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战理论 统战理论

全媒体时代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监督作用分析

2014年02月27日 09:02 | 作者:刘树燕 | 来源:中央统战部网站
分享到: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胡锦涛同志的论述,是针对新的时代环境,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监督作用提高到一个新境界的重要指导。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只有更好地适应当今时代特征,才能在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下,更好地实现三大职能。“全媒体”作为新时代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极大地改变了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监督实践。

  1.全媒体改变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监督作用的实践环境

  全媒体,源于美国一家家政公司,逐渐发展成为涵盖视、听、触觉等调动人们接受资讯全部感官的信息传播手段的代名词。全媒体在视、听、触三觉充分调动的基础上,充分融合了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兴媒体的优势,实现了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绝对特征:动静结合、深浅互补、全时在线、即时传输、实时终端、交互联动。

  全媒体时代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监督作用的实践环境发生重大改变。除了传统报刊、广播之外,更多音像、电视、电影、出版、网络、甚至卫星通讯等都加入到信息传播平台中来。这种条件使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监督实践发生从量到质的提升:监督范围扩大、监督内容丰富、监督形式多样。全媒体不仅仅加快了情报的流程,更改变了我们每天行动所依据的情报的基本结构。全媒体时代,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触角”得到延伸,可以以更多形式、持续无间断地接触监督对象的业务行为,改进监督内容、监督方式和监督手段,实现监督“能力”的扩展。

  全媒体对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监督作用也会造成一定的干扰。监督范围的扩大可能带来监督权限的“越权”,监督手段的丰富可能造成“侵权”,监督内容的丰富可能形成监督“失权”。在信息规范不够健全的情况下,虚假信息、恶意造谣、网络暴力都会影响正常监督功能。“电脑没有灵魂,但最令人不安的是它正深入人们的灵魂,增强人们心灵的力量,而且不知道将会带到何方”,全媒体时代的负面作用也是无法忽略的。

  2.全媒体时代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发挥监督作用面临诸多问题

  一是监督能力。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监督作用,一个显著问题是监督主体履行监督职责的能力程度问题。全媒体时代,新闻事件、焦点人物、轰动事件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全媒体对监督主体提出的不仅仅是技术要求,更包含体力、精力要求。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不仅要掌握必备的网络信息读取、筛选、使用技术,还要有足够的时间和体力、精力支撑自己去完成繁杂的信息追踪和分析。此外,它考验着监督主体的“精神素质”——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判断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监督意识。近些年来的网络事件,很多网络事件都是先有网民发现并发布信息,然后引发网络空间大讨论,再经过各大媒体转载最后由传统媒体介入从而改变整个事件的走向。整个社会群体的监督意识的觉醒,对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监督作用是一种整体促进。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要以更专业的精神、更高的监督质量、更深邃的思维,去应对全媒体时代全民监督意识的觉醒。

  三是监督许可。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监督作用,实践效果要实现与整个社会的健全的监督制度对接,才有希望实现从媒体监督转化为现实监督的重要价值。目前我国监督体制建设健全程度,在实现媒体监督和现实监督之间的对接上,从政策导向到技术支持都还有很大努力空间。

  3.全媒体时代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实践监督作用的对策

  一是“愿”监督。在我国,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监督实践与我国政治制度顶层设计的理想境界依然还有一定距离。同时,鉴于加入政治系统及其政治追求的主导思想差异,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自身的监督意识也有巨大差异。全媒体时代的监督,不仅包含传统政治体制内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对执政党和政府行为的监督,更意味着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履职行为也成为全体公民的监督客体。全媒体强化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主观“想”监督的意愿、客观逼迫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提高“想”监督意愿。

  二是“能”监督。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要具备强大的信息收集能力、信息研判能力、信息处置能力。现阶段,全民监督更多地倾向于负面监督,如果搀杂进恶意造谣和诬蔑,会增加社会发展风险。避免社会风险、及时发现并处置、引导舆论健康发展,是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社会责任。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要以敏锐的头脑发现风险、以高超的专业素质研判风险、以熟练的专业技能处置风险。

  三是“善”监督。善监督有两个层面:一是监督要以达到善治为宗旨,这是监督主体实践监督功能的理念层面;二是监督要实现善治目标,这是监督主体实践监督功能的行为层面。

  关于善治宗旨。我国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监督、协商功能的发挥,不是为了把共产党拉下执政舞台,而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共产党减少错误,达到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以这样的政党关系为基础,我国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实践监督作用,不是为了某个党派的一己之利,而是为了达到“公共利益最大化”这一效果,以全社会绝大部分公民的利益为监督实践的宗旨,帮助共产党实现“善政”。

  关于善治目标。善治表示国家与社会或者说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良好合作。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每一项重大监督行动都要坚持以善治为目标。在履行监督职责时,无论是搜集信息还是研判信息、处置信息,监督主体都要致力于为现代社会增加善的变数,以实际行动弘扬善的理念、推进善的行动、增强善的效果。要尽量避免被虚假公共空间声音所蒙蔽,站在社会整体的视角上处理问题,使社会远离各种动荡和风险。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指出: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一定要把握好时、度、效。全媒体时代,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监督作用实践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获得监督主体和监督客体融于一身的双重身份,进入直接民主和代议民主融会贯通的美好境界。在全媒体空间,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要“愿监督、能监督、善监督”,把全媒体空间监督与传统政治监督结合起来,增强监督时效性减少党的执政资源损失,通过全媒体监督理性和监督逻辑的科学化,实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善治效果。善治,是全媒体时代政党监督的价值所在,是全媒体时代赋予的最宝贵含义。 (刘树燕  山东省委党校)

编辑:刘爱梅

关键词:监督 民主党派 无党派人士 媒体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