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书画动态书画动态

专访李燕:书画鉴定的能力与道德底线

2014年02月20日 09:44 | 作者:孙炜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北京歌德拍卖于不久前举办的“励壮丹青——李苦禅、李燕作品拍卖专场”,格外引人瞩目。作为中国花鸟写意绘画大师李苦禅先生(1899—1983)与其子李燕的作品,联袂登上艺术品拍卖场,这还是第一次。据了解,苦禅老的后人决定出版一套大型的《李苦禅全集》,权威性地著录李苦禅先生作品的公私庋藏,不仅要集中展示苦禅老一生的艺术精华,更要为后世保存其鉴定真伪的艺术标准。任务艰巨,工程浩大。这一场拍卖会的举办正是为出版该画册而筹集资金。

  在预展的现场,许多人拿着苦禅老人父子的作品请李燕先生鉴定。现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清华大学教授,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的李燕先生,望着民间收藏的真真假假,心情犹如乘坐过山车,忽高忽低,五味杂陈。他曾经对友人喟然长叹,“盛世兴收藏,本是我们可以欣慰的好事,但是,收藏成为一种热门的投资产业之后,收藏市场已是浑水一潭,波谲云诡,水深莫测,人们都在一切向钱看,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不仅与艺术品所弘扬人世间真善美的思想相背离,更造成了诸多矛盾,必须引起社会的重视。”

 

 

双鹰远瞻图1982年138x68

 

李苦禅 双鹰远瞻图 1982年 138cmx68cm

 

  书画鉴定是一门专业的技术

  中国的书画艺术,是我们辉煌历史上结出的绚丽硕果,也是最为直观的中华文明优秀成果之一。中国人自古就喜爱收藏书画,不仅是对于自身身份的文化认同,更是对自身文化的一种珍视。但中国书画鉴定之难,尤其难在对古代书画的鉴定,是全世界公认的事实。因此,书画鉴定已经是一门专业的学科。鉴定家首先要具备鉴定的能力,即必须具备丰厚的专业知识和阅历,才能够迈过这一高门槛。

  相对于古代书画而言,对于近现代书画的鉴定,显然要容易得多。这是由于这些艺术家距离我们很近,比较容易掌握鉴定的标准。著名的书画鉴定家张葱玉先生(1914—1963)说,“我认为这是(指书画鉴定)任何人都可以学会的。举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说吧:每个人说话的声音都有他的特点,如果我们是熟人,一听发音,便知道他是谁;又如写字,每个人也有他的特点,相处久了,一看笔迹也自然知道是谁写的。”(张葱玉著《怎样鉴定书画》)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拿李苦禅大师的作品为例,大师之子李燕先生就是我们这个时代里最具权威的鉴定家了。理由如下:

       1. 李燕先生是齐派艺术门里出身的艺术家。身为李苦禅大师的儿子,李燕先生长期与苦禅老人生活在一起,耳提面命,得到了父亲醍醐灌顶的教诲。当年苦禅老人作画,多是由李燕铺纸端水、裁纸钤印,所以他熟悉父亲作画的每一个细节,理解每一段创作过程;

       2. 他接受了完整的科班教育。在书画鉴定上,画家的鉴定意见常常会得到更多的重视,就是因为他们长期实践于书画,懂得笔墨。李燕1958年就读中央美院附中3年,进而于1961年考取中央美院本科5年,接受了系统的美术教育;

       3. 他曾经在荣宝斋的业务核心部门工作了6年半(1973—1979),这对于提高他的书画鉴定水平有着很大的帮助。熟悉收藏历史的人都知道,荣宝斋卖出的画,品相非常好,原因就在于能精选会“收拾”,甚至包括修旧如旧。所以说,李燕在荣宝斋干6年,懂得了琉璃厂的不少“秘密”。他本身又学过仿真临摹,其刻章制钮也得到过齐白石弟子刘冰庵的亲授。市场上那些作伪的把戏,李燕是心知肚明的。

