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史记·资政>首义枪声 首义枪声

奉安大典中的林森

2014年03月26日 17:09 | 作者:林友华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早在1912年3月孙中山担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时,曾到钟山(又称紫金山)游览,笑着对左右说:“待我他日辞世后,愿向国民乞此抔土,以安置躯壳尔。”他在临终前,又提出“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可忘辛亥革命也。”因此孙中山的葬礼刚刚结束,林森就马上前往南京紫金山,勘察具体位置,构想初步方案,准备向宋庆龄、孙科等孙中山家属提出初步建议。当紫金山墓址选定后,开始了筹建工作。由于当时南京还处在孙传芳的控制下,“总理葬事筹备委员会”不得不设在上海。

  随着北伐军节节胜利,1927年4月17日,总理葬事筹委会决定从上海迁往南京。9月上旬,林森也结束隐居生活,回到南京投身于中山陵的建设中。林森担任主持工程工作的常委,并兼任陵园计划委员会委员,负责陵园的整体规划工作。为工作方便起见,林森特地在钟山脚下盖了一栋茅屋作为别墅,名曰“廷庐”,自称为“钟山陵户”,吃住均在“廷庐”内。他还请福州老朋友林泽人刻制一对“廷庐”和“钟山陵户”的寿山石印章以自娱。

  鉴于中山陵若限于2000亩的狭小范围难以发展,林森提议:将整个紫金山划入陵园范围,统筹规划,建成一片宏伟的纪念性陵园。在全山植树造林,陵墓附近培植观赏性的四季花木,如桂、梅、李、杏、枫、梨等等。

  中山陵建筑过程中,林森多次来到工地了解工程的进展情况,解决碰到的问题。承包中山陵第一部工程的上海姚新记营厂厂造主姚锡丹,在施工中遇到困难,常常从上海乘夜车赶到南京,第二天清晨谒见林森。二人共进早餐,在餐桌上研究决定处理办法。中山陵里有些建筑项目,林森亲自催办,始终不懈、极其细致。如中山陵灵堂前的一对华表,轴线上主体建筑物大牌坊、平台前古铜鼎石座,就是林森亲自通过他的一位族侄,向福州著名的蒋源成石刻铺定做的。尤其是两座华表,林森要求雕成“醒狮”形象,体现出“顶天立地、继往开来”的气概。华表雕刻完毕,由福州运往南京时,林森多次从南京发电到福州,询问华表的装运情况,再三叮嘱经办人要特别小心谨慎。经办人遵照他的嘱咐,雇请了16名身强力壮的杠夫,慢步抬运,并选在晚上搬运,以免白天车多人挤而碰损。华表顺利运到福州的台江码头,再由码头抬上驳船,一路精心照料,终于运到中山陵。1928年底,中山陵主体工程基本建成。1928年10月28日,林森主持“总理葬事筹备委员会”第62次会议,“提议筹备奉安事项”,提出恭迎孙中山灵榇南下的方案,提请国民党中央及国民政府批准。11月9日,国民政府发布第51号训令,特派林森、郑洪年、吴铁城为“迎榇专员”,携带美式铜棺前往北京准备迎接孙中山灵榇南下安葬。

  林森受命后,即于12月20日启程北上,23日凌晨1时10分到达北平,虽然是隆冬的深夜,但前来欢迎者途为之塞。林森一行驶赴预定的北魏胡同17号办事处。上午林森就到西山碧云寺谒灵,让人当场开棺,亲自验看,反复翔视。见中山先生遗体容颜清洁,衣履新整,完好无恙,林森百感交集,抚今追昔,不禁老泪纵横,痛哭失声。

  谒灵后,林森带领大家视察寺外周围道路环境。如桥梁之修补、丘陵之平治、瓦砾之剔除、榛莽之芟夷,都一一进行筹划,以备日后迎榇。

  次日,特派迎榇专员办事处在北魏胡同17号部署就绪,正式办公。办事处设秘书1人,副官4人,书记2人;又分总务、交通、设置、司仪、纠仪5股,立即开展移灵的各项准备工作。林森等3专员经协商,拟定了迎榇准备工作的办事方针:“一、应负责任事;二、办事须有条理;三、应极力撙节经费”,并以谈话会的形式,让全体职员认真理解、切实贯彻。此外,还有不少同志出于对中山先生的敬仰,志愿前来帮忙。如“湖北印花局长林玉衡同志,自备资斧,先期由鄂来平,助理诸务。”

