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人民政协网::..
 
 
    历程
 
 
人民政协网 > 专题列表 > 人民政协报30周年 > 历程
高行微言的长者
——忆亦安同志

2013-04-03 09:26:40

人民政协报原副总编辑 刘春声

    1984年春,我调到人民政协报社。张西洛公把我介绍给一位慈眉善目不苟言笑的长者:“徐老,徐亦安,副总编辑。”自此,我就在他手下工作,直到他离休。
    同徐老相处两年余,他的为人、他的品德、他的胸怀、他的学识深深地教育着我们。现在,徐老虽已辞世,但往事仍时常一幕幕浮现在我面前……
   “叫‘老徐’”
    《素书》上有句话:“高行微言,所以修身”。徐老就是一位高行微言的人。徐老朴朴素素,常穿一件褪了色的蓝大衣,脚下是一双布鞋。他身材不高,走路时略躬着身,脚踏实地步很轻,熏黄的手指上常夹着一支燃着的烟。对这位资历颇深的老一辈新闻工作者、人民政协报的创办人之一,我们都叫他“徐老”。对我们这么称呼,他总是淡淡的三个字:“叫‘老徐’”。
    当时报社统共才十来个人。西洛公常讲“革命事业心,政治责任感,一个萝卜两个坑”,要求大家艰苦奋斗。徐老身为党员领导干部,默默地带头苦干。那时报纸是周刊,每星期日下午要到光明日报去付印。我们没有汽车,徐老也和我们一起拎着装满稿样的书包挤公共汽车。大家劝他:“给您要个车吧”,而他总是回答:“不”。徐老在车上左右摇晃立不稳。一次,我想请座位上一个年轻人让一让,徐老又忙拦住:“不要,不要。”
    一到付印的那间小屋,徐老就忙起来。一会儿伏下身子一字一行看大样,一会儿又到车间,有时倒版,他在拼版师傅的案子前一站就是一两个小时。徐老的胃不好,不少次忍着胃疼工作,有时竟掏出药片放进嘴里,干咽下去。
    我们的付印一直要到晚上,趁交师傅改大样的时候,我们就到外头找饭吃。到饭馆徐老总是拿出10元钱轻轻放在桌上。杜亚利同志和我抢着拿钱,徐老总是不让。那时候,三个人一顿普通的饭差不多了。徐老说:“再多我也拿不出,总比你们好一点。”
    有一回付印一直干到很晚,饭馆已关门,我们三个又渴又饿地一直走到虎坊桥路口的一个小店。当时是“吃饭难”,这个只卖大碗啤酒和包子、面条的小店里外都是人。好在是夏天,人们挤着买了饭,就端到外头便道上吃。我和亚利进店,一人去排队买饭,一个负责找凳子。徐老站在外边,他已很累了。好容易我见有个人离座,刚伸手去抓凳,另一个小伙子也抓住了凳子。眼看要起矛盾,我们向人家说:“我们有位老同志,你让一让吧。”终于给徐老找到了一个凳。在饭馆外的马路边,徐老和我们一起端起了大碗啤酒,顾不得胃不好“咕咚咕咚”喝起来。我看到,徐老捧着大碗的手微微抖着,啤酒从老人嘴边流下来,洒在身上……
    谦谦长者
    徐老对人充满和善,他对青年的教诲像无声的细雨,点点滴滴沁人心脾。
    我忘不了最初学画版时的一件事。按规矩,我先在有方格的小黑板上用粉笔画了个样儿,请徐老来看。只见徐老站在小黑板前,良久仔细审视,不说话,也没表情。我像一个等待判卷的学生站在一边。过了一会儿,徐老的手指向版面中间:“这是怎么?”我知道大概有毛病,又不知什么原因,就回答自己的设计想法。徐老认真地听后,微微摇了摇头。然后接过粉笔,伏下身在黑板上改起来:“为什么不这样呢?”我一看,果然又规矩又漂亮,一下子明白了自己的毛病所在。当我推翻了原设想,按徐老的指点新改过画到版式纸上,再请徐老看时,他露出微笑,清清楚楚地说了一声:“好!”明明是徐老帮我改过,倒使人感到受了褒奖。
我们往光明日报送稿,一趟一趟都靠自行车。一天下午,天空乌云密布。为送急稿,我还要推车上路。徐老看着我清点齐稿件,一直跟我走出院子。他看着天说:“看来你要挨浇喽!”风起来了,我叫徐老回屋,等我骑上车,他还站在大门口望着我,就好像送我出征。这情景,叫我永生难忘!
    报社的年轻人渐渐多起来,中午我们便凑在一起“拱猪”。一天,马上到了上班时间,我们玩得正起劲儿,几个人的脸上都贴上了纸条儿。忽然,徐老推开门,刚叫一声:“小刘”,马上看见了我们这副模样:“嚯,还有这么玩儿法”,他被逗笑了。我赶紧起身放下扑克。徐老连忙说:“玩,你们接着玩,过一下找我。”徐老一天到晚伏案工作,不像我们中午还可以开开心,他那么体谅我们,大家很自觉地注意把握了时间。
