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人民政协报社评:把老百姓看成父母

2014年03月20日 10:56 | 作者:张宝川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几十年后,重读那篇曾经令无数人落泪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依旧泪沾衣襟。

  焦裕禄在兰考工作仅仅一年多,却铸就了精神的永恒。

  焦裕禄精神为什么能够穿破时空的迷雾,一直感动和激励着亿万人民?

  这里,让我们重温一下几个已经远去、却一刻也没有离开的历史片段,也许能够找到一些答案:

 

  1962年冬,党派焦裕禄同志到河南省兰考县工作。兰考地处豫东平原黄河故道,是个饱受风沙、盐碱、内涝之患的老灾区,到那里工作自是一件苦差事。可是焦裕禄却说:“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这就是一个共产党人的苦乐观。

  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焦裕禄把县委会开在兰考火车站。北风怒号,大雪纷飞,许多灾民穿着国家救济的棉衣,蜷曲在货车上,拥挤在候车室里……焦裕禄指着他们,沉重地说:“同志们,你们看,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是我们的阶级兄弟。党把这个县36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这就是一个共产党人的荣辱观。

  一天,焦裕禄同志冒着风雪,忍着剧烈的肝痛,一连走访了9个村子,访问了几十户群众。他来到梁孙庄梁俊才的家里,老大爷卧床不起,老大娘双目失明。老大爷问:“你是谁呀?大雪天来干啥?”焦裕禄同志说:“我是您的儿子,毛主席叫我来看望您老人家的。”———这就是一个共产党人的群众观。

  人的行为是受世界观支配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举动,什么样的作为,什么样的作风。而苦乐观,荣辱观,群众观,正是人的世界观的几个重要方面,其中最后者———把人民看做什么,又是起决定作用的。

  把老百姓看作鱼肉,就会“相煎太急”;把老百姓看作能覆舟之水,就会时怀警惕之心;把老百姓看作父母,则自会敬之爱之。

  3月17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来到兰考县为民服务中心调研。看到墙上“还没上班,谁叫你来这么早”、“不知道,你问我,我问谁”等“服务忌语”时,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服务中心现在很普遍,但到底实际效果怎么样?是不是真便民了?服务中心不是万能的,各地效果也不一样。作为一种积极探索,硬件好固然好,但关键是服务要到位,根本要像焦裕禄一样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对人民群众没有感情就会说“忌语”,把老百姓看成父母、兄弟姐妹,就不会说“忌语”。

  “把老百姓看成父母、兄弟姐妹。”总书记一语道破真谛!

  焦裕禄同志在兰考的时候,并没有今天这些花样翻新的“便民服务”、没有今天这些响亮的为民词句,但是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发自内心,出于自然,发于本性,而不是“做”出来的。

  一个人爱自己的亲人,爱自己的父母,爱自己的兄弟姐妹,还需要用什么形式去“做”吗?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党的作风有了很大改观。但是,不止一个人在叫好之余会有这样的疑虑,会不会又是一阵风?

  忧虑不无道理,原因就在于有相当一部分干部是出于惧怕触犯督察组的严查,惧怕群众的举报,是来自外在的压力和约束,而不是发自内心地贯彻其中体现的群众路线的真义。

  我们说,压力和约束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没有内心的自觉,一旦环境变化,会不会“春风吹又生”?

  焦裕禄同志和他艰苦奋斗的那个时代已经过去,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已成昨夜星辰。也许,荒滩已经变成绿地,陋室已经变成大厦,小径已经变成坦途,但是,人民真的已经富足得不需要我们共产党员靠艰苦奋斗的精神去服务了吗?我们的国家真的已经繁荣得不再需要我们人民勤务员的兢兢业业了吗?别忘了,我们还有几千万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父老等着我们去救助;别忘了,我们还有几千万失学儿童、留守儿童等着我们去关爱;而且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们又带来环境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住房保障问题等等。

  变的是环境,不变的是宗旨,是立场,是“出身”。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窑洞时代曾经说过,是什么需要我们共产党?是小米多了吃不完才要我们来的吗?不是,我们共产党来就是要给老百姓做事的。

  因此,我们永远不要忘了自己的“出身”,用焦裕禄同志的话说,人民——“我是您的儿子。”

 

编辑:于玮琳

关键词:焦裕禄 老百姓 父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