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龙美术馆新馆:一城双馆下的崭新格局

2014年03月28日 15:05 | 作者:朱凡 | 来源:Hi艺术
分享到: 

  文/朱凡  图/龙美术馆

  或许,大家已经不记得2012年12月18日由于什么成为一个纪念日,但艺术圈内的众人一定都为即将到来的2014年3月28日安排着行程,因为这一天,龙美术馆(西岸馆)将正式开幕,作为中国私人美术馆中的重要成员,它的落成将改变些什么?

  原定于2013年12月18号开馆的龙美术馆(西岸馆),将于2014年3月28日正式开幕。虽然经历了开馆的推迟,但这丝毫不影响艺术圈乃至社会公众对这座私人美术馆的关注。事实上,从龙美术馆(浦东馆)开馆后不久,王薇与刘益谦宣布将西岸建设新的美术馆之时,龙美术馆(西岸馆)就始终处于聚光灯之下。

  如今,这一有着3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巨大场馆终将落成,在世界博物馆史上都堪称罕见的一城双馆格局终将在上海形成,我们更关心的是,龙美术馆(西岸馆)将以怎样的展览方式示人?未来,又将如何去从?

  龙美术馆(西岸馆)位于上海徐汇滨江“西岸文化走廊”的核心位置,建筑由大舍建筑柳亦春设计,全部由钢结构建成。西岸馆的建筑面积33000平方米,展示面积达16000平方米。美术馆主体建筑以独特的“伞拱”结构为建构特征,共分为四层。地上一层、二层为绘画、雕塑、装置、新媒体等当代艺术的展示空间,地下一层为中国古代艺术珍品及民国时期美术作品的常设展示空间,“白盒子”式的矩形展厅突显中国传统艺术的历史传承与博大精深。

  以开今借古写当代眼光

  西岸馆以“开今·借古”为题开馆,展览与浦东馆的开馆展“古往今来”形成了差异性呼应。

  浦东馆选择以线性的时间为序,从中国宋代延续至当代。而在西岸馆的开馆展筹划之初,龙美术馆就向策展人王璜生提出,希望以当代的方式生成综合的展览,同时完成对馆藏新的整合。王璜生认为西岸馆必须以一种当代的眼光,站在当代的角度来对近现代及古代的问题进行关注,使后者与当代作品形成对话关系。以 “开今”而“借古”为出发点,在不断创造、开拓、实验的同时,把历史作为参照、对话、挑战和超越的对象。经历了前期的策展筹备,并邀请曹庆晖、郭晓彦共同参与策展,最终确立了开馆展“古代·当下”、“国画·洋画”、“个案·历史”的三大版块,结合了“史”的表述方式与“观”的论述结构。王璜生表示,希望以这一展览为契机,为当下已存在和正在发生着的艺术史提供一种解读视角,也为当代艺术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个反思的语境。

  “见招拆招”的部门架构

  在西岸馆部门建设上,龙美术馆(西岸馆)复制了浦东馆紧凑的部门架构,设置了学术出版部、典藏陈列部、事业发展部、行政保障部、公共教育部五个部门。执行馆长黄剑透露,虽然龙美术馆(西岸馆)开馆在即,但团队建设尚在构建的过程中。虽然从早先就一直处于招兵买马的过程中,但从新馆的体量与需求而言,当前的团队远远没有满足。由于民营美术馆的身份及对于人力成本的考量,龙美术馆在人力资源上一直保持紧凑和高标准的要求。在持续招聘的过程中,一方面抽调浦东馆中具有实际操作经验和工作能力的人先行投入新馆的工作,一方面通过志愿者和实习生调整短时间的人员不足。预计在开馆半年内完成最终的团队建设,明确西岸馆的人员及部门架构,在清晰明确分工的前提下,各部门也要有强有力的领导者。在未来的运营中,龙美术馆的两个场馆在执行层面将实现联动模式,大型的展览及活动都将调动两座场馆的有生力量,既能够实现在龙美术馆体系之下的全力以赴,同样,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除了人力资源的紧缺之外,“一城双馆”在很多方面都加大了龙美术馆团队的压力。由于西岸馆更大的规模,除却美术馆自身运营之外,其他的配套设施与外联工作都已经启动。龙美术馆的团队在经过浦东馆一年的运作经验之外,对于美术馆自身的运营还是充满信心,但对于延展生成的新问题,黄剑以“见招拆招”为应。