    那一年,要开政协全会了,报纸出些什么栏目呢?徐老召集全体同志开会,一起出主意。大家发言踊跃,徐老细心倾听每一位同志的意见。我建议开辟“委员带来的信息”和“大会即景”两个栏目,徐老边听边点头,随即在小本上记下来。后来,徐老采纳了不少大家的意见,我提的这两个专栏也见到报上。徐老常说:“办报要依靠大家”,他在大事小事上就是这样讲民主。
    和徐老一起,我们十分尊重他,但完完全全不用拘束。刚到报社时,我不了解徐老,觉得他很严肃,有“架子”。整党时,我当面提出了意见,希望徐老多接近群众,不能老那么绷着脸。此后,徐老见大家总要笑,可又笑得不那么自然。时间一长可明白了:徐老就是这样的人,他的热情不在笑容上,他的真诚也不在表面上,他是用心和同志们相通。一次我同徐老开玩笑:“您别笑了,使劲咧嘴干嘛!”他笑了,是那么会心,那么自然的笑。
    有一阵子,我不大安于整天坐着编稿、画版、看大样,想去跑新闻、抓稿子。徐老从言谈话语中看出了我的情绪。可是,他没有批评我,也没讲大道理,而是像讲故事一样,和我讲起几位老记者的经历,告诉我:“不懂版面和编辑工作的记者成不了好记者。”一席话,打消了我的情绪,也指明了我的努力方向。在徐老身边工作,通过他的言传身教,我增长了许多知识,真是受益匪浅。
    尽在悄然中
    政协机关一位同志曾说:“咱们机关有三位老同志被称为‘老黄牛’,你们徐老就是一个。”
    编辑工作十分琐碎辛苦,看不见个人的成就,还有担责任的风险,有人称为“为他人做嫁衣的差使”。多少年来,徐老就甘当这无名英雄。尽管徐老的水平、学识都很高,但他没有顾及个人的著述和成就,默默无声地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报纸上。我们的政协报上,几乎见不到徐老一个名字,然而每个版式、每个标题、每篇文稿的安排和修改,都浸透着徐老多少心血!
出头露面的事,徐老从来不干,评选先进,他执意推给年轻人。身为党组书记,每月交党费他从不耽搁,过组织生活,他和大家完全平等。工作中有时意见不一致,他从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不论在顺利和逆境中,徐老总是以大局为重,以事业为重,以团结为重,把个人的荣辱置之度外。
    从1985年离休到1990年10月逝世,徐老没再回过报社。可是,他常在同志们心里。听到徐老逝世的消息,同志们深感悲痛。许多只听说过徐老而不曾谋面的同志都赶去向徐老的遗体告别,不少同志泪流满面。我本不善辞联,然而强烈的情感撞击着我写下几副挽联:“磊落落处人世,静悄悄别人间”,“有德有才有仁有量,无求无媚无私无畏”,“识大体含辛茹苦甘为孺子牛,顾大局严于律己堪称忠厚人”。这挽联并不工整,或许根本不能称其为联。但是,它自我心底涌出。
    徐老去了,一切尽在悄然中。
    而今报社有了新办公楼,虽还存在不少困难,但一切都大变了。我想起徐老,他同我们度过了报社最困苦的时期,如果他能看一看我们的新楼,看一看我们的电脑照排设备……他会有多高兴!这些只是我个人的经见和感受,绝难尽述徐老风范。我想,这位老党员的品德和精神应当铭记在我们心间,教我们去工作、去生活。

 来源: 人民政协报      


相关文章:

相关附件:

 
 
 

Copyright (C) 2004-2005 www.rmzxb.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所刊登的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未经协议授权,不得使用或转载。
主办单位:人民政协报社  京ICP备09078172号
国新网许可证:1012006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