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参考 参考

如何正确看待GDP?

GDP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GDP也是不行的

2014年02月17日 09:43 | 作者:杜海涛 成慧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原标题:合理的经济增长率一定要有(特别报道·全面认识GDP②)

 

 

  前文回顾

  2月10日人民日报刊发“全面认识GDP”系列报道第一篇《不要简单以GDP论英雄》。

  报道认为,从理论上说,GDP指标有自身缺陷,不能完全反映经济活动的总量,不能准确反映经济活动的质量和效益,不能准确反映经济结构,不能准确反映社 会分配和民生改善,不能准确反映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不能把GDP增长简单等同于发展。从现实看,搞GDP崇拜不利于市场在资源 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利于转方式、调结构,不利于改善民生,不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不仅有害,而且不可持续。从未来考量,我国潜在增长率下降势成必 然,再去刻意追求高速度不切实际。

  报道认为,GDP不是万能的。我们要重视GDP,但不能唯GDP;我们不能告别GDP,但要告别GDP崇拜。

  

  从理论上看

  GDP在统计上无可替代。发展不等于增长,但发展必须以增长为基础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曼昆在《经济学原理》中引用了罗伯特·肯尼迪1968年竞选总统时激烈批判GDP(国内生产总值)的言论:

  “GDP并没有考虑到我们孩子的健康、他们的教育质量,或者他们游戏的快乐。它也没有包括我们的诗歌之美或者婚姻的稳定……”

  对这段话,曼昆做出了同样精彩的评论:“GDP没有衡量我们孩子的健康,但GDP高的国家负担得起孩子更加好的医疗保健。GDP没有衡量孩子们的教育质 量,但GDP高的国家负担得起更好的教育制度。GDP没有衡量我们的诗歌之美,但GDP高的国家可以教育更多公民阅读和欣赏诗歌。”

  GDP不是万能的,但没有GDP也是不行的。

  GDP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1934年给美国国会的报告中正式提出,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 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GDP是社会总产品价值扣除中间投入价值后的余额,也就是当期新创造财富的价值总量。”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 说。

  国际上曾有两大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苏联、东欧等计划经济国家采用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则采用国民账户体 系(SNA),前者的核心指标是工农业总产值,后者的核心指标是GDP。受苏联影响,我国曾长期使用工农业总产值指标。“与GDP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只计 算所有产出的总值,不反映新增价值,只计算一二产业产值,不反映第三产业状况,缺陷是很明显的。”国家发改委研究员林兆木说。

  GDP指 标也存在自身缺陷。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学者和机构先后提出了净经济福利、国内生产净值、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人类发展指数、绿色GDP等衡量发展 状况的新指标。“客观地说,这些指标在统计经济总量方面都不如GDP显得更为简洁明了、更容易进行历史和横向比较,因而也都无法取代GDP。目前,世界上 18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普遍采用GDP指标,它仍然是衡量生产力发展、财富增加的国际通用指标。”林兆木说。

 

编辑:于玮琳

01 02 03

关键词:gdp 经济 发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