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藏界人物藏界人物

禅宗哲学里的平常心

2014年03月18日 10:37 | 作者:麻天祥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演讲人:麻天祥

  简介:

  现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宗教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佛学及佛教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基督宗教和西方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席。教育部马工程《宗教史》项目首席专家、《中国哲学史》专家组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出版学术专著《晚清佛学与近代社会思潮》、《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中国近代学术史》、《中国宗教哲学史》、《汤用彤评传》等37种59册。

  ■编者按: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领域的深刻变革,民众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都发生深刻的变化。文化的娱乐化倾向和浮躁日益引起学界和社会的关注。如何在浮躁的环境中保持一颗平常心,有着深刻的哲学思考。

  ■精彩阅读:

  平常心就是天真的、淳朴的自然之心,就是返归原始的赤子之心,就是无造作、无分别、破除执着之心。

  世界上的事情常常是这样。所以说,以平常之心对待社会,对待人际交往,这样社会才会和谐。

  禅宗哲学的智慧,在于生活中每时每刻的感悟。无论它的理论多么深奥,思维方式多么玄冥难解,但它都是贴近我们日常生活的。

  什么是平常心

  “平常心”是一个极其普通的词汇,听起来很简单,但却又是一个禅意盎然的词汇,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意境和大智慧。什么是平常心呢?

  让我们先从于右任的胡子说起。

  于右任是中国近代的革命家,也是著名的书法家,我去台湾的时候,还专门登阳明山,到于右任的墓上凭吊。于老的墓上长满了荒草,面向大海,遥望大陆。当时陪我参观的朋友说:“唉呀,于老的墓也没人管理,将来我退休,一定要来这里给于老守墓。”如此看来,虽然也是荒冢一丘,但于右任的影响还是不减当年。不过这里我要说的却是于老的胡子。大家都知道于右任的胡子真的很长,平时,他自己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长髯飘飘,尤其显得儒雅飘逸。有一天,一个小孩子爬到他身上坐着,摸着他的胡子,好奇地问:“老爷爷,你这胡子长得这么长,晚上睡觉的时候,这胡子是放到被子里面呢,还是放到被子外面呢?”童言无忌啊,这种大人们想不到也问不出的问题,对于右任来说自然也就只能置之一笑了。可是,到了晚上,却有了麻烦。刚躺在床上,把被子覆盖在身上,便自觉不自觉地注意到了胡子。究竟是放到外面好呢,还是放到里面好?放外面,不对头,放里面,也不对头。他情不自禁地反复琢磨,就这样折腾了整整一夜都没睡着。虽然是童心无暇、童言无忌,却让这位大人物寝不安席。这里反映了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当人心存在执着的时候,就会生出莫名的烦恼。

  这里还有一个故事,讲的是明代禅僧的紫柏真可,他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有一天,紫柏真可正在聚精会神地读书,以致入迷,而不觉太阳下山。到了掌灯时分,依然手不释卷,书上的字仍然非常清楚,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力。可就在这时,另一名高僧憨山德清秉烛夜行,来到真可的房间,看到真可在昏暗中读书,便惊讶地问:“天色已晚,你怎么还在看书啊?看得见吗?”真可经他提醒,才觉察到夜色降临,心想:天色已经晚了,我怎么还能看得清楚呢?于是,当他再低头去看书的时候,只感到眼前一片昏暗,再也看不清书本上面的字了。事实上,我们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原本做得到的事情,一旦受外界事物的影响,就什么也做不到了。这个简单的事实告诉我们:做事应当随顺本心,不要受制于外物,更不能有分别想,分别什么是明,什么是暗,什么是可能,什么是不可能。否则,就破坏了原本自然专注和轻松随缘的心态,以致增添许多莫名的迷惑与烦恼。

