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秀·风采秀·风采

张海:笔走龙蛇 壮写时代

2014年02月10日 10:08 | 作者:祁胜利 | 来源:《使命》
分享到: 

  脱俗书成一家法

  自专业从事书法组织和创作至今,张海已在墨海遨游近半世纪。多年来,他在研习中既继承传统又大胆创新。如今他隶、行草、篆、楷四体皆能,作品有草隶之趣、富行楷之美、含破锋之奇,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大方之家。

  在继承传统方面,张海隶书取《乙瑛碑》之骨肉停匀,《封龙山》之宽绰古雅;篆书得力于杨沂孙婉转流通;行书主追“二王”之意趣;草书含茹怀素之妙笔;楷书则以《张猛龙碑》为宗。由于有广泛经历,他写擘窠大字也能力透纸背;由于他精研过小字行草,能在咫尺之中起万里之势。

  张海说:“书法风格不可能预先设定,它是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的确,他的几种书体并非齐头并进,而是在不同的时期侧重不同。他先是在隶书方面取得突破、获得了大家认可。又学习汉碑、汉简、行书,创草隶基本定型之后,又开始小行书、行草书。他说:“个人的创造力是有限的,每个人有限的创造力连到一起才是无限的。个人的艺术开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是进一步丰富和升华,不可能跟四川变脸一样。因此不是说丢弃了隶书,要从行草书上寻求突破。”

  这些年来,张海曾多次担任全国展览及书赛的评委,评委作品享有直接入选展览的特权,但不能评奖。1992年,因公务出国,不能任评委,张海第一次以普通作者向第五届全国展投稿。善于思考的他想:投隶书应能入选但不易获奖;而小字行草,过去评委没有见到他这种风格的作品,既不似手札那样随意,又不像小楷那样难以抒情,年长者多眼疾写不了,年轻人一时难以有此功夫。因此他瞅准切入点,以9首现代诗为内容,投了一幅小行草作品。结果这件作品如愿获全国书展最高奖。从此全国的书家都知道张海隶书好、行草也佳。

  而最能体现张海独特书法风格的莫过于他的破锋行草书。他说:“艺术贵在创新,如果都按老路走,永远不可能超越。破锋的渊源应该是古代的飞白书,但飞白一般只是书家偶一为之,长篇书写则需要足够的秉笔技巧和功夫。我也不是刻意破锋,是在创作过程中偶然出现后经反复实践得来的。”由于历代书家的草书中没有发现任何一幅作品整篇都用破锋写成,张海就从非常讲究用笔技巧的“一笔草”开始练习。

  实际上,当毛笔用到一定年限,自然就会分岔,若没有驾驭的本领,只好将笔扔掉。可如果驾驭好了,就会呈现一种“再一不能再二”的效果,因为毛笔的收、合、张开,何时分、分多少岔,根本无法控制。另外与纸张的薄厚、墨的浓淡也有关系。

  然而究竟锋破到什么程度,才能和墨色很好地结合起来,是非常难掌握的。为了既有破锋的效果,又要把握住墨的枯润程度,并充分表现这种书法艺术魅力,张海反复尝试,不断取舍、调节,慢慢地由少到多逐渐实现,终于在1990年底成功掌握了“破锋行草”的技巧,使这一独创的书法形式既奇峰突起又充满美感。他比喻说:“这就像农学家培养新品种一样,先发现变异,再搞试验田,最后大面积推广。”

  张海有着很强的“代表作意识”,早在1990年初他就撰写了书论《关于代表作的思考》。他认为代表作首先要自己满意,其次是圈内人士也认为好,第三得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如今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有两件张海的力作,一件是隶书李白的《游泰山》,一件是杜甫的《望岳》。《望岳》诗只有40个字,却要书写成巨幅作品。字少面积大,给布局带来很大的困难,让张海颇费心机。如果布局过于松散,就会显得气势不够;倘若写得太满,就没有了空灵之妙。最终,他决定将“齐鲁青未了”的“了”字当做整幅作品的调节点,让它连竖带勾一下从上通下来,成为全篇疏密衔接的枢纽,这样就把平整的布局给带活了。有关领导看后,称赞“了”字处理得精妙,使整篇作品得以灵动飞扬。

  2009年,张海在杭州、上海、南京等地举办了“创造力的实现”书法巡展。2010年4、5月间,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岁月如歌”书法展。这些展览均盛况空前、嘉宾如云,获得了巨大成功。