      4. 最关键,已届古稀之年的李燕先生,一生笔耕不辍的同时,刻苦治学,他以孔夫子的话“君子以思不出其位”来要求自己,奠定其深厚的学术修养。前辈画家曾赞誉说,“像李燕这样刻苦治学的画家,现在不是很多,而是实在太少!”其刻苦治学的结果是,对于书画而言,他早已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李燕对于书画鉴定,自有心得。他说,“近世的科学发展很快,发明了许多辅助书画鉴定的仪器,但由于书画作伪的手段变化莫测,至今为止,举世公认的鉴定手段仍然是中国传统的‘目鉴’方法。‘目鉴’的核心,其实是考验鉴定家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除了要熟悉艺术家的各个历史时期的作品之外,关键你要找到‘标准器’,反复研究,才会掌握鉴定的利器。所谓‘标准器’,就是指那些来路可靠的真迹,这才是判别真伪的基础。现在的一些所谓收藏家,天天泡在拍卖市场里,计较操控于价格的多寡,并非认真地研究书画本身的真伪,这样的收藏家要想保证其不走眼、不挨打,的确很难。”李燕如是说。

 

attImgPreviewContents

 

  书画市场应有一定之规

  对于目前的书画市场,看似繁荣兴旺,实则内藏隐患,老实说,李燕先生的内心是持批评态度的。

  他说,中国人有着自己的历史传统,我们应该理性地除劣取精,建设好我们自己的当下艺术市场。以书画市场而论,中国第一次收藏的高峰是在唐朝,其次是在宋朝,都是盛世。仔细研究历史上这两个高峰时期,最值得我们重视的有两点,其一,是政府的大力提倡,促进了文化的大繁荣,不仅是绘画呈现巅峰景象,唐诗宋词更是占据了文学发展的辉煌篇章,可见政府的倡导是极为重要的;其次,营造社会的正义舆论,即当下所谓之正能量。尽管,唐宋年间书画的造假也并不罕见,关键是社会上舆论是邪不压正,保持着强大的正义力量。而那些以造假获利者如同地沟里的老鼠,是不敢见阳光的。

  “现在的艺术市场,大家斥之为乱象丛生,祸根之一在于造假者的有恃无恐。小则坑害藏家,大则祸害市场。我曾经听说有些造假者甚为嚣张,公开吹嘘自己的造假本领。真是不知为羞耻,反以为荣。而我们是法治国家,崇尚诚实,就要充分利用好法律的武器,将欺世牟利的造假者绳之以法,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然而自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造假者却鲜有受罚的,这种现象确实不利艺术市场的健康发展。”李燕说。

  苦禅老人也是收藏家,因其画名之盛而掩盖了他的收藏之功。李燕说,“我父亲十分喜爱书画收藏,但是他的财力有限,遇有名品,常常只能成人之美。黄胄先生也爱收藏,我父亲经常为其‘长眼’。例如黄胄先生收藏过一幅名画,即元代雪界翁张舜咨的《柏鹰图》轴,1972年由黄胄捐赠北京故宫博物院,收录在北京故宫《50年入藏文物精品集》中。这幅画最先是送来给我父亲的,因为财力不济,苦禅老人推荐给了黄胄先生。”

  每每回忆小时候亲见父辈们的收藏交易,李燕的话里总流淌着脉脉温情。

  他说,“旧时古玩商中有一种专门的包袱客,拿着书画等藏品游走于卖家和藏家之间。他们都是行家,有着丰富的鉴定经验,然而他们都很谦虚,与藏家们认真研讨诸多鉴定的问题,实则是互学互长。时间一长,彼此信任,相互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来我们家的包袱客从来不说大话骗人,只要买卖的东西不对,就可以退换。而我父亲也有个习惯,只要有人敲门,必定是他老人家亲自去开门,以示尊重。”

  在当时的收藏界,有一种规矩,叫“货卖识家,货卖实价”。

  李燕说,“包袱客等待藏家看完货后,往往说‘您赏个赚儿?’意思是让您给个价,若是藏家给低了,人家会说‘能不能再……’有时候藏家的开价超过了包袱客的预期,他也会告诉你,不值这个价。真是诚信为本,这样的生意才能做得长久。”

  “最让我感动的是,‘文革’间,父亲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关进了牛棚,当时的政治气氛真是风声鹤唳,可有些包袱客依然不忘旧情,还是悄悄来家里问安。有一次,我去开门,那位老先生一见就问,‘苦禅老没事吧?’我忙说,您这个时候还来啊!于是赶紧送客。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我的心里顿时升涌出一股热流啊。‘文革’后,我再也没有见过这位先生,大概先生已是作古了吧。”

 

李燕先生近照.jpg (3.22M)

 

李燕先生近照

 

  书画鉴定的道德底线在哪?