  人只要存有执着,有分别,就会生出许多的障碍和冲突,就不自在。因此只有破除执着,消泯分别,返归本心,顺遂自然,才能从烦恼中解脱出来。

  梁漱溟是大家所熟识的,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儒家”,他刚直不阿,仗义执言,也许正因为此,他在政治上的作为可能在社会上更加传之久远。不过,鲜为人知的是梁漱溟的生活经验也很有些与众不同。对于吃喝,梁先生有一句名言,他说:“吃饭是应酬自己,饮酒是应酬人家。”这句话乍看起来很平常,但却是禅宗哲学潜移默化的结果,是他在人生长期的磨炼中,对人的行为的深刻总结,也是他的“欲念”文化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体现。(他把世界文化分三种,欲念向前的西方文化、向后的印度文化和持中的中国文化。现在应当是中国文化的发展时期。)

  吃饭、喝酒到底是为什么?这在很多人看来就是生活的本身,就是生命的价值的体现。然而,梁漱溟却认为,吃饭就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为了实现目的,首先要生存,所以饭不能不吃,不吃就无法生存。可见,吃只是为了应酬自己的生理需要,把自己的身体应酬下去。唯有如此,才能在生命的活动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这是一种很有高度,极富哲理的生活观。然而可惜的是,有很多人把吃喝视作生命的本身,或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指的是对于生存而言“吃”的重要性,孔子早就指出,“食色性也”,因为不吃就不能生存,作为人的一切也就统统不存在了。所以,在很多人看来,吃就变成了人生的目的。“千里来做官,为的是吃穿”,为“吃”的人生观古已有之。食不果腹,终日饥肠辘辘,顾影自怜的小民如此;那些锦衣玉食,饫甘餍肥的达官显贵,纨绔弟子又何尝能够例外。但是,人若如此,与其他动物何异?可见吃只是人生存的最低层的需要,而不是最终的目的。正因为如此,古圣先贤,仁人志士,都只是把“吃”看成是维持生命的手段,所谓“吃饭是为了活着,活着不是为了吃饭”,说的正是吃和活的辩证关系,也直接关系到人的品性。他们都认为,吃只是人的生理需要,人应当还有远比吃高得多的目标。但是,古往今来,君不见,多少人以吃为乐,以能吃、会吃、花天酒地,海阔天空,巧取豪夺地吃为荣,其结果,难免还是吃人家的嘴短,逃不掉“鸟为食而亡”的古训。

  1947年重九,梁漱溟先生55岁诞辰,学生聚会为之庆贺。席间,出于尊敬,多次为梁老敬酒,梁先生皆欣然应答。于是,有人问:“先生能饮?”梁老回答说:“平日绝不饮,但亦可应酬,多饮似不醉。吾尝谓:吃饭是应酬自己,饮酒是应酬人家。”“应酬”二字,集中表述了梁漱溟先生对饮食的独特见地。

  吃饭本来不是目的,可是,现如今,许多人都把吃得好当成了生活的目的,而以会吃作为享受,作为生存的最高愿望。这就是“目标置换”。正因为如此,有太多的人总是执着于吃,以吃为乐,以吃为荣。饮酒也同样如此,酒桌上茅台、五粮液、XO,动辄千金,花天酒地,纸醉金迷,喝得是一塌糊涂。然而饮酒是为了什么呢?在梁漱溟看来,喝酒也只是一种应酬,是在社会交往中对别人的应酬。梁漱溟自言不知道能喝多少酒,反正没喝醉过。当然,喝不醉才能应酬,事实上,他把饮酒同样看成一种应酬的方法。而当人们对这个问题不明了而执着于吃喝的时候,实在应当思考这样的问题,“什么才是好的?”当然,把它看做目的,看做荣耀的自然是越高档越好了。其实,过去人们吃不上窝窝头,现在窝窝头又变成绿色食品;过去如果隔一段时间能吃一顿猪头肉,那是享口福,猪头肉很便宜,而现在的猪头肉因为脂肪含量低也变得昂贵了。如此说来,吃得好坏的界限何在?标准又是什么呢?另外,酒肉穿肠过,无论是佳肴美味,还是粗茶淡饭,最终都是要变成能量和废品,而无好坏之分。热衷于吃喝,实在也是一种愚昧。只有看破这一切,超越这一切,用这种生活态度、生活情趣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并指引自己待人接物,这才是平常心。现实社会中,有多少原本清正廉明的人民公仆,并非不懂得“鸟为食亡”的道理,实在是经不起饭桌、酒场中的诱惑,把个人的食、色、财要看得太重,也就摔得不轻。懂得这一点,才能真正理解看似平常的“应酬”二字,却是梁漱溟先生的大彻大悟之说!