  如今,张海的书法风格由古雅走向老辣,由精熟走向神秀。但他依然在不懈探索,恰如其诗云:“人书俱老对斜晖,检点平生幸不菲。付与后人评得失,仍将余力探几微。”

  以至心光扬书法

  2005年,在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张海当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上任之初,他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发表了《努力构建和谐繁荣创新有为的当代书坛》,提出作为专业群众团体,既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道德力量,又要担当起和谐繁荣创新有为的责任。2010年换届张海又连任。6年多来,他和书界同仁以发展艺术和奉献社会为己任,广泛开展公益活动,促进全国书法艺术水平的提高。

  张海常说:“艺术家除要有艺术责任外,还要有社会责任,也就是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回报社会和人民,这是责无旁贷的。”为此,近年来中国书协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活动,回报社会。

  “中国书法进万家”,即组织书家深入乡村、厂矿、部队、边疆城市,无偿地将作品赠送给劳动模范、边防战士、各族群众,让书法艺术回归社会、造福民众。该活动已坚持多年,彰明较著。“中国书法走进西藏”还受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的肯定和表扬。

  在外交部的协助下,开展“中国书法环球行”,出国办展览、开讲座,让书法艺术走遍五大洲,使更多的国家和民族了解中国书法艺术。中国书协近年来到访一些国家和地区,为实现宏大目标打下了基础。为让“环球行”产生持久的影响力,张海呼吁书法理论家编写图文并茂的“中国书法读本”,作为环球行的有效补充。

  此外,中国书协在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他积极带头捐赠作品或捐款,受到了灾区人民的欢迎和中宣部、中国文联的表彰。

  在发展艺术方面,张海主张作者“必须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作品”。他说:“书家就是要以书法创作为中心,最重要的是要在继承优秀传统基础上创造新的经典,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人民的期望。”他撰写了《时代呼唤中国书法经典大家》。在他看来,现在没有任何瓶颈制约艺术家创造经典:“环境是这样宽松,社会条件是这样好,想写什么、怎样写,完全都由书家作主,如果创作不出优秀作品来,只能怨自己。”面对“经典不是呼唤就能出来”的不同意见,张海在书协主席团会议等多种场合恳切地表示:“如果不呼唤,经典就更难出来。即便呼唤了没出来,也为以后出经典做好了铺垫、创造了条件。我们应该有出经典的决心和信心!”

  在张海的呼吁下,书界对“呼唤经典”进行了热烈讨论并取得基本共识,讨论文章收录在《时代的呼唤》一书中。

  为把“呼唤经典”落在实处,张海经过认真思索,集思广益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先后提出了“评选年度佳作”和举办“三名工程”的建议。“评选年度佳作”,即由书家从当年发表、展出的作品中推荐若干件作品,再由专门的机构从中评选出10件,成为公认的“年度佳作”。张海设想:“5年过后就有50件好作品,这50件佳作经过时间的考验和筛选,如果有1件能得到社会肯定,也不负这5年的辛劳。即便这50件全不成也没关系,起码对于书家来说是一种促进、一种压力,也是一种动力。”

  “名家、名篇、名作”三名工程,第一步选“名篇”:从中国上下几千年的散文、诗歌中,由专家、教授挑选出100多篇向社会公布。第二步推“名家”:组成数十人的推举委员会,先由各方“伯乐”们按基本条件推荐,然后由推委会投票选出约百余人的准名家。第三步创“名作”:由准名家在上述100多名篇里择一创作。准名家领取任务后,书协给予一定创作费用,供他深入生活、购置材料,用将近一年的时间打造作品。第四步是评选展出:由专家评审委员会从这百余件作品中,依据严格标准选出数十件名作,进行正式展出。

  目前,“三名工程”的名篇已经确定,准名家也选定,一切按计划在实施之中。张海盘算:“6年时间如果顺利举办两届,就有近百件作品,再加上共60件年度佳作,我们希望这其中有几件叫得响、留得住的经典作品,我们就无愧于时代的呼唤,无愧于人民的期盼。”

  中国书协还关注老年,关注西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开创性地举办了全国老年书法展和西部十省展,深受社会好评。开展命名“书法名城”、“书法之乡”、“书法名山”等群众性活动,实施理论申报,改革专业委员会等,有效地调动了广大作者的积极性。目前全国书法已有“百万大军”,中国书协会员达到1万多人。由于西部地区积极申请承办,2011年第十届全国展首次分别在上海和广西两地举办。这都为名家名作的出现提供了良好氛围。

编辑:罗韦

1 2 3 4

关键词:张海 书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