  有序的展览侧重

  在同一座城市,建立同属一个美术馆品牌的两座场馆,这在任何美术馆发展史上没有任何的参照物。那么,当龙美术馆浦东馆与西岸馆隔江相望之时,龙美术馆双馆将以何种姿态的分工以应对在上海这座城市在地性的资源运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对于龙美术馆同样是一种挑战,如果一个城市中的两个馆功能完全一样,就会是资源的巨大浪费。

  黄剑提供了一些初步的构想。一是在龙美术馆丰富的馆藏基础上,浦东馆与西岸馆在常设展览方面进行分工。浦东馆将保持以五分之二的空间进行藏品的常设展览。“红色经典”这一从延安时代一直到改革开放的阶段性展览,将持续作为浦东馆的优质常设展,在2014年10月份,龙美术馆浦东馆还将对“红色经典”进行重新布展,加强其明晰特征与文献性。浦东馆的三层展厅将会对古代家具和器物部分的藏品展进行加强。而在书画方面,浦东馆将以清代为时间节点,展示从清代以后到民国的书画作品。

  而西岸馆则将二分之一的空间投入藏品展示,将线索关注于民国老油画及古代书画部分。民国老油画版块将从徐悲鸿、刘海粟等老一代艺术家为始,一直延续到吴冠中。而古代书画的藏品将以宋至明为时间序列,建立常设项目。

  通过将浦东馆与西岸馆的藏品线索进行区分,这样与龙美术馆藏品丰富的个体特征相契合,同样满足了观众在不同场馆都可以参观到具有分量的藏品展,进一步扩大观众的受众面。

  基于浦东馆与西岸馆不同的空间设定与场地属性而言,未来两馆之间的藏品将不会大规模的轮换,而是通过策划一些交叉性的展览而增加联系,包括根据艺术史的不同专题策划中国书画部分的主题展。这也是出于对两馆定位进一步明确的需要。

  相对于藏品展明确的线索区分,自主策划的展览则更倾向于气质的区别。未来浦东馆将更倾向于年轻化、活泼的展览风格,关注当代艺术家的个展及当代设计,在艺术家的选择上,也会为较为年轻的艺术家提供机会。西岸馆由于规模较大,更倾向于筹划更大型的当代艺术展,同时也会加强与国际重要美术馆、博物馆的合作,引进国外的展览项目。

  这也与两座场馆的场地条件、地缘关系相关。从浦东馆开馆一年的运营经验而言,龙美术馆已经通过多种宣传方式并行的手段争取更大的人流,除了加强展览的宣传力度之外,与旅行社、学校进行深度合作。但浦东馆的地理位置对于普通上海民众的生活习惯而言,还是相对较偏。而西岸馆是处于上海市中心的核心位置。

  未来,龙美术馆还将加强艺术与商业结合的尝试,在保证美术馆品位与品质的同时,以短平快的模式,在既定展期之间形成有效互动,与国内外知名的品牌形成互动,以达到互相借利的双赢。浦东馆则由于靠近国际会展中心,未来也会有同类的品牌项目。相对而言,落成之后的西岸馆更具诱惑力,因为美术馆场地的自由度更高,地理位置更优越。   

  一城双馆的格局

  对王薇和刘益谦而言,龙美术馆(西岸馆)也是源自历史机缘。在全部自己出资购买浦东馆产权进行改造的整个过程,投注了巨大的心血。而在西岸出现的机遇同样非常难得,在不愿舍弃的情况下,最终形成了一城双馆的格局。

  执行馆长黄剑表示,只希望将龙美术馆两座场馆运作好,在不同的定位下,更加明确其特色,加强学术性、专业化的建设,对于一城双馆的格局在当代及未来会形成一个什么样的作用,留个他者去评述。而作为美术馆而言,黄剑认为,民营美术馆依旧非常渴求尽早于官方美术馆一样获得所谓的公民身份,在政策上获得一视同仁的待遇。

  龙美术馆(西岸馆)作为西岸版块正式开张的机构,可谓尽得先机,或许这与王薇一贯风风火火雷厉风行的性格有关。而现在的西岸虽然经历了西岸双年展的预热,但仍旧尚未形成有效的集聚效应,文化产业的建设还远处在初期阶段,风景虽好,也尚是一片待开发区。有消息称,众多新晋画廊的进场都选择在徐汇区,这无疑已经形成一种初步的聚拢效应。未来,在龙美术馆(西岸馆)的进一步运营下,上海西岸将形成怎样的艺术格局?相信,大家都在拭目以待。

 

编辑:付裕

关键词:龙美术馆 浦东

更多

更多