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政协委员纵论粮食安全:饭碗要端在自己手里

2014年02月11日 17:10 | 作者:辛闻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林绍彬:

  构建粮食安全须加快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建设

  ●健全下管一级的粮食安全责任考核制度

  ●选择集中连片的标准农田加大“粮食生产功能区”规划建设

  我们曾就“建立粮食安全有效机制”问题赴相关粮食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发现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地方粮库建设问题。许多地方粮食库点设施陈旧老化、年久失修,现代化仓容缺口严重。二是储备粮轮换管理费用问题。随着保管用品、保粮器材、水电等直接费用随物价上涨,保管费用已不能满足储备管理需求。三是粮油质量监管问题。一些粮食质量检测机构仍属企业单位,不符合质量监测机构设置原则;不少县(市)粮油卫生指标检测能力较低,检测设备落后。四是民营粮食企业问题。许多地方骨干粮食企业大多为民营企业,由于享受不到中央和地方政府对粮食加工企业的优惠政策,企业积极性受到影响,导致应急粮食加工、供应网点逐年萎缩。五是粮食批发市场建设问题。一些地方市场建设进展较慢,市场服务设施配套不够完善。六是粮食行政管理机构设置问题。在机构改革中部分市县粮食行政管理机构撤并,造成职责不清、职能削弱,对粮食工作的正常运行产生较大影响。

  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我就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谈点看法:在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方面一是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进一步加强对粮食工作的领导和协调,真正把保障粮食安全工作作为战略性、根本性民生工程来抓,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二是健全下管一级的粮食安全责任考核制度。建议做到“米袋子工作三纳入”:纳入各级政府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纳入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纳入财政预算安排的重点项目。三是完善粮食生产奖励机制。建议每年年底对粮食产量增加较多的产粮大省(区)、种粮大户和农业科技工作者进行表彰奖励,使他们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工作上有动力。

  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方面一是加快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在全国范围内选择集中连片的标准农田加大“粮食生产功能区”规划建设,使之成为粮食稳产高产高效模式示范区、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区、解决季节性抛荒带动区、统一服务先行区。二是扶持优质稻产业发展。鼓励粮食加工企业与农户签订订单农业,建立优质稻生产基地,开发培育优质米品牌,拓展优质米市场,提高种粮附加效益。建议国家财政对实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的粮食企业给予政策上的倾斜扶持,对纳入基地的予以项目支持。三是推进规模化粮食生产。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有序推进耕地流转,提高粮食单产和品种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种粮效益。四是完善种粮补贴管理办法。适当提高粮食订单补贴标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将农资综合补贴进一步向种粮大户倾斜。

  同时应加快储备建设,提升粮食仓储管理水平;提升质量水平,健全粮食安全监管机制;全面搞活粮食购销流通;稳定工作机构,加强基层农技队伍建设。

  (本报记者 肖飞 采访整理)

  ■江苏省政协委员李靖华:

  重视粮食生产“新差距” 破解粮食安全新问题

  ●差距一:农资与粮食的价格差越拉越大

  ●差距二:农民外出打工的收入与在家种粮的收入差距愈拉愈大

  ●差距三:种粮的收入与其他农产品生产的收入愈拉愈大

  面临国际粮价飙升、国内粮价上涨压力增大,我国粮价形成机制的不完全市场化与农资、劳动力等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相对市场化之间的矛盾,导致我国粮食生产销售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新差距”现象,需要研究解决,否则会影响到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粮食领域中“新差距”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是农资与粮食的价格差越拉越大,最近25年,农资价格上涨了大概20倍左右,而粮食价格上涨只有6倍左右;其二是农民外出打工的收入与在家种粮的收入差距也愈拉愈大,过去是在家种粮一年的收入赶不上外出打工一个月的收入,现在则是在家种粮一年的收入赶不上外出打工半个月的收入;其三是种粮的收入与其他农产品生产的收入也愈拉愈大,粮猪、粮棉、粮禽的收入比例都高达1:5以上,种植蔬菜水果等差距更大。

  如果任由这种“新差距”继续恶化下去,会严重挫伤种粮农民的积极性,从而危及到我国未来的粮食安全,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建议:其一是建立农资与粮食的联动机制。为了防止农资价格快速上涨,国家应该完善粮食价格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挂钩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国家应该建立农资与粮价的联动机制,来决定对农民增加多少补贴,同时应适当对化肥、饲料等农资产品的价格进行限制,遏制愈拉愈大的农资与粮价的涨幅差距。

