青海省格尔木市采纳政协建议,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重点,着力解决城镇化的重大结构性问题。目前,全市城镇化率为86.6%,分别高于全国和青海省33.53、39.16个百分点;城镇人口26.7万,占总人口的89%;城镇建成区面积30.55平方公里。
  格尔木地处西部偏远地区,农牧民进城后无后续产业,就业难,难就业,富余劳动力转移还不能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需要,间接导致离农人口“两栖化”,成为介于市民与农民之间的边缘群体。2012年,市政协报送《格尔木市特色农牧业产业化及其城镇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建议以产业化为核心,以城镇化为依托,推动产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调研报告引起党政高度重视。
  格尔木市扎实开展“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活动,通过把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活动与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结合起来,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发展,让农牧区群众的收入不断增加。而且各个乡镇围绕主导产业、产品,形成各自优势品牌。如大格勒乡优质枸杞、乌图美仁乡兼用半细毛羊肉和唐古拉山镇高原牦牛肉、小灶火土豆、宝库村莴笋等等。
   (张俊卿)
  
  政协建议推动
  江苏涟水绘制乡镇工业发展“路线图”
  本报讯 江苏省涟水县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实现了全面开花,各乡镇累计建成厂房面积203万平方米,入驻工业企业788户,新增就业岗位2.6万个,实现了群众“家门口”就业路。变化源自于该县政协一次会议协商、一份专题建议案。
  今年初,涟水县制定城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加快特色城镇化进程。县政协赴全县各乡镇及周边县(区)开展调研,了解到城镇化的重要前提是必须有坚实的产业基础,而乡镇工业集中区则是打牢产业基础重要载体。随即县政协围绕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召开专题常委议政会,形成《关于提升全县乡镇工业集中区整体发展水平的建议案》。
  结合政协建议,涟水县下发《关于加快乡镇工业集中区发展的实施意见》,规划8家产业特色突出、配套功能齐全、承载能力较强的乡镇工业集中区;推进标准厂房集约化、适用化和特色化建设;坚持招商引资和自主创业双管齐下,加强龙头企业和规模企业培育,提高进区企业数量和质量;获得国家、省、市认定的特色产业集群、特色园区的,县政府再给予奖补。《意见》还在发展目标、工作措施、组织管理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为加快发展涟水县乡镇工业集中区绘制了“路线图”。 (刘雷)
  
  典型
  
  无锡:快人一步的城镇化
  2012年,无锡市域城镇化水平达到72.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左右,已接近发达国家近80%的平均水平。产业的发展成为无锡城镇化发展路上的助推器。
  早在2010年间,无锡市制定颁布了《新兴产业基地发展规划》,明确了八大新兴产业的空间布局和发展方向。通过政策引导,推动新兴产业向20余个特色园区集中,实现集约、集聚发展。八大新兴产业基地的发展规划,主要是依据这些产业自身发展基础以及特点进行布局,引导各个地区进行错位发展,避免重复竞争。
  根据规划,无锡将唤醒升级3个开发区,培育5个新兴科技园,建设5个特色产业园;完善5个片区商贸中心,建设15座城市综合体,整合4大市场商贸区;提升3大类6个物流集聚区,整合6大旅游景区、6大博览园和6大文化旅游特色区;建设5大万顷良田基地、47个现代农业示范工程。

 来源: 人民政协报      


相关文章:

  • 城镇化建设系列报道之特色篇:特色要鲜明 避免盲目造城   
  • 城镇化建设系列报道之规划篇: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   
  • 相关附件:

     
     
     

    Copyright (C) 2004-2005 www.rmzx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人民政协报社  京ICP备09078172号
    国新网许可证:1012006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