  李燕先生说,“我曾经听过这样一种说法,很耐人寻味,旧时行里书画交易,往往是‘行家蒙,蒙行家’;现在呢,是‘外行骗,骗外行’。我对这段话是这样理解的:中国书画的发展和收藏历史悠久,情况十分复杂,常常对一件作品的真伪鉴定一时半会儿还真搞不清楚,尤其是古代书画,于是在行家之间交易时,双方彼此斗眼力,拼的是真本事,带有某种博弈的心态。而现在呢,往往靠的是‘欺骗’,所以叫‘外行骗外行’,其实彼此都不懂。”

  尤其要指出的是,现在的一些所谓鉴定专家,不懂装懂,到处说些不负良心责任的话,上电视,办峰会,管开“真迹鉴定证书”,什么事儿都敢大包大揽,从面上看是抢夺了鉴定的话语权,究其本质是私人或集团利益的牵引,令人不屑。

  李燕自身的经历中,遇到不少“假郎中误诊”的笑话,可见市场混乱之一斑。比如,有一幅水墨《天鹅图》,说是吴作人的画,题的是苦禅老人的款,其实都不是,就是一张拙劣的赝品。可“鉴定专家”的鉴定意见是什么呢:“这是一张李苦禅仿吴作人的作品。”这真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滑天下之大稽!

  还有些经过所谓鉴定专家看过的画,真让人啼笑皆非。比如,有一张丈二匹的大画准备要上拍,他们请李燕去鉴定。李燕一看就乐了,说“父亲画这样题材的大画仅有一张,现存李苦禅纪念馆呢,怎么会跑到民间市场?肯定是赝品。”为了支持国家各级博物馆的馆藏,苦禅老人的夫人李慧文代表全家先后捐赠了500余幅作品给国家,其中就包括那幅唯一的丈二匹大画。

  古道热肠的李燕先生,继承其父苦禅老人的豪爽性格,热心助人,特别是他现在的名气很大,社会交往不少,时常有应人家之求,在人情难却的情况下而帮忙鉴定。不过,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很严的。

 

天趣图

 

李燕 天趣图

 

  第一,只看自己所熟悉的画家的作品。比如,齐派画家的作品,如齐白石、李苦禅、王雪涛等近代先生的作品。这是因为李燕本是齐派后人,与这些画家交往极深,因此在鉴定时能言之,敢言之。还有梁黄胄、程十发等先生的作品,也是因为他曾经与梁黄胄、程十发等画家有交往,亲见其作画,理解其笔墨语言;

  第二,非信任的人来鉴定绝不开鉴定证书,往往只在原作的不显眼处,用很小的字题跋,并钤以很小的印章,以不伤画面的布局。社会上常见到一些署名为“李燕”的书画鉴定证书,和以拙劣的小字、小印伪造李先生的题跋,一定不是这位苦禅老人之子、清华大学教授的李燕!

  尽管如此,李燕先生有时也会“躺着中枪”。在文前所述的“励壮丹青——李苦禅、李燕作品拍卖专场”上,有人就在暗地里大放厥词,说什么“李燕是被拍卖行骗去现场的”,云云,以期混淆视听,浑水摸鱼。李燕先生闻讯后一笑了之。他是明白人。自从进入“商品社会”以来,收藏市场就是一个浑水泛滥的江湖,君子自爱,清者自清,又何须见怪呢!

  书画鉴定的道德底线在哪?在当今是最为重要的问题。

  李燕先生坦陈,“首先,你应该以学者的态度对待历史,研究书画艺术,掌握鉴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其次,要以实证论的方法来鉴定,知其一为其一,绝不信口雌黄;为此,摆正鉴定家与市场利益的关系,绝不做金钱的奴隶——在目前的世风情况下,做到这一点尤为难能可贵。你做到了,就是坦荡荡的君子。应当记住《论语》教导‘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编辑:付裕

关键词:李燕 书画 鉴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