  其二是建立我国粮价与国际粮食价格的联动机制。我国的石油价格已经建立起了国际联动机制,国内石油价格随着国际价格的上涨而上涨。我国粮食价格也应该有相似的联动机制,大幅度提高保护价,使我国的粮食价格和国际粮食价格形成一个相对合理的比价关系。

  其三是应该大幅度增加种粮农民的直补。目前种粮补贴主要是按承包的耕地补贴,导致有不少农民早已在城市工作,不从事粮食生产,也能够拿到国家补贴,而那些待在家乡租种别人土地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民却拿不到补贴。这样的补贴方法让那些为国家多作贡献多生产粮食的农民积极性严重受挫。未来应该慢慢过渡到按照农民所交粮食数量进行补贴,交得多就补得多。

  其四是加大对种粮大区的补贴。目前我国的粮食补贴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改变产区补贴销区,让产粮大区得到实惠。我国的“产粮大县”一般也是财政穷县,前些年甚至出现“粮食产区补贴销区”的怪现象。未来国家应该加大对产粮大县的补贴,加大农田基础设施的投入,建立粮食安全保障基地,提高粮食安全的保障程度。

  (本报记者 江迪 采访整理)

  ■上海市政协委员居洁:

  建立我国粮食贸易进出口的预警机制

  ●我国应尽快研究在新一轮WTO谈判中如何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适度限制进口的新政策。同时,还要抓紧研究上海自贸区在保障我国粮食进口、粮食安全方面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

  近年来,我国的粮食进口大幅度增长。大豆进口从2003年开始一直在增加,增加量已经超过两番,达到约6000万吨,玉米和稻谷进口从2008年开始,也已经增长到原来进口量的好几番。大米和小麦进口增加稍微晚点,但是从2010年也开始快速上涨。与此同时,中国粮食向国外的出口2003年以来一直在下降,为此,我建议应尽快使得我国的粮食进口市场多元化,避免粮食进口过度依赖少数国家,从而导致对我国粮食安全的潜在影响。可以通过建立我国粮食贸易、进出口的预警机制,尽早发现可能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贸易监管体系,比如如果发现进口粮食对国内粮食种植业具有较大负面影响时,应该采取快速干预政策。

  从我国目前针对粮食进口、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来看,国家和各省市层面可用的干预政策有:(1)18亿亩土地红线,各省的土地红线;(2)粮食价格保护政策;(3)国家发改委层面的粮食进口配额制度;(4)国家对粮食生产、农业技术进步的支持和鼓励政策等。

  建议应该尽快结合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有关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创新的阐述,比如,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方式等共同发展,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开展我们粮食进口、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体系创新研究,目的是研究在新的农业经营体系下,如何更好地利用市场体系在保障粮食安全中的作用,同时也探索我国粮食进口、粮食安全的政策、保障机制。

  同时,我国应尽快研究在新一轮WTO谈判中如何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适度限制进口的新政策。同时,还要抓紧研究上海自贸区在保障我国粮食进口、粮食安全方面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比如,在上海自贸区研究是否建立粮食贸易市场的可行性、在上海自贸区研究是否建立粮食进口、加工、储备的可行性,这样,在国内需要的时候,就能比较快速和方便地将自贸区的粮食投入到国内市场。

  (本报记者 顾意亮 采访整理)

  ■全国政协委员王汝成:

  对长江三角洲粮食安全问题的建议

  长江三角洲粮食安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种粮效益下降;保障数量充裕与稳定的外来粮源方面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缺陷;日益突出的粮食消费安全隐患等。

  为此,基于供应链的考虑,对长江三角洲粮食安全提出如下建议:

  (一)构建以综合藏粮为重要内容的可持续粮食安全保障体系。1.藏粮于市。积极鼓励国内外粮商入市进行深购远销与产业化运作。2.藏粮于地。平衡种粮用地与非种粮用地,确保基本的耕地面积与质量。3.藏粮于库。充分考虑基于成本与收益的最优储备规模。4.藏粮于信。通过“政府搭台与龙头企业唱戏”的方式与国内外一些有代表性的粮食主产区建立良好的销产区协作关系。

  (二)大力促进以中国粮食大企业为核心的粮食供应链建设。制订有关政策,积极鼓励与扶持粮食大企业通过投资、融资和产权运作(主要包括产权层面上的新设、分立、购并、合资、转让方式)等介入有关粮食物流项目的筹建与使用,努力促使有关企业按现代物流要求实现粮食物流资本的保值增值和利润最大化。

  (本报记者 江迪 采访整理)

 

编辑:罗韦

1 2

关键词:粮食 安全 种粮 补贴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