  那么,什么是平常心呢?照字面意思来看,平常心就是平常之心,但这并不是它的文本意思。禅宗哲学强调的平常心,并不是有人说的那种“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心。在禅宗看来,平常心就是天真的、淳朴的自然之心,就是返归原始的赤子之心,就是无造作、无分别、破除执着之心。

  人生价值的大智慧

  要有一颗平常心,就不需要刻意造作,所谓“强扭的瓜不甜”,人心也是这样,是什么就是什么,是原本的自然状态。不要执着,不要有分别心,不要执着你我的分别。更不能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如此自以为是的分别心,常常是导致矛盾和冲突的渊薮。一家电视台曾经追踪报道了一位75岁的老太太,以收废品为生,每天拉着500斤重的三轮车,无论风雨阴晴,酷暑严寒,每天都在生命的旅途上踽踽而行。虽然年过古稀,但并不觉得衰迈,内心充满了感激,充满了敬畏,也洋溢着欢乐和生命的阳光。她认为不需要,也拒绝了包括记者在内的很多好心人的帮助,却把自己的收入捐给了社会上更需要帮助的人。这个老太太并不富有,更没有权势,也不年轻,可是她有这样一个超越贫富、贵贱、得失,也超越了年龄的博大胸怀,而忘我的工作、生活,或者说活着。

  《红楼梦》开篇有一首《好了歌》唱道:“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这些话恰恰道出了人性中的弱点,人性是多元的,是变异的,因此,从根本上讲凡和圣是没有根本分别的。中国文化强调,“看到满街都是圣人,满街人看你都是圣人”就是这个意思。甚至对善恶也不要有分别心。这并非是让人不讲善恶是非,而是让人消除分别。正是因为有了是非观,才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派别,才有了党同伐异。因为衡量事物总是有个标准,而这个标准其实只是你自己认为正确的那个标准,却并非一定是一个普遍的真理。庄子在《天下篇》中早就说过,儒家认为只有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道家则认为自己的观点才是正确的,如此,以一家之是来否定另一家之是,这就是庄子说的“以不平平,其平也不平”,用一个自以为是、无所谓标准的东西作为标准,也就是一个不公平的标准作为标准,去衡量事物,得出来的结果和结论一定是不公平的。正是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标准才会引起冲突,正是因为有了我,才有了你,因为有了你和我才有了分别,有了分别才有了冲突,有了冲突才有了烦恼。世界上的事情常常是这样。所以说,以平常之心对待社会,对待人际交往,这样社会才会和谐。

  要有一颗平常心就应该随顺自然。禅门常说:“饥来吃饭困则眠”,就是说随顺自然才是最佳的心态,也是最佳的生存方式。儒家也说:“率性之谓道”也是这个意思。当然这并不是教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说,每个人都应该凭着个人的本然自性,通俗地说是纯洁无瑕的赤子之心,而有所作为。