  林森从移灵路线的勘察到特制灵车的试行,都深入现场,身体力行;从移灵程序的各个环节到杠夫服饰的颜色、式样,他都殚精竭虑、筹划周密,确保万无一失。他还把筹备工作的计划预案及时向有关部门及其负责人通报,以征询意见并请配合与支持。例如,他将“总理灵榇奉移时期路线、警戒、行列次序约31条”函告当时河北省主席商震。而商震的复函则称:“恭阅总理灵榇奉移秩序及送殡行列,均极周备,无可增修之处”,并对迎榇办事处的请求一一照办,对林森他们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全力支持。

  迎榇工作的经费虽然有保障,但林森也决不大手大脚、慷慨花钱。经过实地勘察,林森精确算出在北平灵榇奉移的路线有48华里,“如拟用汽车奉灵,须将碧云寺至西车站沿途马路大修,用款甚巨,且为期已迫,必难办到。今为敬谨护送总理遗体,力求安全妥善起见,决定用杠夫缓步迟行……森等以除汰铺张陋习,仍不失尊重严肃为主旨”。既节省了开支,又有传统葬礼的严肃庄重。孙中山的奉安大典原定是1929年3月12日,后来因故改为6月1日。因此,北京办事处需延长两个半月,而办事处每月开销约4500元。林森建议让部分职员暂时撤回南京,“缩小办事处范围,每月约可减去2000元”,为国家节省开支。迎榇办事处对于“每月经常支出决表项,职员、差弁、公役薪金工资表,奉移用品及陈设灵堂用具各种账目单据,补贴浮摊收据存根,并北平杠务合同等项,呈缴国民政府查核备案外,相应将各项开支账目开列表册,备函送达查照。”北平办事处的工作,“计5个月零20天,合共支银47252元7角6分3厘”,收支相抵,“尚存现银2747元2角3分7厘”。

  林森对奉安纪念工作还别出心裁,他建议中央政府通饬全国党政军学各机关及农工商各团体,并由外交部咨会国际来宾,凡参与葬事典礼人员,务须携带其“本国本乡所产树秧一、二种,每种2本至4本,统祈送交特设事务所之林务专员汇存。俾得分别种类,限期栽种。其有贵重或珍异名材,尤应加意培植,精心爱护,庶几蔚成大观,永留纪念”。这个建议,很快就获得国民政府的采纳并下令施行。

  国民党中央利用孙中山奉安大典,开展了声势浩大宣传工作,组织了南下北上两组迎榇宣传列车,沿途每到一站,就停下来宣传,有的还开迎榇纪念大会,放映有关孙中山革命活动的影片,演出文艺节目。

  迎榇宣传列车于5月21日到达北京,第二天在北京社稷坛举行迎榇宣传大会,随后在西山碧云寺举行孙中山遗体易棺仪式。将孙中山衣物以及换下来的楠木棺封入西山碧云寺石塔,作为衣冠冢。

  5月26日凌晨1时,孙中山灵榇移出碧云寺,在30多万人的护送下,步行近15个小时,两次鸣礼炮101响,灵榇所到之处,民众自动脱帽,肃立致敬。从上午7时到下午5时,全市所有工厂每10分钟长鸣一次汽笛,表达对孙中山的敬意。下午3点15分,灵榇到达前门东车站,移上灵车,5时从前门火车站启程南下。宋庆龄、孙科和林森等迎榇专员也随车南下。

  林森还为孙中山的易棺、移灵、起灵三项工作专门撰写文章三篇。

  28日,灵榇到达南京。随后在国民党中央党部举行了3天的公祭活动,林森参加守灵。31日下午6点举行了封棺典礼。

  6月1日,奉安大典隆重举行,林森参加执绋步行护灵上山。南京全市万人空巷,参加葬礼。当灵榇奉安进入墓穴时,鸣礼炮101响,民众一律停止工作,默哀3分钟,向孙中山表示崇高敬意。

  拾 遗

  奉安大典结束后,总理葬事筹委会撤销,代之以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由蒋介石、胡汉民、蔡元培、于右任、林森、宋子文、孔祥熙等为委员。林森还担任常务委员兼总理陵园园林设计委员会主任委员,继续致力于中山陵后期工程建设。即使他担任国府主席后,也依然关注着陵园的建设,事无巨细都亲自过问。中山陵中的藏经楼(今已成为孙中山纪念馆)、音乐台、仰止亭、流徽榭等附属建筑,都凝聚着他的心血。本来,他与园林设计委员会的专家还拟定了一个宏伟的规划,还要在陵园内建造博物馆、图书馆、纪念塔、纪念馆、运动场、艺术馆、动物园、植物园、山南山北公园等等,要把陵园建成全国自然公园的模范。由于经费紧张,加上战乱,因此这些规划未能成为现实。

  

编辑:罗韦

关键词:林森 孙中山 南京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