  唐代长沙有一位景芩禅师,有人向他求教“如何是平常心?”景芩禅师回答说:“平常心就是要眠即眠,要坐即坐。”这人又问:“教人怎么理解呢?”禅师说:“夏天赤骨力,冬寒须得被。”夏天热了就得打赤膊,冬天冷了就得盖棉被,这就是随顺自然。那人又追问:“那不平常心又作何解释呢?”禅师道:“该吃饭时不肯吃饭,百般折腾;该睡觉时不肯睡觉,千般计较。”就好比你有一件貂皮大衣,总是无冬无夏整天穿在身上。该怎么办时就怎么办,随顺自然,无执著、无窘迫,这才是道,这才是平常心,否则只能自取烦恼。季羡林先生讲,他从来不说假话,这话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显然是凝聚了生命历练的哲理,是率性的平常心。哲学家罗素活了98岁,一生几乎没有生过什么大病。有人问他的长寿秘方是什么,他只说了一句话:我吃喝随心所欲,醒不了时就睡觉。这种豁达、平和的心态与禅的平常心异曲同工,也可说殊途同归。

  超越自我的平常心

  平常心还是一种超越“我”与“无我”,“知”与“不知”的超越之心。

  佛说“无我”,慧能也说“本来无一物”,但更强调“本心”、“自心”,这就变成了有“我”。这样看起来似乎有些矛盾,但实际上恰恰是高度理性的辩证思维,是大智慧,是超越“我”与“无我”的平常心。通俗地说就是破斥假我,实现真我;不要执着个人这个“小我”,而要把自己融入整个社会,整个自然,整个人类存在的这个“大我”。胡适也说过:我的宗教是社会的不朽,即大我的不朽。下面的故事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形象的理解平常心的超越精神。

  过去我们用自行车代步,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鸟枪换炮了,汽车成了代步的工具。方便是方便了,但是车祸也多了起来。台湾有一位禅师曾说过这样一件事,一个老太太的儿子出了车祸,曾经向他抱怨说:“我经常烧香拜佛,拜观音菩萨,祈求他们保佑我的家庭和我的儿子,可是我儿子前几天反而出了车祸,我求佛拜菩萨如此虔诚,为什么却没有得到好报呢?”禅师听了后非常幽默地回答:“你儿子跑得太快了,菩萨都撵不上。”这不只是一个幽默,而是传播智慧的禅法。他告诉人们一个极为简单的道理——求人不如求己。然而,确实有太多的人像那个爱子心切的母亲一样,总把自己的命运、自家的兴衰荣辱寄托在他人的手里,或者寄托在超现实的神的手里。事实上,从来就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救自己。百丈怀海,童年时曾随母亲到寺院观瞻,当他看见佛像时,便问母亲是何物,他母亲说:“这是佛。”怀海说:“长的样子像人,和我没什么两样,以后我也可以作佛。”正因为每个人心中都具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所以要返归自性,向内用功。但可惜更多的人却是“贪看天上月,反失掌上珠”,看不见自己其实就是一个宝藏,一切具足,而盲目的向外用功,因此失去了自我。这说明只要超越小我,破除假我,以博大的胸怀兼包并容、自强不息、勇猛精进,以“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精神,求人不如求己的处世原则,就能够实现自我,能够所向披靡。

  平常心也是超越“知”与“不知”的。这是大家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禅宗哲学认为,“知是妄觉,不知是麻木”。一旦有追求,就和平常心相违背,即使自认为得道了,也只能是妄觉;而平常心本来就是你自性具有的自然之心,倘若不知,那更是麻木。道就是一种平常心,一种本来的自然之心,是超越知与不知的大智慧。所谓“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这个意思。所以,禅宗哲学又强调:“道断语言”、“说似一物即不中”。

  禅宗哲学的智慧,在于生活中每时每刻的感悟。无论它的理论多么深奥,思维方式多么玄冥难解,但它都是贴近我们日常生活的。它不是战场上的金戈铁马、硝烟弥漫;也不是情场上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更不是利禄场上机关算尽、纵横捭阖、生死予夺,而是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盐、言谈举止、行住坐卧休戚相关的人生智慧。禅宗哲学是对我们人生的一种指导———引导我们要有一颗超越自我的平常心,这样的人生才会纯真与欢乐。

 

编辑:付裕

关键词:平常心 禅宗 自然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